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庙算(求追读)(1 / 1)

加入书签

“这边的局势怎么会这样?”皇甫嵩询问,“到底是怎么给对方聚集上百万人的?”

  他会这样提问不奇怪,毕竟贼人大多都是穷苦百姓、游侠出身,最多有一些有野心的寒门。

  可不管带着什么目的,随着队伍的庞大,山头开始出现,带头的会因为利益问题分道扬镳。

  毕竟与其和别人平分战利品,不如大家一人一个方向,这样抢得还更多一些。

  期间不断裹挟百姓,队伍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再一次分道扬镳。

  是以贼人的规模,就皇甫嵩遇到的,最多不会超过五万。

  所以说,到底是怎么情况,才会让贼人聚集上百万之众?

  “对方从汝南举旗造反,一路杀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有那么多人。”朱儁回道,“不过我们推断过,对方可能知兵。”

  不仅知兵,而且统御和威望都很高,所以就算山头林立,大家都服他。

  这意味着波才不仅要知兵,还需要懂得如何御下。

  这样的人,甚至可能都不是寒门出身。

  “这个波才有问题!”皇甫嵩回了句。

  这个波才当然有问题,问题在于谁敢戳穿,有谁去调查他的身份?

  就连皇甫嵩说出这话,也很快反应过来,继而闭口不提。

  “问题在于,把胜负寄托于对方会遵循兵法,这可不对。”皇甫嵩看向朱儁。

  谋略可不是设定一个计划,然后赌对方是否会中招。

  这相当于,把全军的性命作为筹码,押在了赌桌上面。

  这行为何止是蠢笨,根本就是不可饶恕。

  “以后的事情以后说,明天贼人攻城,守不住什么都是假的。”朱儁无所谓。

  鲁达只是说出自己的猜测,然而敌我的现状没有变。

  进入夏季后,贼人是打是围尚未知晓。

  可明天守不住城,那就只能继续退后。

  “这倒是……”皇甫嵩点头,随机与朱儁就守城的事情进行商议。

  鲁达、陈登和孙坚等人旁听,陈端和秦松也有参与。

  发言最多的,结果就是皇甫嵩麾下的参军们,这些都是皇甫嵩招揽的文士。

  真就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认真分析敌我情况,然后把守城的方针制定下来。

  别的姑且不说,就说他们头头是道的样子,给人的感觉就很专业。

  于是不仅是陈登和孙坚等人,就算是朱儁也是在认真倾听。

  这可都是学问,能偷学不要错过。

  鲁达也在学,毕竟目前还没地方学这个。

  不过同时也在看,这是他第一次接触这时代的谋略。

  还想说如同演义一样,某个谋臣随便说几句,一条计谋就已经完成。

  开战之后,敌军居然就顺着这个计谋,一点点的走向败亡什么的……

  再看看现在这情况,根本就是诸葛亮擅长的领域,只是他把算计做到了极致。

  这与其说是谋略,不说是一种计算。

  “我认为,没必要考虑那么深。”鲁达眼看对方越说越复杂,当即出面,“就算波才知兵,也没办法下达太复杂的军令。”

  就算波才有诸葛亮级别的才华,奈何的士卒连正规军都不算。

  做一些简单的战术动作还好说,太复杂的反而会自己乱起来。

  这些谋士最大的问题,就是按照正规军的规格来谋划,却忽略对方的实际情况。

  通俗的说法,就是照本宣科,而且谨慎过头了。

  鲁达也算是明白,为什么要等到曹操过来,献上火攻的计谋后,才打赢这场长社之战。

  在他献计之前,皇甫嵩和朱儁两部汇聚在长社,与贼人对峙两个月毫无进展。





  “这样小看敌人的话,可是会吃大亏的。”不出所料,鲁达刚说完,就给那些参军给怼了。

  “然而就是没有小看敌人,才清楚对方的极限在哪里,不是吗?”鲁达反问。

  真亏这些人刚来,贼人什么情况都还不知道,就能在这里滔滔不绝。

  当然也不好说他们纸上谈兵,他们只是按照正规的守城模式进行谋划。

  倒是陈登等人恍然,难怪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原来是没把贼人的情况考虑进去。

  当即引以为戒,等到自己设计,千万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鲁达看他们那样子,就知道自己的话管用了。

  本身他那番话,就不是对那些参军说的。

  比起学不到知识,他更担心的是学到错误的知识。

  若方向已经错了,那么再努力也没用。

  朱儁此刻出面,他也是意识到这点,出面说明贼人的情况。

  听完之后,几个参军连忙更改谋略,准确的说是根据对方情况,进行微调。

  “这位有点意思……”皇甫嵩来到朱儁面前,“可否为我引荐一番?”

  朱儁闻言,倒也没有藏着掖着,当即把鲁达等人介绍给他。

  下邳国东城县鲁氏,那的确是没听说过,最多是地方豪族。

  问题陈登是陈球族侄孙,这身份让他不由得重视起来。

  如今党锢已经解除,问题党人远离朝堂太久,大部分都不可能再出仕。

  至少,党人这种存在已经无法自成一系,反倒是帝党和世家可以争取。

  听说袁氏已经招揽到八厨之一的王芬,不少党人与他也有联系,显然是提前做了准备。

  帝党这边进展不顺,只因为阉党被世家抹黑太久。

  皇甫嵩可以出面,只是他统兵在外,没时间去那么做。

  孙坚,出身不太好,不过阅历和朱儁差不多,难怪会被调到洛阳。

  只是没想到是,孙坚会把鲁达和陈登也带过来。

  不过两人在国难当头,举义勇保护乡里,协助朝廷讨伐逆贼,这品格倒是难得。

  奈何按照官场的习惯,两人已经算是朱儁一系的人。

  朱儁中立,不参与党争,按说孙坚等人也无法争取,这多少有些可惜。

  就是不知道,能否通过陈登,与其他党人联系上。

  出谋划策足足花费两个时辰,等一切确定下来,已是晚上七八点,也就是戌时前后。

  为了明天的迎战,扣除有防御安排的去准备,其他人都尽量去休息。

  最大的安排,就是王服和皇甫郦率领骑兵,夤夜离开长社。

  作为骑兵,留下来守城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在外围游弋,伺机而动。

  反正约好了,需要他们的时候,城内会点燃狼烟。

  留在城中的,孙坚麾下五百人,真就死得只剩下五百人左右。

  鲁达和陈登部加起来,也不过一千五百人。

  因阵亡一个军侯,文聘顺利上位。

  朱儁这边还剩下四千人。

  把一千人调配给孙坚、鲁达和陈登,给他们补足三千人,也减少自己的指挥压力。

  皇甫嵩那边有步卒一万五千,这一路过去几乎没有战损,毕竟装备都是最好的。

  八千骑兵在外围游弋,大部分时候无法指望。

  另外县内有三百县兵,基本就维护一下治安。

  如此二万一千战兵,便是守城的全部主力。

  到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波才发动总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