第一章 被人误解的始皇帝(2 / 2)

加入书签

嫪毐之乱

从此嫪毐将太后当做自己的靠山,他不满足现在自己的身份,他要权力要地位,在无功无德的情况下被封为长信侯,一跃成为了贵族。在朝堂上广收党羽,府上的门客多达千余人(门客就是私自招揽的各方人才),一度成了能和吕不韦势力相抗衡的又一大政治势力。嫪毐和吕不韦不同,吕不韦能有如此的地位并不是靠躺着得来的,而是靠自己的头脑与能力,这种人的自信是靠实力的自信。反观嫪毐,此人和三十年后的赵高一样,小人突然得了势有了权力,会把一切看的很简单,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也要参与甚至要管理。

不久,赵姬竟然怀孕了,先王早已去世太后竟然怀孕了,这可是天下奇谭。赵姬为了尽量不让人知道,便以祈福为由搬出了宫中,生了一个孩子还不够再生一个,为秦始皇带来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当一个人德不配位的时候就容易变得无比膨胀,当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作死,嫪毐竟然萌生出了杀死嬴政,立自己孩子当秦王的想法,让人意向不到的是赵姬也同意了。历史当中,亲人相残甚至父子相杀的事情屡见不鲜,而母亲同意杀自己亲生儿子的倒是难得一见。嬴政少年时期和母亲为了躲避赵国的追杀东躲西藏,期间母子相处的如何,关系怎样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通过赵姬可以如此轻易地决定杀自己的儿子来看母子的关系似乎并不好,对于自己的儿子能力如何也并不了解。

嫪毐把政治想的太过简单,在还没有了解对手的情况下,自信的在咸阳城发动了兵变,结果就是被秦始皇迅速镇压。嫪毐被车裂处死,也就是五马分尸。赵姬被软禁起来,嬴政的两个弟弟被直接摔死。

郭德纲说过一句话,“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劝人大度,如果遇到这样人离他远点,他被雷劈的时候会连累到你。”嫪毐之乱过后,嬴政软禁了他的母亲赵姬,因为此事,不少大臣劝谏,不应该囚禁太后,这样是不孝的。也不知道说这些话的大臣是否知道其中真正的缘由就劝嬴政要大度,结果真的被雷劈了。劝谏的人一共二十七个,全部被杀。对于自己的生母联合情夫要杀自己,嬴政并没有过多去处罚赵姬,仅仅是软禁,我相信那死去的二十七位大臣里能做到嬴政这种程度的没有几人。直到第二十八位进谏者进谏后,秦始皇才结束了对赵姬的软禁,此人说,软禁王太后固然不孝,但更重要的是此事会让天下人诟病,影响大王统一天下的进程。秦始皇觉得此言大有道理,对着第二十八位进谏者礼遇有加,加官晋爵。

吕不韦自尽

嫪毐之乱结束后,吕不韦知道自己也要大祸临头了,嫪毐之乱虽没和他有直接关系,但吕不韦也算是间接成就了嫪毐。嬴政对此并没有治罪于吕不韦,仅仅是免了他的官职,但爵位保留,让吕不韦回到自己的封地去接受三十万人的供养。此时的嬴政想不想除掉吕不韦的呢?我认为是想的,嬴政刚刚做秦王时,吕不韦就成了相国(比丞相地位更高一级),嬴政并称其为仲父,吕不韦虽然有功,但全天下人都知此人是自己母亲的情人,母亲上一个情人就想杀掉我,谁能知道这个更有能力的情人是怎么想的呢?作为一代帝王的嬴政会是什么心情呢?此外,吕不韦掌管军队多年,府中门客多达三千余人,结交的六国权贵更是多不胜数,声望远远超过了年少的秦王。这能不让嬴政忌惮他,怀疑他吗?吕不韦是否真有谋反之心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件事我们可以知道,自古君主并不担心臣子是否真的有反自己的行为,而是担心臣子是否有反自己的能力,如果臣子有这个能力君主就会睡不好觉,直到这个臣子死了,君主也就舒服了。遇到有能力的君主,他可以控制住局面,自然喜欢有能力的臣子,如果遇到无能的君主,他不喜欢也不敢用有能力的臣子,他怕臣子做的事情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喜欢那些无能只会拍马屁的奸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明主能臣,昏君奸臣都是配套出现的,因为都是彼此需要。

话再说回来,吕不韦回到自己的封地后,如果低调行事,谨慎做人或许还可以安度晚年。但是没有办法,就像一个老领导一样,出门必须有人接,吃饭必须有人请,喝酒必须有人敬,主位只有我能坐。早已习惯了前呼后拥,众星拱月一般的生活,喜欢那种被拍马屁的感觉,把这种现象和感觉也当做了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常态。六国听闻吕不韦不再是秦国的丞相后,纷纷请吕不韦来到自己国家做高官甚至是丞相,吕不韦更是来者不拒,对来的所有宾客都笑脸相迎,内心更是窃喜,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是他没想到来拜访的这些宾客都是他的催命鬼。

嬴政自然是对远在洛阳的吕不韦的一举一动都很了解,他用渐进的方式一点点逼死吕不韦。吕不韦还在每天络绎不绝的宾客中沾沾自喜的时候,收到了咸阳宫中的一封信,信的大致内容是,你吕不韦和我没有什么血缘,我为什么要叫你仲父之类的语言谴责吕不韦,信的最后再让吕不韦离开封地举家搬入蜀地。吕不韦呆呆的看着这封信,看了一会,便饮下毒酒自杀了。没人知道吕不韦到底想了什么,或许是知道嬴政一定会杀了自己,不如自己自杀保全全家,或许是想让自己这个老领导死的有尊严一点,与其等着被杀不如我自己解决。总之,就这样历史上奇货可居的吕不韦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历史。

嬴政在先后解决了嫪毐和吕不韦等国家内部问题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对外策略,想干大事的君主就必须要有能臣辅佐,吕不韦是个能臣但他不仅不能用还死了,于是嬴政在吕不韦的门客中发现了一个叫李斯的人,此人的才华不输于吕不韦,所以得到了重用。李斯这个人之后还会提到。

秦始皇所做的争议事件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从此我们称嬴政为秦始皇,关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我们后面再说。先来说一说秦始皇一直让后人争议的几件事。第一件,修长城,动用几十万劳工日夜修建长城,劳民伤财,也没啥用处修他干嘛?要说到为什么修长城,就不得不提到北方匈奴,在中国古代北方一直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人,常年南下烧杀抢夺。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都是输多胜少,明明汉人的人口数十倍甚至百倍多于北方少数民族,为何还会常常失败呢?原因这么几点,第一,汉人的部队多为步兵,游牧民族多为骑兵,步兵打骑兵就很难战胜,就算战胜了也追不上。第二,中国古代宋朝以前是没有职业军人的,打仗的士兵都是战争时是个士兵,不打仗的时候就回去种地了,主要职业还是个农民,最熟悉的工具还是锄头和镰刀,对于农民来说见到血肉模糊的尸体会有本能的害怕,但对于那些游牧民族来说因为经常要为了保护自己的牛羊群和猛兽搏斗,弓箭大刀这样的武器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看到动物的尸体更是家常便饭。所以汉民族打不过北方少数民族是个很正常的事情,因为种地的就是打不过打猎的。对此当时的秦国赵国燕国都建起自己的长城抵御匈奴,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说过,北方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如果匈奴一旦进了内地,想要赶走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终于将匈奴打回漠北,然后就地开始筑建长城,将之前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绵延二千多公里。

有的人或许会说为何不直接把匈奴全部诛杀,这样不就一劳永逸了吗?答案是不可能。之前说了人家是骑兵,人家跑了怎么追的上呢,还有匈奴的老家在大漠北烟荒之地,人家是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食物补给可以就地取材,而我们的每一粒米都要靠内地运输过来,这需要多少粮食呢?运输的人员在运输期间也是要消耗粮食的啊。据计算当时每运一石粮食(一石大约百斤)中途要消耗近二百石。如果真要去漠北消灭匈奴,这是一场我们打不起的战争。秦始皇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建立起了长城的话,不仅可以挡住游牧民族的骑兵,而且一旦打仗也把战场固定到了长城这里,我们可以做好足够的防御工事来等着他们。建立长城的花费也仅仅是去主动攻打匈奴花费的百分之一,怎么看建立长城都是聪明之举。

被后世常常议论的第二件事就是焚书坑儒。说焚书坑儒之前,先说一下秦朝的主导思想,当时中国虽然百家争鸣,实际竞争的是墨家,法家,道家与儒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主张非常高尚,可惜现实很骨感。法家主张严刑峻法,着眼于当下,今优于前。这个想法很符合秦始皇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六国人民的管控,当时的丞相李斯也是法家代表人物。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这个思想主张非常不适合当时的秦国。儒家主张克己复礼,恢复周朝的礼仪制度,提倡学习先人,崇古,很明显这个思想主张和当时自认为优于三皇五帝的秦始皇来说并不符合,但还不至于焚书坑儒。接下来的事件才是导火索。公元前213年,在百官的宴会上,当时的博士(可理解为国家的文学研究员)淳于越说道“臣闻殷,周封子弟功臣,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无辅拂,何以相救?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臣听说商朝,周朝都是把土地分封给子弟还有功臣的,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子弟却和普通百姓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封地,一旦出了什么事情,怎么来相救啊,凡事不学习古人而国家能长久的从来没听说过。)”此话一出,震惊四座,大家之所以震惊是因为淳于越是个傻子。秦始皇所实行多年的郡县制效果良好,为何要惹怒皇帝?周王朝就因为大肆分封土地导致周王室衰微,如今还要再分封?如果目前的制度不好,那就请说出不好的地方在哪里,淳于越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好,反正就是你不学习古人就是不好,这就是他的理论依据。这样的行为怎么能让人不震惊呢!这很像现代杠精。结果当然是被秦始皇无情拒绝。淳于越似乎相信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当多数人说白是黑的时候,黑白本身已经不再重要了,事实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支持与不支持,站队才是重要的。于是开始著书立说抨击当时的政治制度,鼓吹学习古人的必要性并且带领着数百儒生去宫廷外祈求皇帝加入他的崇古大军里。这时的秦始皇看到了这群儒生的危害,一但崇古思想宣传开了,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古代没有的,那就是说现在做的都是错的,并且崇古之后,人就容易思旧,六国的人民会不会思念旧国起义呢?所以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把除了国家图书馆里以外的民间儒家的书全部焚烧,挖个大坑把那些不愿走的不愿焚书的儒生全部活埋。这次焚书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所烧的书都是民间书籍,国家政府中都有备份,无论是当时的秦始皇还是丞相李斯都是饱读诗书的人,知道这些书籍的珍贵,必然不至于愚蠢到此等地步,然而真正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是项羽进咸阳后对宫廷里的烧杀抢夺,一把大火烧了三个月,烧尽了无数先秦时期的文化上的珍宝,造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

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创新与贡献

政治上,创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秦始皇认为自己统一天下之功德高于三皇,盖于五帝,简单的王已配不上他的功德,所以三皇五帝各取一字,叫三五似乎不太合适,故称为皇帝。开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也开始了后人的皇帝梦。创立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有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主要工作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管理军事,管理军队,但一般多为虚职,统治者怎么可以把自己统治的根基让别人掌管(排除个别心智不健全或者过于信任他人的统治者)。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官员。三公的职责相互独立,不可勾连,以防止政府和军队勾结架空皇帝。这套官僚系统对于日后千年的政府管理系统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接下来是九卿,分别是奉常,主管祭祀;廷尉,主管司法;宗正,主管皇族事务;卫尉,主管皇城保安工作;太仆,主管交通;少符,主管宫廷物品的供应;典客,主管接待外地来的官民;治栗内史,主管粮食问题;郎中令,可以说九卿里权利最大的职务了,主管朝廷禁卫军。

有一种说法,秦始皇结束了奴隶制,开辟了封建制,但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秦朝之后依旧有奴隶可以买卖,相反,秦朝是结束了封建制。封建是何意呢?分邦建国,一种诸国林立的状态。准确来说秦始皇开辟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政治制度。像古代欧洲是可以说是封建制的,至古罗马帝国消亡后再也没有大一统的国家出现,各个地区纷纷建国,与中国的大一统王朝可谓大相径庭。秦朝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地方长官负责执行皇帝的命令。经济上,重农抑商,开放土地自由买卖。在当时生产力低下,战争刚刚结束的年代,粮食就是国家存在的基础,能吃饱饭就没人来‘’惹事‘’。如果大家都是做生意投机倒把,田里无人耕种,粮食不够吃,那么人人都可能‘惹事’。接下来解释一下国家容许土地自由买卖,有一句古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王朝时期土地由天子册封,不得交易买卖,地方官员只对其所在的诸侯国的王负责,对天子并无义务,然而自秦朝始,普天之下土地可以私有买卖,地方的官员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当一个人种地或者工作是给别人干活,这个地的收成好与不好和自己关系不大的时候,其付出的精力与产生的效益可想而知。当秦朝容许土地买卖,个人可以拥有土地的时候,这土地的效益也会大幅度上升。这里要插一句,可以拥有土地的人,基本上都是官僚,富商,有能力购买土地的农民真是微乎其微,毕竟凡是有战乱,饥荒,最先饿死的都是那些在田里种着别人地的农民。秦始皇还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分别是长度,容积,重量。这个举措看似简简单单,实则至关重要,可以说为中国之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战国时期,六国的长度单位,容积单位,重量单位均不一样,这就导致了民间做生意很难,就比如改革开放的头几年,外国人来中国买水果,老觉得咱们给他们偷斤少量,一少还少一半,后来才知道他们要一公斤,那个卖水果的人也不知道啥是公斤啊,就以为公斤里面也有个斤字,那就是一斤吧。这就是重量单位不一样闹出的笑话。为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度量衡的一致是必然的。就以现在全球的换算单位来看,不也是在统一度量衡嘛,统一以米,升,千克为标准(如果有杠精说不只米,还有分米啊厘米之类的话,您还是别看我写的东西了)。可见两千多年的秦始皇是多有先见之明了。再说车同轨,书同文,车同轨应该很好理解,以现在来看,如果火车的铁路宽窄不统一,交通运输就成了大问题,总不是火车坐了一半,全员下次铺铁路吧(苏联还真这么干过)。古代马车走的路也是一样。书同文就是统一文字,统一文字这几个字看着普普通通,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这个力量维持着中华民族的完整。中国面积如此巨大,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纵观历史,虽然时常有分裂,但最终必会统一。究其原因就是文字的力量,文字像一条无形的绳子把中国境内的人民缠绕在一起。中国南北之间虽语言发音相差甚大,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因为有了同样的文字,交流便不会有障碍,通过这文字的信息交流,各个民族逐渐有了向心力,形成了共同的强大的中华文化。反观欧洲,罗马帝国时期,虽然得到了统一的国家,但并没有像秦始皇那样统一文字,各个地区仍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一直到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再也没有个统一的时刻,其原因很多,但我认为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统一的文字,欧洲各国虽然文字相似但并不相同,文字的不同足以让原本相同的民族变得不同。尤其是在古代那个信息交流不发达的年代,这样时间一长,各个地区会形成各自不同的风俗文化,文化的不同会让本来同一民族的国家变成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国家。

残暴的制度

说了这些很多人会认为秦始皇是个明君圣主啊,是后人将他污名化了,真的污名化了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人口近2100万,其中原秦国子民大约500万,秦始皇总是会担心原六国子民的复仇,于是收缴天下兵器不容许个人私自持有武器,就连种地的农具都需登记管理。为了更好地管理这突然庞大的国家与激增的人口,严苛的秦律在李斯的主导下由此而生。秦朝法律的特点是严刑峻法,轻罪重罚。比如说,法律规定河边不允许洗衣服,张三不听就去洗衣服了,被李四发现了,李四不去举报,事情一但被官府发现,张三的全家和李四的全家的手都要被砍掉。如若不是这个严酷的法律,陈胜吴广也不至于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等九百余人在去渔阳服役的路上因大雨耽误了几日,但依据大秦秦律失期法皆斩,所以陈胜吴广他们除了起义别无他法,这法律但凡可以人性化一点,比如扣你一月工资,打你两下他们都不至于起义。纵观历史那些造反起义的中坚力量,大多是那些走投无路的贫苦人,那些被统治者当成蝼蚁的人。但凡这些蝼蚁们能有一条出路有一口饭吃,谁又会冒着生命危险造反呢。秦朝时期造成百姓生活困苦的不仅仅是法律,最重要的是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先说徭役,徭役包括了兵役,劳役,凡男丁都有义务服役。但是秦朝大约2100万人口,用一个不严谨的方式计算,一半男一半女,男的大约1000万左右,再抛出去老人小孩,再抛出去达官贵人家的子弟,这男丁还能有多少呢?就算还剩下400万怎么样,据记载秦始皇修长城动用劳工人数是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那也就算近百万人。修建阿房宫动用劳工七十余万。开拓南部地区的军队近五十万,北部抵御匈奴的蒙恬军队也近三十万,再加上各地的驻守军队,徭役的人数可想而知。男丁几乎都去服了徭役了,那地怎么办?谁去种地啊?老人小孩妇女呗!秦朝赋税沉重,要交纳三分之二,自己可以留下三分之一。那是不是自己家的男人去服役了,就可以少交甚至不用交了啊,你想的美,你不交?不交试试,给你鼻子割下来。男丁不在家,地里都是老人妇女小孩,地的收成也不好,交了三分之二的话自己就不够吃了咋办啊?能咋办啊,饿死呗,没人管你。这样的事情在当时比比皆是。秦虽然用强大的军队暴力统一了六国,但强大的暴力是永远得不到是人心。秦始皇是明主,昏君,暴君?谁又能说的明白的呢,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个拥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不是圣人,不是所谓完美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