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钟吾国和夷蛮人是来送人头吗?(2 / 2)

加入书签

“啊,那真是太好了。普天之下都说,宋国以仁义诚信立国,看来是真的。我徐国在齐桓公的威慑之下,不得不拍300士兵前去响应,但是我们徐国从来没想过,去攻打宋国。宋王能明察秋亳,实在是两国之福,我王愿意与宋国结束战争,我国愿意承认战败,愿意割地赔款!”

这公公也是希望早点结束战争,他从小看着徐国公长大,知道这货是什么货色,能保住徐城一地,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至于其他的土地,别想了。徐国本来是一个中型国家,现在就成了个小国了。

一朝回到解放前,等于他先辈打下来的三个小国,全部拱手让给了宋国。

但也没有办法人家大兵压境,就连国都都保不住,连王室社稷保不住,还要开疆扩土,那不是笑话吗?

“好,既然徐王承认战败,明天我们就可以定下盟约,我宋国自会退兵。但是我想说,宋国退兵之后,徐国不能再主动进攻宋国土地,如果徐国再敢惹我宋国,那徐国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请公公将此话转给徐国公,别说我宋国欺负人,有劳了!”

宋甫虽然想尽快班师回朝,但还是把盟约订立好,至少不用担心路上,会被徐国在后面偷袭了。

以这种不战而胜的姿态,结束这场战争,宋甫也没有想到。

起码开头是好的,接下来就是两国商议怎么退兵,怎么割地赔款的事情了。这些都不需要宋甫去管啦,下面的大臣就会管好割地赔款的项目,割多少地,赔多少款,这些都有下面大臣会做,宋甫作为国君自然不会参与这种讨价还价琐事。

最莫名其妙的就是徐国公,他本来要做着亡国的准备,要准备逃跑了。

已经在王宫吩咐侍卫收拾细软,把最漂亮的几个夫人带上,所有事情准备好,然后连夜出城。

没想到从小长大的照顾他起居的公公,从城外回来就说了宋王愿意退兵的条件。

这下徐国公高兴坏了,立即答应,并连夜派出了大臣议和。

代表徐国议和的人,是由徐国公的叔叔来主事,而宋国这一方面,自然是王相公。

双方见面非常尴尬,尤其是王相公,本来是要代替徐国,来宋国大营谈判。

现在却要代表宋国和徐国他们谈判,立场有一点不一样。有一点点小尴尬,但双方都闭口不谈。

也许是在两国国王的有心驱使之下,双方都低头商量割地赔款的事情。

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商量好了所有的细节,最后盖上两国国玺和双方大王大印,一份和约书就此诞生!这应该是全天要最快的一份和约书。

其实也有人该问了,为什么宋雨为什么不攻下徐国的都城?

要知道这个时候,宋国的军队的士气非常高昂,一天就能打下来。

可是你别忘了,打下来徐国的徐城之后,总需要人管理。

而且他这次带来 5万人马,其中有2万是彭城人。如果他再次驻军就需要用1万人,来看着这彭城人的2万人。

徐国都城在攻下之后,也需要军队镇守,这里是他的都城超过10万百姓,至少需要两万军队驻守。

如果说消灭对方的3万军队,我方总有损失,这是攻城战,损失个三五千,说不多也不多,说不少也不少,而敌人又有10万百姓做后盾,这中间的伤亡恐怕会更多。到时候就打5000来算。

他需要再次在驻扎2万人,毕竟这是近10万的城市,2万人来镇压是必不可少的,周围也需要人把守。这就等于是直接去掉了 35000人。

他发兵5万,就剩15000人回去,怎么去震慑国内的那些势力和世家,尤其是现在的商丘,他大哥完全掌握了军队。

锦衣卫传来的消息,世家,王室,都站在他大哥那边。这可不是一股小势力,到时候宋甫率领15000人回去,你猜猜?他们那些人会不会来个孤注一掷?别忘了,这还只是内部因素!外面因素了?几个国家虎视眈眈。

就算宋甫能够打赢这场内战,消耗的也是宋国国力。他不愿意要宋国国力受损,自然要带多一点的兵力回去,他带的兵越多,国内的反动声音就越小。

议和之后,他只要留下15000人看住彭城就是了。其他的都可以带回国,军队完全可以达到3万以上,到时候宋国还有人敢动吗?宋国一定不能乱,这是宋普的底线,所以他忙着议和,忙着班师回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