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圣王(1 / 2)

加入书签

第二百一十章 圣王

第210章圣王【求月票!】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朱棣也清楚,自己若是不袒露几分所思所想,还要继续用云山雾罩的帝王心术,恐怕今日这件事,是做不成的。

从此以后,成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人皇”。

而不是什么受到那鸟厮天人感应约束的“天子”。

对于朱棣这种不愿意受到任何限制的强势君王来说,无疑是一件极具诱惑力的事情。

毕竟,如果没有天人感应来限制他,那么朱棣在法理上的地位,几乎在一瞬间,就变得无限高大!

朱棣收拢了心头思绪,对着朱高炽和道衍、张宇初缓缓说道。

“方才朕看完了扭秤实验,又重复测了几次,便晓得万有引力这东西,大约是真的存在的那也就是说,这世间其实压根就没有什么天人感应。”

朱高炽连忙点头,让父皇不至于冷场。

朱棣继续说道:“天人感应不存在,当时朕的第一反应就是,从此以后,朕不需要为微茫难测的天意去负责了,换句话说,天底下闹再大的天灾,只要不是人祸,那都不是因为朕失德造成的。”

“在朕的心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毕竟不管怎么说,天人感应这套东西,都是程朱理学用来限制君王的皇权的,没有这个东西限制,朕便可以放开手脚,大肆施为。”

“是这个道理。”

道衍轻轻点头。

张宇初倒是也很认同。

这样一来,岂不是更加坚定了皇帝陛下想要做“人皇”的决心?

但朱高炽却皱眉问道:“可父皇当时所思所想,应该不止于此吧。”

朱棣点了点头,目光中流露出欣慰之色,说道:“是啊!”

随即,朱棣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凡事有利就有弊,但朕随后细细琢磨之后,却觉得之前想的未免有些太过简单,因为天人感应,不仅仅是限制皇权的,同时也是对皇权的一种保护毕竟,如果人间发生了灾祸,按照天人感应的学说,固然是帝王失德引起的。但是同样,如果人间有丰年或是祥瑞之类,同样帝王也会沾光。”

“再者说,若是没了天道之子这层合法性来源,百姓恐怕也会对皇权缺乏了来自天道的敬畏,如此一来,恐怕在帝王拥有更大的、近乎无限的权柄的同时,也会面临着失去了天道这个外衣而暴露出的种种弊端。”

张宇初闻言顿时紧张起来,心中暗道:莫非这番言说,就要被皇帝陛下亲口否定了?

想到这里,张宇初不禁有些懊悔,道衍不说话,固然是给了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可机会同样也是风险,要是皇帝不愿意接受这套说法,自己反而弄巧成拙了。

不过根据张宇初的观察,朱棣跟朱允炆那书呆子还不一样,朱棣心胸虽然称不上开阔,但做事总归是坦坦荡荡,要诛你九族就不会漏一个,要你畅所欲言,也不会事后给你穿小鞋。

所以,张宇初认为,自己这次最多是表现了不被接受,应该不会皇帝一怒牵连到了道门或者龙虎山朱棣之前的言语,也是有几分心动的,这一点张宇初看得出来。

见张宇初有点怂了,道衍反而不慌不忙地接过话来。

“天人感应,本就是无稽之谈。”

“寻常百姓,对陨石、日食、月食及风灾水祸等自然现象常抱有一种畏惧的心理,所以就有人借此来宣扬天命,将这些说成是天道的警告。”

“荀子曾经自问自答道: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是何也?”

“答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这里便是要说,荀子用自然界本身的变化来说明陨石坠落等罕见的自然现象,认为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没有任何神秘性荀子他老人家认为,因为这些现象少见,感到奇怪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把这些现象说成是上天的警告,并由此产生恐惧那就错了。

荀子反对把那些自然界的特殊现象看成是天道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天道对人事的干预等天命论思想,而把它看成是自然界天地、阴阳等本身变化的结果,这正是荀子这种难能可贵的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

“万物皆可认知,天人感应的错误,便在于对天道的认知不正确。荀子言:制天命而用之,便是说人应该把握天道规律,把握自己的命运,把握自己的形神,而不是靠祈求天道获得福祉。”

“日心说和万有引力,便是制天命而用之,天道,本身就没什么不可认知的,只是之前被天人感应所蒙蔽,人们没有认识到而已而认识到这一点,也不是什么翻天覆地的大事,只是天道的规律本就在那里,被拨乱反正,揭开了面纱罢了。”

道衍轻轻地转动念珠,下了定论:“人皇,乃是与天道并列的存在,或者说天道在人间的化身,并非天道的儿子。”

“换言之,陛下就是天道本身!”

被道衍这番清晰的论述和判断所打动,朱棣心头一颤,但朱棣的面容依旧平静,似乎在掩饰内心的激动。

不得不说,道衍的论述,非常精彩!

根据儒家圣人荀子的说法,天人感应本来就是错误的,荀子在董仲舒之前,地位辈分也远高于董仲舒,用荀子来驳斥董仲舒,那就是站在道德和辈分的制高点上指指点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