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识字(1 / 1)

加入书签




“好的,现在每张桌子上来一个人拿一张纸下去,这纸上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字了,等下学完,放学后交回来,”崔夫子拿着一沓纸在讲台上说。还没有黑板这东西,所以只能这种方式来让学生认字。虽然造纸术已经发明出来了,但是纸还是很贵的,反正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贵的。
每张桌子都去了一个人拿,方圆这里是她上去拿的,总不能让方燕去拿吧!方圆上去从崔夫子手里接过纸张,看了看上面的内容。
咦!怎么不是三字经呢!古代读书认字不是都从三字经开始的么?好奇怪!方圆拿着纸下来心里有些怀疑人生,以前看小说人家读书都是从三字经开始哒,到她这里就不是了,难不成她看的小说有问题?
方圆拿着书纸回到桌子上坐下,崔夫子也把手里的纸发完了。
“好,现在我开始教你们读纸上面的字,这是你们读书识字第一,叫《千字文》今天就先学纸上这些字”
从第一行字开始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崔夫子读一遍,方圆他们也跟着读一遍。
方圆读着读着,发现崔夫子在读的时候总喜欢摇头晃脑的,下面的学生也跟着一起摇头晃脑,就方圆是坐的直直的,连她一旁的方燕也跟着摇头晃脑的读,方圆发现这种情况,虽然她不理解但是她也跟着一起摇头晃脑的读,才开始感觉头会有点晕晕乎乎的,但是后面读着读着还挺好的,感觉特别有意思。
崔夫子带着学生们读了五遍又给方圆她们解释每个字是什么意思,连起来又是表达了什么。崔夫子今天就只让方圆她们读和认前面的三十二个字。
崔夫子读完和解释完后就让方圆她们自己读,遇见不认识的可以叫他。
方圆她们听后就开始摇头晃脑的读起来,话说还是挺好玩的,方圆以前对于《千字文》只是听说过,还没有读过,也不知道里面是那一千个字,现在有人教还讲解什么意思,方圆感觉很棒,方圆本来就对古代文化书本这些很感兴趣,现在能跟着一起读就特别高兴。
方圆看着纸张上面的字有些还是繁体字,但是她还是能接受的,毕竟刚刚夫子教了几遍,而且有些字她猜也猜的出来一些。反正这三十二个字对于她来说还好。
方燕是跟着方圆一起读的,所以她也不需要问崔夫子,其他学生就不一样了,才开始夫子教着的时候感觉自己很厉害都会读,现在下来自己读就有些费劲了。总是读着读着就忘记这个字怎么读。
一时间,整个教室里都是喊夫子的声音,崔夫子没办法,只能一个一个的去教。
方伟和方宇就坐在方圆姐妹后面一排,兄弟俩看见前面的两个妹妹没有喊夫子,就伸手戳了戳方圆的背,方圆转过身问:“咋啦?大哥!喊我干嘛呢!”
“嘿嘿,妹妹你们这些字都认识了么?”方宇没等方伟说话就急忙说。
“夫子要求的那十几个是会读了,就是不知道读的对不对。”方圆也没有直接说自己会,就模棱两可的说。
“好好,管他对不对,妹妹你快教教我和大哥吧,我们就只会读前面那八个后面的都忘记读啥了。”方宇激动的跟方圆说。
方燕听见两个哥哥说的也转过身一起看着方圆,实际上不要看方燕人小,但是她以后是方家读书识字最厉害的一个,连方圆这个现代来的伪小孩都赶不上。
方圆没办法,只能带着方伟兄弟和方燕三人一起读,兄妹四人的声音不大,教室里现在到处都是读书声所以兄妹几人也不是特别明显,其他学生也还在一个一个等着夫子去教。
崔夫子转了一圈下来,发现这些孩子虽然识字激情很高,但是忘性大,前面教后面就忘。崔夫子暂时也没办法,只能回到讲台上又带着学生们一起重新读,现在他也不指望他们能记住这三十多个字了,明天来能读前面十六个也是厉害的。
方圆他们又跟着崔夫子一起读了一遍又一遍的,崔夫子又解释了一下意思,读了大概有二十多遍吧!这下情况慢慢的就好了一些。大部分的学生除了个别的字会不记得读什么,其他的都会了,崔夫子现在也不会教他们写字,等先会读会识,后面再写。
就这样,一下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你们每一家的可以带一张纸回家去,回去之后要把今天教的字会读会背,明天我会单独的把字分开写出来让你们来认,现在你们把纸分好,有多余的就还回来。
五十个学生,有好些是一家人,就像方圆兄妹四人这种情况的还是挺多的,发下来的二十五张纸还回去了十张。瓦村很少有分家的人家,大部分都是老一辈的不在了才会分家的,一般情况下瓦村是不会分家的。所以瓦村的每家每户都是一大家子人,虽然读书的只有五十个,那是因为其他的人要么年龄大不好意思了,要么就是年龄小,来了也不会认真学,还有就是家里人太多一下子没能力全部都送来,只能送紧急的先来读书识字,让这些来学堂然后回家再去教家里的其他孩子。就像毛家那三姐弟,毛大姐和毛二姐,说是毛家想把两个女儿嫁去镇上,所以才花费心思让姐妹俩来学堂渡一层金,让她们多见识见识,会识几个字以后这些都是筹码,找婆家会更容易。
方圆兄妹四人把属于他们的纸张仔细的放在方圆的布袋里,方家兄妹四人都有一个斜挎的布袋,这是方圆知道能去学堂要求邹玉娘做的,方伟兄妹看见也闹着玩,所以方大伯娘和邹玉娘两人一起给四人一人做了一个。
为什么让方圆背着,是因为方伟兄弟认为就方圆认识全部的字,回家以后好让方圆教他们,所以让方圆背着,方圆也不推让了,她也不敢让两个哥哥背,两人喜欢打闹她也怕方伟他们把纸弄坏了,这东西到时候还要还回去的呢!
等大伯回来,一定要让大伯帮忙把字写下来。到时候家里也就有书了。就是纸有点贵,不知道她爷奶给同意。
方家到现在还没有一,方大伯以前要看书都是去方姑奶奶家看的,还有现在在镇上教学也是在学堂里看的。方家以前也没有想着会送孩子们去读书,毕竟去镇上实在是远,如果去了就要住在镇上,家里根本供应不起。而且纸在他们这里是真的贵,他们也不会想着去买纸这些。书就更不要想了。
方圆他们把学堂卫生打扫完后,就一帮人跑出了学堂,在学堂门口和小伙伴们分道扬镳,方圆兄妹也从另一条路跑回家了,这条路一般没人走,就是那些有地在这里的才会走,方圆他们以前都不会走这里的,主要是这条路的有一段路上有个水沟,村里人说哪里有龙,方圆以前听说一直认为肯定是大蟒蛇被村里人说成龙了,她害怕一般不走这里,现在这条路被崔家重新修整了一下,看着很开阔,方圆他们也不怕了,因为崔家的人现在会走这条路去水池哪里去挑水。
方圆兄妹几人在路上跑跑闹闹的,不大一会儿就到了他们要挑水的地方,这里有好些很高很高的大树,这种树上会结一种特别酸的小果子,这种果子是椭圆形的只有拇指头那么大,果子熟了会从树上掉下来,方圆兄妹几人跑去树下看看有没有酸果,他们翻开树叶,看见好些酸果子,方圆捡了几个在手里,她把皮剥掉后放进嘴里,嘶!真特么酸啊!口水都酸出来,方圆也不吐掉,这种果子就是从开始特别酸后面它会慢慢的变甜的,方圆又剥了一颗给方燕,两姐妹酸的一直嘶哈嘶哈的,就是不想吐掉。
方伟兄弟也捡了一些。兄弟两人也成吃了几个,方伟兄弟才不会像方圆只吃一个,兄弟俩都是剥好几个一起塞嘴里,要酸也是一下子酸完后面的都是甜的。
方圆对于他们的做法很是佩服但是不敢苟同。毕竟她怕把牙齿给酸软了。
几人也不多捡,随便捡了一些就回家了,方老娘他们不爱吃这种酸不拉唧的果子,就连方圆她娘邹玉娘也不爱吃。
方圆他们一路玩闹着不一会就到家了。方老娘他们还在灶房里忙着炒南瓜子这些,方家为了做饭和炒南瓜子两不耽误就把灶房扩建了一些,现在的灶房比以前大了很多,灶房里又支起了三大口铁锅,这铁锅还是花了好些钱买的呢,方家还去官府报备了铁匠铺才给打的大铁锅,现在方家炒货的锅就比以前的大了,也比以前的好炒炒的又多。
邹玉娘在灶房里跟着烧火,方大伯娘就做饭,天也慢慢暗下来了,该做晚饭了。
方圆他们回到家也不玩了,现在天也还没有黑完,趁还记得一些赶紧再读几遍加深印象,不然方圆怕等会儿吃个饭她两个哥哥就给全部都忘记了。
兄妹几人就在屋檐下的小凳子上坐着,方伟兄妹跟着方圆,方圆读一句三人跟着读一句,兄妹几人的的声音慢慢的就大了起来,方老娘他们在灶房里也听见了,方老娘听见读书的声音还来到灶房门口看了看几人,见兄妹几人认认真真的读着,脸上满是笑容。
“哎呀!真是少见了,这几个小娃娃也有好好安静下来读书的时候,以前他大伯安排识字的时候是能躲就躲的,现在送去学堂就不一样了,回家都能自己想着去读书了。”方老娘惊讶的说。
“小孩子还不是都怕丢脸的,他们明天应该会被抽查,不然肯定不会这种用功的。”方雄说道。他对这些就有经验了,以前他和大哥去读书就是这种的,先生要抽查就会认真的去读去背去写,不查就尽可能玩了。
方老娘看了方雄一眼,方雄看见老娘的眼神,嘿嘿的笑。
他老娘肯定想起当初他读书贪玩的时候了,好险啊!早知道就不多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