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外交制衡(1 / 1)

加入书签

翌日。


  随着各方邀请的使者,陆续抵达密云山之后,伴随着原定日期的到来。


  太平道掌教的接任大典,也就正式举行了起来。


  不过太平道刚刚在长青域立足不久,根基极浅,和周围众多仙门,其实也没多大交情。


  此次举办庆典,并没有邀请太多仙门,也就长青仙宗、九州仙门、洞阳山等相熟,以及就挨着长青域周边的一些仙门,凡有真仙以上修为的,每家都发了个请帖过去而已。


  至于对方来不来,那就不清楚了。


  不过当举行庆典那日,看着前来恭贺的三十余家仙门名录,陆渊便就知晓,来的人还是很多的。


  发出去的请帖名单,能来的基本都来了。


  ‘看来我太平道在周边各宗眼里,地位已经趋近于长青仙宗了啊。’


  在仙台之上,陆渊和面前的衣丹城,一边配合着交接掌教之印,视角扫过下方众多宾客,心中一边想着。


  能把这么多仙门邀请过来,长青域内,也就只有两百年前的宋希仁,继任长青仙宗掌教之位时,才有如此盛况了。


  而九州仙门举办的,丁万轩接任域西五宗盟主的庆典,那就寒酸的不知多少。


  周边各家仙门,除了九州各脉,以及附庸于九州的仙门不得不来外,其他独立自主的仙门,根本就没人来搭理他们。


  理由也很简单。


  周边各家仙门,其实都很厌恶九州仙门,视对方为逆乱分子。


  别管九州打的旗号多么的光明正大,什么复兴九灵教道统,夺回故土什么的。


  这些理由再冠冕堂皇,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长青域是被对方弄乱的,整个长青域山河破碎,妖魔肆虐,百姓流离失所,无数仙门被灭传承。


  以上这些孽,都是九州仙门造的。


  而这些行径,对于周边处在安稳的各域,那些严格遵循着仙门正道的各家仙门,怎么看怎么离经叛道,怎么看怎么扎眼。


  所有既得利益者,都是趋向于稳定的。


  只有稳定,只能把自己的利益传承下去。


  而九州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破坏这个稳定。


  今日九州能搅乱一域,能灭一仙门,能涂炭一国。


  这种行为如果不进行阻止,反而还大加赞赏,那来日其他人有样学样,在自己家复制这种行为,大伙谁能安心?


  就不怕自家仙门道统,也跟着被灭吗?


  所以厌恶九州,其实是各家仙门,出于自身道德以及生存需求,所做出来的本能行为。


  而且,更不用说,其实九州仙门,已经开始侵害到他们利益了。


  天河教、玉蟾道、风雷道、华光仙朝,这几家九州仙门,哪一个不是在它域,进行着积极扩张?


  而被他们扩张所侵害到利益的仙门,心中能没有敌视怨恨吗?


  此前那场大战,天河教抽不开手,就是因为被敌对仙门给牵绊住了。


  那些仙门为什么要敌视天河教,给他使绊子?


  还不是因为被天河教给欺负过。


  而玉蟾道与风雷道,为什么开始不想掺和进长青域的烂摊子?


  还不是因为这两家仙门,也察觉到了周边各仙门对自己的敌视,为了避免引起众怒,被群起而攻。


  所以开始主动停止战争,积极本土化,以消弭和周边各家仙门的仇怨。


  以上种种,都是周边各家仙门,讨厌九州仙门的理由。


  在这种环境氛围下,你说这些九州仙门,有谁会待见?


  说句人憎狗嫌,都不为过了。


  不过九州仙门不招人喜欢,但太平道就不同了。


  在周围各方势力看来,太平道虽然来历神秘,突然崛起,让人很看不透。


  但太平道的所作所为,却是让很多人都心生钦佩,以及满意非常的。


  想当初,太平道刚来长青域的时候,域南这片地界,是个什么情况?


  妖魔横行,民不聊生,仙门各个堕入邪道,人心不古。


  不仅不思斩妖除魔,维护正道,反而还与妖魔混为一体,跟着来残害其它仙门以及百姓。


  种种行径,让人闻之不耻,欲除之而后快。


  但也就是如此了。


  真让人动手去铲除这些败类,重新维护仙门正道,就没谁愿意去做了。


  可太平道不同。


  太平道刚来,就扫清了有辛国妖孽,随后一场驱鬼法会,就平定了整个域南,让狱内仙门重新受到约束,妖魔或逃或死,整个风气为之一肃。


  此后三百年,太平道也一直秉持安稳,从不主动寻衅,和周围邻居保持和平状态。


  也没像长青仙宗和九州仙门一样,欺压吞并治下的附庸仙门,而是选择庇护金胎门等附庸。


  这种一心向道,安分守己,维护正道,庇佑弱小的行为,有着域内另两个邻居衬托,在周边各个仙门看来,简直就是仙门楷模,人间圣人。


  面对这种好邻居,试问谁能不喜欢?


  因此太平道的风评,一直都很不错。


  加上太平道这些年来,频频派出弟子外出游历。游历过程中,也不断斩妖除魔,维护正道,于各域中,留下了不少好名声。


  周边各家仙门对于太平道的弟子,也有着极大的好印象。


  以上种种加起来,放到了太平道身上,就是极大的好感度了。


  这是接任大典,能有如此多的人前来贺礼,就可见太平道在众人心中的好感地位了。


  “诸位道友,贫道受掌门师兄信任,太上长老看重,继任掌教之位……”


  在一众真人注视下,陆渊接过大印,然后一手托印,一边看着众人,说着自己的继任之言。


  洋洋洒洒说了数千字后,他才意犹未尽的止住了口。


  这些年在暗处憋的太久,一直闭关修行,除了几个分身外,都没和人聊过天。


  几百年下来,他都憋得有些闷了。


  此时逮到机会,就忍不住说的长了些。


  好在众真人也都很有耐心,都认真的听着他说。


  尤其是长青仙宗和九州仙门,作为邻居,他们格外关注太平道下一任掌教的政策方针。


  陆渊的继任之词,虽然又长又臭,但其中一些言语,还是露出了一些对方未来态度的。


  总结下来,其实也就一个字,稳。


  不改变,不创新,不动弹,依照前任掌教的执政思路,继续带着太平道安静的发育下去,不掺和外面的纷争。


  听到这些意思,众人都松了口气。


  太平道如今的实力和地位,一举一动,都牵扯着长青域的大局。


  要是新上来的太平道掌教,是个喜欢折腾,好大喜功的性子,那这好不容易才太平没几年的日子,可就要再出波折了。






  现在正处在实力恢复期的长青仙宗和九州仙门,根本不想看到现有格局,发生任何改变。


  甚至周边一些它域仙门的人,也对太平道这位新掌教的执政思路,感到满意欣慰。


  不愧是太平道,就如其名一样,做事就想着太平。


  这才对嘛。


  打打杀杀有什么好的?


  在山门里面潜修,和师兄弟们交流道法,探索仙路。


  待的腻了就出去寻幽探秘,结交其他道友,周游四海,飞天遁地,这才是仙人该做的事情。


  像长青仙宗和九州仙门,只知杀戮,已经偏离了仙门正道,趋于邪路了。


  这等人,才为众多同道不齿。


  “贫道接任掌教,正好逢诸位道友前来庆贺,心中甚为欢喜。


  值此良辰佳日,正好我等一同论道,我愿意开一场法会,在山中交流道法,共同进步,探索仙路。


  诸位道友若不嫌弃,可与我共襄盛会。”


  将发言稿子说完,最后结尾的时候,陆渊发出邀请。


  作为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人,他虽然接任了太平道掌教的位置,但周围各方的仙人,其实对他一点也不熟。


  而作为掌教,日后必然少不了和各方势力打交道的时候,到时个个都不认识,不熟悉,怎么展开外交工作?


  正好这时办了继任庆典,他便也就邀请众人,留下来谈玄论道,共参仙法。


  借着办论道法会的名头,和各位真人结交认识,打好关系。


  也能借着这个机会,和一些人谈谈,促成一些合作。


  这般想着的时候,陆渊视线望向一侧,在右手位置,不远处的真玄老道,正紧紧的盯着自己。


  两人视线交汇,后者朝他露出了一个和善笑容,眼神中流露出探究之意。


  陆渊没过多回应,要看向另一边,长青仙宗的使者杨吉华,此时也好奇的看向了自己。


  这位当初长青仙宗门内的新人真仙,顺利的熬过了先前那场大战,幸运的活了下来。


  而经过这三百多年的历练,杨吉华进步也非常迅速。


  不仅修为突破到了人仙中期,名声也在长青域内广为传扬。


  众人皆赞他为地仙种子,千年之后,有着成就地仙的可能。


  而宋希仁,也确实把杨吉华当做重点培养的对象,这些年来委以重任,划拨了三国给他管辖。


  三国之气数,便可养出一位地仙。


  长青仙宗这般对他,目的已经不言而喻了。


  就是希望他能成为下一位地仙,成为宗门新的顶梁柱。


  派出这样一位人物,来出使太平道,长青仙宗对于陆渊这位新掌教的重视,已经很明显了。


  就是想拉好关系,加深两宗盟约。


  想想也是。


  上一任太平道掌教衣丹城,这是什么人?


  这是九州仙门挚友,隔三差五就要去一趟域西,拜访那边的九州同道。


  甚至还跑出域外,去和九州其他几脉的真人,交流感情去了。


  这种种举动,无不说明了,衣丹城对九州的倾向性。


  有这样一位掌教在,太平道和九州越走越近,关系不断亲密,也就顺理成章了。


  看到两家渐渐走近的趋向,长青仙宗怎么可能不急?


  若不是太平道的那位定海神针,太上长老青冠子,和长青仙宗现任掌教宋希仁,乃是关系亲密的密友,能够安抚长青仙宗的心。


  此时,怕是两宗早就矛盾重重,将要打起来了。


  青冠子就是个润滑剂,缓和着两边越来越干的交情,维持着表面的平稳。


  但润滑剂再油,也不可能解决所有事情。


  近些年来,长青仙宗和太平道之间,关系也是渐渐疏远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太平道外出游历的弟子,已经很少跑去北边长青仙宗的地盘了。


  不只是在高层,哪怕在底层,两家仙门也在渐行渐远。


  这种趋势,让长青仙宗的高层见了,心中大为忧虑不安。


  一直都想做些改变。


  不然要是真让太平道和九州仙门走到一起,两家一起联手对付自己,那事情可就不妙了。


  但太平道的掌教是衣丹城,有着这位偏向于九州的主事人在,长青仙宗就算要改善关系,都很麻烦,困难重重。


  一些事情还没做,就已经提前夭折了。


  于是再有心思,也只能按耐下来,等待时机。


  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


  没等多久,才三百多年,这时机真的就等来了。


  衣丹城要退位,把掌教让给别人,自己专心潜修,尝试着冲击地仙。


  虽然让这么一个倾向九州仙门的人,日后突破地仙,对长青仙宗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但突破地仙何其艰难,十个人仙之中,都难有一位能够功成。


  就算一切顺遂,没个几百近千年,也很难做。


  衣丹城的隐患,那是日后的事情了。


  可太平道的新掌教,却是现在的。


  只要能把握住这位新掌教,和对方搞好关系,那如今太平道与九州仙门越走越近的趋势,说不定就能扭转。


  在新掌教的掌舵下,狠狠调个头,偏向他们长青仙宗呢?


  秉承着这个想法,杨吉花来了。


  这个长青仙宗重点培养,和太平道有着亲密关系的真人,就是来完成这一切的人。


  “陆掌教,贫道杨吉华,可愿借一步说话?”


  看见陆渊望向自己的目光,杨吉华上前一步,主动邀请。


  机会是等不来的,盟友也是等不来的。


  想要把握机会,拉拢盟友,就得主动出击。


  趁着对方还没被九州仙门的贼子蛊惑之前,先一步交好这位新掌教,让对方成为自己人。


  杨吉华就是这样想的。


  “久闻杨真人之名,贫道早就想和真人一会了,真人相邀,敢不从命。”


  陆渊听到邀请,瞥了眼远处盯着这边的真玄,见对方还是没动作,心中冷笑一声,决定给他一个刺激。


  鱼儿不咬诱饵,便让他饿着,产生危机感,这样才主动。


  而杨吉华,正好就是这么一个媒介。


  就让真玄看看,自己偏向长青仙宗,看对方急不急。


  而且虽决定要逐步交好九州,但长青仙宗这边,关系也不能落下。


  在发育完全前,与对方保持和睦,还是很有必要的。


  就这样。


  在真玄注视下,陆渊与杨吉华,就有说有笑的,往一僻静之地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