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一年三节(1 / 1)

加入书签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冬天过去,春姑娘就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大自然的一切好像是约好似的,都换上了春装。在这美丽的春天里,新年第一个重要节日——“清明”又如期而至。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含混。这是一个悲怆的日子: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是个轻盈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枞阳有俚语说:“清明、冬至大似年”的说法。故此,就形成了有枞阳特色的“清明”风俗文化。清明前,在外乡工作或定居的人们,陆续从各地回到出家乡,共同的目标,就是给先祖坟茔添土挂纸标子(枞阳有清明前后一个月都可以做清明的习俗,清明头一天寒食节除外),在家的主妇,清明前几天买白纸,家有几冢祖坟,就预备几挂标子了。清明当天,到坟上祭拜,并插好纸标,用白色、红色、黄色的纸剪的标子。

民间传说,清明当天,故去的灵魂凭给他们的标子,可到祠堂享用清明大餐。没有标子的鬼魂,是进不了宗祠享用大餐的。到祠堂用餐的鬼魂持白标子的,可坐正席。持其它颜色标子的,坐次席。懂得此规定的子孙都不辞辛苦地买白纸回家剪标子,有不知道的子孙认为,有色的标子显眼、好看。其实是弄巧成拙,害了祖宗坐不到正席。现代人变了,自己不会剪标子,就在香烛店买标子,花里花俏的。不知阴曹地府有没有与时俱进,也修订一下有关规定呢?当然,这只是迷信的传说而以。

清明节,中餐一定要吃鸡蛋包韮菜馅的“蛋饺子”、粉蒸肉,不吃这两样,不算过清明。

清明过后,第二个大节,就是“端午节”。村里那家小孩子过人生第一个端午节时,全村每户人家,都要买三尺红布给婴儿做兜肚,另加10颗糖果,凑成双数,取好事成双之意。

端午节,对男青年来说,是个花钱的节日。如果你订了婚,第一个端午节前,要到女方家去送端午礼,枞阳人叫“看节”。看节的礼物也有规定:二斤半猪肉、二斤半挂面、十到二十个粽子、一盒绿豆糕、一斤红砂糖、两条桂花方片糕,共六样加在一起,称为端午礼品。不只是给女方家一份,女方的亲房叔伯、七大姑、八大姨,有多少家,就备多少份端午礼品。有的女方亲戚多,10到20份都有,按现在的生活标准,这六样东西,小菜一碟。在旧时代,这可是天大的支出消费。一般人家,为了儿子能娶老婆回家,不惜举债,充门面。

这些礼品送给了女方的亲戚,那么未婚妻也要送礼物,也有乡风村俗的规定:两套半做衣服的布料,祙子两双、草帽一顶。这些都属于送温暖的性质,也算是比较贴心的礼物。为什么是两套半呢?意思是两人是伴侣(半的谐音)。草帽是表示爱惜未婚妻,古语说“吃过端午粽,都把寒衣送”,过了端午节就到了盛夏季节,草帽可遮掩夏天的骄阳。

过了端午节,一晃又到了“中元节”,枞阳人叫中元节为“七月半”。“七月半”有吃米粑的习俗。刚收割的新早稻,碾出新米粉做米粑,用茶干(豆腐干)、豆角、瘦肉丁做馅,中午把新做好的新米粑,拿到山上去祭祖,意思是请祖宗尝尝新收的稻米做的米粑,晚上,家家户户特做比铜钱略大点、没有装馅的小米粑祭夜神,祭神地点,是庄前的塘埂上,烧大表纸,衣包(衣包,是用纸剪成的春、夏、秋、冬亡人穿的衣服),七月半晚上,村庄门前塘埂上,就象一条火龙,加上爆竹声,热闹非凡。七月半,祖宗吃过新米粑后,当年收割的稻谷就不是新稻了。过去人认为,新稻与陈稻的区别,以七月半为界,七月半以前是新稻,七月半以后统称为陈稻。

吃过七月半的米粑,就闻到中秋月饼香,八月中(中秋节)与端午节一样隆重。定了未婚妻的男子,要备与端午节一样的礼物到女方家看节。部分礼物有所改变,比如,端午节送应节令的粽子、绿豆糕。八月中这两样不能送了,改送应景的月饼。为了配齐六样礼物,另加两瓶白酒。小时候,经常听老奶奶、婶婶们拉家常时埋怨说:“哎,女方都 20多岁了,还不给我儿子接(俚语,结婚的意思)!一年三节(指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要备那么多礼物看节,把我家都看穷了(俚语,力不从心的意思)。”日出日落又是一天,秋去冬来又是一季,花开花落又是一年,时光容易把人抛。过了中秋节,重阳又登高。冬至在年底,眨眼大年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