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战后分赃(求追读)(1 / 1)

加入书签

现场变得越来越混乱,战争有朝着打群架演变的趋势……不,基本就是在打群架。

  鲁达甚至不想管后面打成什么样子,只知道不断向前,再向前。

  在文稷的保护下,往前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偶尔有敌人凑近过来,会被家兵担任的亲卫阻挡。

  骑在马背上,鲁达能清楚看到战场上的情况。

  文稷已冲到敌军腹地,与贼首进行交战。

  战况并不是非常顺利,他以长枪杀死对方二三十个亲卫,长枪也在这时候被折断。

  按说换个枪杆就能用,就不知道换了枪杆,还算不算鉴定物。

  失去长枪的他,愤怒的拔出腰间的环首刀,继续杀向敌军。

  他的枪法很好,刀法也不差。

  不如说优秀的武者,都会兼修一到两种额外的武器,甚至会点拳脚。

  没有绝对一帆风顺的情况,要考虑到擅长的武器损坏、丢失,甚至地形不适合使用的情况。

  环首刀必须会用,拳脚至少入门,这弓箭有条件也要学。

  有些人天赋异禀的,最后这箭术比兵器还要优秀,偏偏单轮武艺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奈何文稷的刀法,和枪法比起来差了不止一点。

  好在他本身勇武,敌军已经被他杀破了胆,这才被他不断扩大战果。

  直至敌将亲自迎战,一时间竟然僵持下来。

  “看箭!”鲁达见状,当即把马鞍边的弓取下,在箭囊拿出一支箭矢,当即激射出去。

  箭矢飞跃五十米左右,在半空之中居然自行调整角度,朝着贼首飞了过去。

  省力命中战弓(紫),这把战弓拉起来很省力,且大概率命中目标。

  在最近这两三个月里面,这是鉴定出来最好的一个武器。

  可惜这只是普通的一石弓,若能换成三石以上的,一两百米外射杀敌将都轻而易举。

  拉弦省60的力量,就和打弹弓没什么区别……

  要说为什么之前不用,主要是鲁达试过。

  这弓的确提升60的命中率,不是100就意味着,可以被敌军拦截下来。

  也就是说,箭矢与目标时间,若有敌军用盾牌甚至身体阻挡,还是有概率能挡下来。

  可惜没出现紫色以上的品质,否则提升100命中率,那不和小李飞刀一样了?

  也有可能不是,小李飞刀飞出去不仅命中而且必杀,这弓只是必中而不是必杀。

  就如同现在,箭矢射中贼首,却被对方避开要害。

  只是他本身也想不明白,自己前面有文稷挡着,怎么这箭还能绕开对方射中自己。

  就在他诧异的时候,文稷一个强攻,倒是将其重伤。

  最后三招之内,把这黄巾渠帅枭首。

  “贼首已经伏诛,尔等还不投降,更待何时?”文稷拿起首级,高呼一声。

  “跟着喊!”鲁达当即吩咐下去。

  亲卫们得令,纷纷学着文稷那样高呼起来,周围的士卒见状,也是纷纷照做。

  喊声起此彼伏,越来越多的贼人也逐渐冷静下来,听清楚喊话的内容,顿时吓破了胆。

  不少人当即拔腿就跑,有些人眼看围过来的义勇当场投降。

  这场闹剧,到这里基本上算是结束了。

  “真就没想到,上千人冲击上万人的战阵,居然还成了!”县尉感慨。

  心中更是狂喜,此战以少胜多,县兵更是毫发无损,大功一件啊!

  眼看贼人四散而逃,当即催促那些义勇追击。

  没帮上什么忙的义勇们,知道首功没了,想着高低在别的地方捞点功劳回来,纷纷追击出去。

  反而是在最前面的鲁达部,早已控制贼人的物资补给,甚至俘虏很大一批老弱妇孺。

  这就是黄巾贼的特点,队伍里有大量的老弱妇孺,或许也有些队伍没有老弱,甚至只有女人。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推断出这支队伍的成分。





  有大量老弱妇孺的,意味着这队伍人性还很丰富,放不下自己的家人。

  若队伍只有妇孺,就意味着这支队伍从乱民,开始朝着军队的方向转变。

  反而队伍里只有女人,说明这是群没人性的暴民,这时候就不能手软,男性一个都不能留。

  眼看这支队伍有那么多老弱妇孺,鲁达也稍微安心一些。

  这些人刚刚造反,人性还没有泯灭。

  继续放任他们烧杀掳掠,甚至经过几次围剿,那可就不好说了。

  “鲁家主,这次可是立下大功!”县尉来到鲁达面前,对这些战利品,倒不是很在意。

  反正分配时官府肯定有份,哪怕大头给鲁达,之前赚到的钱粮,也是落入他们的口袋。

  “这些老弱妇孺,当如何处理?”鲁达询问。

  “这些都是贼人的家眷,要么发卖为奴,要么坑杀。”县尉想了想说道。

  如今这世道,贼人的家眷可没有谁敢买,大概率要砸在手里,坑杀反而还省事一些。

  鲁达张了张口,最后什么都没说。

  自己人轻位卑,更无法安置那么多的老弱妇孺。

  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汉末乱世,至少也先保一方百姓太平。

  若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足够的地位和权力。

  也是暗下决心,趁着黄巾之乱,自己可要多累积一些战功。

  一个时辰后,天色都已经开始逐渐暗下来,追击结束,此战以官兵大胜告终。

  到了第二天,大军返回东城县外,县尉亲自主持战利品的分配。

  老弱妇孺和俘虏的溃兵分开关押,后续处理看上面的意思。

  缴获的钱粮物资官兵分三成,鲁达分五成,剩下两成归其他义勇。

  大家都清楚,此战鲁达功劳最大,对这分配倒没有异议。

  “经过清点,此战我方分到财帛两千余贯,珠宝布帛得另外议价。粮食五百石,豚五头,鸡鸭二十四只,牛一头……”陈端兼任主簿,在秦松的帮助下,花了半天时间把物资清点一番。

  除了这些基础的物资,还有一百副甲胄,兵刃二百余柄。

  不考虑从死人身上扒下这点,甲胄本身也有损坏,不过县里有工匠。

  县尉做主,低价帮鲁达修复这批甲胄。

  至于兵刃,且看能修复多少算多少。

  实在卷刃得厉害,或者缺口过多,那只能回炉。

  战利品分得很公道,全部集中在一起,再按照份额分发下去。

  这样分发,自然是好坏参半,具体如何看运气。

  就收分到的甲胄,最初超过一百副,清点时发现有二十副损毁过于严重,只能报废处理。

  鲁达做人情交给县尉,后者这才开口,帮他把剩下的甲胄低价修复。

  原因很简单,这报废的甲胄到他手里,自是可以拿去上报,说不得能换回二十多副新的甲胄。

  到时候就算自己不用,拿去出售,也能小赚一笔。

  这生意官兵能做,鲁达却是做不了。

  清算下来,鲁达这边千人队伤亡三百余,受伤居多,小部分残疾,死亡的人数反而不多。

  也是敌人的武器不行,很难造成致命伤。

  修养天的,至少一百五十人能立刻归队。

  最多一个月,不出意外这二百三十伤兵都能归队。

  残疾的发给抚恤,若他们愿意,就雇佣下来当伙计。

  就算断手断脚,少个眼睛,做点稍微轻松点的杂活问题不大,鲁家可以养着他们。

  其他豪族的义勇,那鲁达就管不着,怎么安排他们自己解决。

  倒是经过此战,鲁达收获了这些豪族的好感,也不枉带着这帮猪队友走上一遭。

  或许可以忽悠一批人加入自己,扩大军队规模。

  再不然,至少在自己出征期间,帮衬一下鲁家。

  回到家里,结果发现有个客人,在家里等候多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