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让人眼红的红利期!(1 / 1)

加入书签




3亩多大的圣女果地之中,八名妇人正在麻利的采摘着圣女果。
红色的果实,圆润硕大,长长的一串,仿佛红宝石一般让人爱不释手。
“这果靓呐。”
“是啊,我还是第一次摘这么漂亮的果。”
“味道也很甜。”
她们是陈文波带过来的工人,张软软不需要付采摘费。
这就是先熟的优势!
价格高不止,连自己采摘都不需要。
想想之前张软软的胡萝卜和西蓝花,根本没有这种待遇。
胡萝卜是自己拔的,还要自己开车拉到收购市场才要。
西蓝花则好一点,陈文波的货车来到村子,不用自己跑那么远。
但是也要自己摘,然后挑到陈文波面前称重。
哪像现在。
陈文波亲自带着工人来收购,从采摘到称重都完全不需要张软软动手,只管在称重的时候看一眼重量,然后等着收钱就行。
谁能想到,收成的日子里最悠闲的反而是农田主人的张软软。
陈文波在指挥,看热闹的村民也在考察张软软的圣女果。
有偷吃圣女果的,也有挖土的,甚至还有闻还没有完全分解的羊粪的。
总之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忙,除了偶尔录一段视频的张软软。
很快,采摘结束。
一筐又一筐的圣女果被抬到平坦处称重。
“230加211,再加202……”
陈文波拿着一个小本本在旁边算数。
十分钟之后。
“一共2076斤。”
陈文波把小小本本展示在张软软面前。
数据没错。
张软软点头。
122一斤,2076斤就是52。
两万五!
第一天的收入!
听到陈文波算出来的数字,所有人都是一脸羡慕。
才摘了第一批果就收入两万五,这一波张软软是直接回本之余还小赚一笔了。
以后每一批的果,都是纯利润了!
“哈哈,钱我转你了,过几天我们再来。”
陈文波高兴的带队走人。
现在的圣女果还是高度缺货状态,他收到的这一单首批果,至少能给他带来五千块甚至更多的收入。
张软软可能血赚,但是收购商永远不亏。
而见到陈文波走了,围观的村民也陆陆续续的散了。
但是在回去的路上,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拨打了羊粪老板的电话,购买羊粪,少则五吨,多则十吨八吨。
显然。
虽然没有人光明正大的讨论,但是都在暗搓搓的研究,思考张软软的种植方式。
而他们一通分析之后,最终得出张软软的取胜之道。
那就是有机肥!
于是,羊粪在第二天莫名其妙的涨价了20块钱每吨。
“软软,你是怎么做到的,真的就是用了有机肥的原因?”
有人暗自琢磨,自然也有人大胆提问。
不过是回家之后给张软软发微信的。
张软软看那发消息之人是张富贵,便回答了。
“不全是,还加了我朋友研发的新型肥料,不过现在产量很少,只够我自己做实验。”
张软软觉得自己的暗示已经足够明显了。
羊粪没用,牛逼的是我。
“哦哦\微笑。”
张富贵听懂了。
原本也想打电话买羊粪的手放下。
至于其他人,他就不管了。
毕竟那些人也没有和他商量,他自然不会圣心发作去和那些人说这个。
他们喜欢买羊粪就买吧,到时候农作物不能丰产也没有早熟怪不了谁。
抱着这样想法的人不止张富贵,张软软也是。
刚才大家来看她卖圣女果的时候,其实目的就是考察张软软圣女果早熟的秘密。
可是现场的人一个都没有说,甚至刻意的回避这个问题。
目的嘛,自然是故作聪明的以为只有自己看得出来,说的话就要分享给其他人了。
而俗语都有说,同行是冤家。
种田也是。
如果大家都丰产早熟,那不就等于没有丰产和早熟了吗?
所以他们都是暗搓搓的自己研究,生怕自己琢磨出来的技术被别人学了去。
……
三天之后。
陈文波又来了。
这一次,除了包摘果之外,价格还贵了两毛钱一斤。
没办法,现在的圣女果还处于上市初期中的初期,实在是太缺货了。
于是,今天摘果1890斤。
张软软收入。
纯利润!
因为头一批的收入,已经足够张软软回本了。
美滋滋。
第二天。
张软软还在熟睡中的时候,陈文波就打电话过来吵醒张软软了。
“张老板,我来收圣女果了。”
听到陈文波的声音,张软软都懵了一下。
“昨天不是刚刚收过了吗?”张软软还看了一眼手机上面的日期,差点以为自己睡了几天几夜。
“赚钱的事当然是天天赚麻,能摘多少是多少,今天的价格更好哦,131一斤。”陈文波激动说道。
“行。”
张软软精神了。
简单的洗漱一下,来到农田。
此刻,陈文波已经到了,开着三轮车来的,而且只带着两个妇人。
显然,他是预计到今天的收成很少了。
毕竟这才过去24个小时,圣女果又能成熟多少。
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也来了,证明现在圣女果的行情非常的好。
而这也算是一种反应市场好与坏的信号了,有点经验的农民都知道。
如果收购商像舔狗一样对着农民嘘寒问暖,什么都不用农民动手做,那就证明现在的行情好到不得了,罕见程度好几年也见不到多少次。
而如果收购商对农民爱答不理,动都不愿意动一下,那就坏事了。
因为这代表着收购商没有利润,收购价肯定低到让人心碎的程度。
“小老板,今天也收啊?”
农田之中,也有其他出来干活的村民。
他们看到陈文波今天也来了,纷纷露出惊讶和羡慕的表情。
作为经验老道的老农民,他们都清楚陈文波今天也来的意义。
很快,不到一个小时。
两个妇人就把张软软圣女果为数不多的成熟果实摘光了。
上电子秤一称。
763斤。
131一斤,就是99953。
陈文波直接豪爽的转给张软软一万,凑个整数。
“明天再来。”
陈文波乐呵呵的走了。
……
第二天。
“张老板,早上好啊,今天13。”
又第二天。
“张老板,早上好啊,今天136。”
双第二天。
“张老板,早上好啊,今天129。”
叒第二天。
“张老板,早上好啊,今天124。”
叕第二天。
“张老板,早上好啊,今天118。”
价格开始下滑了。
农作物就是这样,一天一个价。
如此,一连10天。
张软软每天都能赚一万左右。
最多的一天是。
而这一段让人眼红的红利期过后,收购价直接跳水。
从几毛几毛的掉,到直接一天掉价2块多3块。
“张老板,明天我也去你们村里收圣女果,不过我人手不足了,只能麻烦你找人摘了。”
陈文波的意思很明显。
我以后不帮你摘了,你自己搞定。
“好。”张软软并不意外。
毕竟她也有眼看的,现在村里其他人的圣女果也熟了。
圣女果已经不稀缺了。
那么身为高高在上的收购商的陈文波自然也就不再舔了。
收购商就是这么现实!
……
(今天终于忙完了,以后应该不会再连续消失几天了,最近半个月是在准备家里人的婚礼。今天吃席的时候每个人看到我都是一句什么时候轮到你,哎,心累。所以有没有富婆?cppp(小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