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有关特效的准备(1 / 1)

加入书签

“是的,就是特效。”

  王皓看着自家小舅,笑着点了点头。

  “这部新电影的名字叫《鲨滩》,顾名思义,故事内容自然就涉及到了鲨鱼和大海。

  而我们当然也不可能找一条真的鲨鱼来拍电影,此外电影中有很多水下镜头,这部分的拍摄也属于电影拍摄的噩梦内容之一,极为考验设备和特效水平。”

  “那你还选择这种题材?”

  陆国涛顿时就有些无语,他不是什么也不懂的行政管理人员,最起码他知道,特效这种东西,那是极其耗钱的。

  即便王皓上一部电影获得了成功,电影频道在他新电影上的投资,也绝对不会太多。

  而以这种投资去拍一部难度极大的特效电影,风险确实是大了许多。

  “虽然我是台里的领导,但也不可能无底线地支持你。”

  陆国涛看着自家外甥,无奈地摊了摊手。

  “你这新电影的投资预算,最多也就150万到200万,再多只能你自己掏钱了。”

  “200万就够了,说不定还有得赚呢。”

  王皓闻言笑了笑,似乎是对小舅的报价很是满意,这倒是令陆国涛有些意外了。

  “200万就能拍一部科幻电影?”

  “不是,或许还不需要200万呢。”王皓着重的强调了一句。

  “这怎么可能?”陆国涛有些不信。

  王浩见状,只能解释道:

  “如果我想做的效果好一些,那就算是两百万的投资都投入到特效中,也根本无法完成。

  但我们这是电视电影啊,播放的载体是电视机,小银幕!并非是要放在大银幕上,真要说起来,其实倒是和电视剧差不了多少。

  而如果是以电视机的分辨率来制作特效的话,就完全不需要弄得那么精细、清晰了,反正是免费看的电影,即便是特效的效果差一点,观众也不会介意的。

  此外相比于狮子、老虎这带毛发的动物来说,鲨鱼的特效成本还要更低一些。

  再加上我们不仅仅是光上特效,而是特效和模型双管齐下。

  如此一来,更是降低了相对应的成本。”

  这一番解释,倒是让陆国涛回过了味儿来,“感情儿你是准备靠水货特效来糊弄我们呢?”

  “这怎么能算是糊弄呢?”王皓叫起屈来,“资金只有这么多,我这也算是花小钱办大事了!”

  “那也不能这样啊。”

  陆国涛也明白,想靠200万就拍一部制作精良的大片,确实是不可能。

  “那你不能把电影剧本改改,把故事的背景换一换?

  何必要拍海水和鲨鱼呢,换成沙漠,或是山林之间,悬崖峭壁,反正是部惊悚片嘛。”

  不得不说,小舅的这个提议,王皓还真想过。

  因为除了《鲨滩》这部电影以外,未来还有一部名为《126小时》的电影,也是和《鲨滩》差不多的惊悚类型片,同样可以魔改后插入到科幻电影宇宙中。

  而且这部讲述攀岩人员被捆的惊悚电影,要比《鲨滩》的制作难度更低,花费也更小,看起来似乎更适合他们。





  然而在犹豫了一番后,王皓最终还是选择了这部更加困难的《鲨滩》。

  这倒不是他太过犯贱,想要挑战高难度。

  也不是他膨胀了,觉得自己可以无所不能。

  关键是他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来组织并锻炼属于自己的特效部门,培养自家的特效人才。

  正如同他告诉小舅的那样,这一次确实是个很好的机会。

  首先就是他们拍的属于电视电影,用的还是电影频道的资金,成本固定,也没有票房压力。

  其次因为播放平台的原因,观众也会对他们的作品比较宽容,特效只要说得过去便足矣。

  这种情况下不搞点电影特效来练练手,难道等以后拍大荧幕电影的时候再练手?

  要知道,王皓未来想要做的可是构建独属于华夏的科幻电影宇宙,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他所拍的电影,大部分都是有着不少特效的科幻片。

  所以特效制作这方面,早准备比晚准备更好。

  而这种准备,不仅仅是技术和设备上的准备,更重要的还是特效人才上的储备,以及经验上的积累。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要知道这特效制作技术说难也难,说简单却也简单。

  王皓前世的时候,华夏的特效行业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以后,其实也不弱于国外多少。

  不少特效制作公司,更是凭借着低廉的人力成本,从外国公司那里拿到了不少外包项目。

  甚至于不少大制作的电影,其背后都有着华夏特效公司的身影。

  只是技术既然上去了,为何华夏的很多电影中,特效依旧是给人一种粗制滥造的廉价感呢?

  这其中除了流量时代来临,高昂的片酬成本导致制作成本和特效成本被压缩以外,更多的其实还是因为很多华夏电影人根本就不会利用特效。

  特别是一些导演和团队,甚至就没有这方面的应用经验。

  须知道,所谓的特效,并非仅仅只是指电影拍摄结束后的后期处理工作,它贯穿了整部电影的制作流程。

  特效也不是某种视觉效果,而是一整套的,和整部电影密切联系到一起的有机体系。

  从一个项目立项开始,特效人员就得和剧组的美术、道具、造型等部门一起,就剧本和导演的设定,去创作人物和场景的概念设计,以达到特效和电影风格的完全统一。

  光是这一点,华夏未来的很多电影特效,其实都做得不合格。

  例如明明是华夏的神话片、仙侠片,结果电影里出现的怪物模型,却都是西方的样式。

  这就是前期导演和特效制作部门之间的沟通出了问题。

  而除此之外,类似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

  例如许多导演盲目崇拜国外的特效技术,于是在拍电影的时候也找来了外国的特效团队。

  结果因为言语不通,再加上认知差异,双方沟通出现了错位,最终钱是花了不少,做出来的特效却是差强人意。

  所以为了未来的“科幻电影宇宙”,王皓现在就得开始为自家的特效工作做准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