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互联网的泡沫(1 / 1)

加入书签

视频电话很快就被接起来了,一个金发蓝眼看起来40多岁的中年女人出现在了手机屏幕里。

  “老板,这两位就是灼光科技的洛总和容总。”

  听到郑思铭的话,电话那头的中年女人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做了自我介绍:“两位好,我是poris的最大股东海伦·凯蒂斯。”

  “海伦女士你好。”洛明和容木都跟电话那边的女人打了个招呼。

  “冒昧的打扰两位,真的很抱歉,按理来说我有求于两位,应该亲自来一趟华夏的,但我们公司刚刚完成了对一家电影发行公司的收购,实在是腾不开手,只能以这种方式和两位磋商了,还请两位见谅。”

  “海伦女士客气了,咱们在游戏领域上的合作非常愉快,大家都是朋友,海伦女士有事情直说就好。”洛明笑着说道。

  “那我就直说了,洛总,容总我想购买贵公司最近上映的电影《夏洛特烦恼》的翻拍版权。”

  洛明闻言有些惊讶,他还以为poris是想把《夏洛特烦恼》引进到他们那边上映的,没想到poris看上的是《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本身。

  “洛总我们非常看好贵公司的这部电影,但贵公司现在拍摄出来的成品,华夏这边的味道太浓了,我们直接拿过去放映,估计没什么票房。

  所以我们打算收购贵公司这部电影的版权,将这部电影进行翻拍,价格方面我们可以按好莱坞最顶尖的编剧出品的剧本来,或者是采取分成的形式合作都可以。”

  洛明转头容木看了一眼,容木耸了耸肩表示这事儿他不掺和。

  洛明见状有些无奈,他想了想道:“《夏洛特烦恼》的翻拍权我们可以出售,至于说合作的话,就采取分成的形式吧!我对自己的作品还是很有信心的。”

  “哦?自己的作品?莫非《夏洛特烦恼》是出自洛总之手?”海伦试探着问道。

  “对。”

  “ohygod!洛总还真是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

  “海伦女士冒昧的问一句,为什么贵公司会收购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呢?”

  “我们公司手握众多游戏的版权,我们想对一些游戏进行更多形式的开发,比如说电影化,电视剧化,动漫化,收购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只是一个开始。

  而贵公司的《夏洛特烦恼》我们想当做一次尝试,这個尝试如果成功了,我们后续也好展开更多行动。”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海伦问道。

  “嗯,贵公司随时可以派人过来进行详细谈判。”

  “好,谢谢洛总了,对了洛总这件事还请不要说出去,这个计划对我们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暂时不希望泄露相关的计划。”

  “我明白。”

  海伦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海伦那边挂断电话后,郑思铭立马说道:“洛总,这件事的后续就由我负责了,您看我要跟谁进行商谈呢?”

  “《夏洛特烦恼》是灼光娱乐出品的,你去和灼光娱乐的人谈吧!李妍。”

  “老板您吩咐。”

  “你把郑总带去陈总的办公室。”

  “好的老板,郑总您跟我来。”

  “那洛总,容总我就先走了。”

  洛明和容木点了点头,随后郑思铭就跟着李妍离开了。

  两人走后容木转头朝洛明问道:“二明,你觉得poris的想法能实现吗?”

  “你是说游戏ip的进一步开发?”

  “对。”

  “看他们选什么游戏吧!”说到这儿洛明不由的想起了前世著名的《生化危机》系列。

  这个ip不管是电影还是游戏都是非常出名的。

  如果poris能选择类似的游戏进行改编的话,还真有大爆的可能。

  “这么说你是比较看好他们的?”

  “谈不上看好吧!我只是觉得这个点子有可能成功。”

  “这样啊!难怪你愿意把《夏洛特烦恼》卖给他们试水。”

  洛明笑了笑,他把《夏洛特烦恼》卖给poris可不仅仅是因为看好他们的这个计划,洛明是觉得和一家国外的电影制作发行公司打好关系有利于后续灼光娱乐的电影出海。

  灼光娱乐之后会保持每年一部电影的产出,和海外的电影制作发行公司打好关系,以后说不定有机会让电影直接在海外放映。

  说白了就是多个朋友多条路。

  “对了,二明咱们公司过了正月十五就要开始大规模招聘了,你那边有什么要求没有?”容木话锋一转问道。

  “多招聘一些技术人员吧!后续今日头条的开发需要的技术人员肯定不少。”

  “这个我知道,我是问伱需不需扩建你的工作小组,或者是其他私人方面的要求。”





  “那没有,对了木头,新人进来老员工的工资也给提一下吧!只要是在公司工作满一年的,都给提一些。”

  “还提啊?咱们公司的福利待遇应该算是业内最高的了吧?”容木眉头一皱说道。

  “赚这么钱对员工好点也是应该的吧?再说了咱们的福利待遇好了,也容易吸引更多的人才嘛!”

  听到这儿容木没有再反对了。

  现在是2015年,程序员还是比较吃香的,特别是高端的互联网行业人才。

  再过个3,4年,这方面的人才就没有这么紧缺了。

  从2019年到2022年,比较著名的国内外互联网企业在职员工的数量其实是一直上升的。

  国外像facebook,2019年只有4万多员工,到了2022年,就有86万人了,直接翻了一番。

  亚马逊2019年的是798万人,然后到2022年就有15万了,也是快翻倍。

  谷歌在2019年有11万员工,到了2022年就有19万人了增加了7,80。

  微软也差不多,从2019年13万到2022年的22万。

  iphone则是从13万增加到了16万,不过iphone相对比较稳健,不管是招人还是裁员都保持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比例。

  但到了2022年下半年,除了iphone还没开始大规模裁员以外,国外其他的大型互联网公司facebook,亚马逊,谷歌,微软全部都有过大幅的这种裁员。

  华夏这边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也不差多。

  华夏的互联网企业和国外的增长情况差不多,2019到2022年这三年里有几家的增长比较迅猛。

  企鹅2019年有6万多人,2022年是108万增长的也不少。

  阿里2019年116万,2022年是239万,翻了一倍。

  百度因为公司自身的一些情况,没怎么增长,然后美团的增长也是接近是百分之七八十。

  而这些公司在2022年下半年也有大幅度裁员的情况。

  洛明前世最后一次跳槽也和这次大规模裁员有一些关系。

  以他个人的角度来看,国内外的大型互联网企业这几年的疯狂扩张,其实跟企业战略决策的错判有关系,而且这个错判是系统性的错判,不是说一家企业两家企业,而是所有的企业。

  之前华夏人平均一天在家和上班的时间比差不多2:3。

  也就是说一天24小时,华夏人平均有96个小时是在家中的,剩下的时间都是在上班。

  国外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一般能达到3比2甚至是4比2。

  因为某些原因,大家在家的时间大大延长了。

  华夏人在家的比例达到了5比5,甚至不少人达到了发达国家的3比2。

  在家待的时间长了,对于互联网各类服务的使用就会增多。

  各大互联网公司的业务范围也随之扩大了,而这些互联网公司有意无意的把这种扩大当成了一种常态。

  他们认为互联网行业会的总值借助这个契机再创新高,整个行业的gdp,总量也好啊,单个体量也罢都会得到提升。

  而这显然是错的,说白了这种增长是不健康的,是因为特定事物才导致的一个错觉。

  而各大互联网公司却觉得却觉得这会是一个常态。

  而2022年下半年的大规模裁员,其实是把错误的东西纠正过来了。

  这时候这些互联网企业就不需要这么多的员工了,就只能裁员了。

  说白了就是互联网行业的泡沫被戳破了。

  如果没有那件事的话,各大互联网行业也不会出现这种预判,到了2019年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了,而新毕业的程序员还在源源不断的进入社会。

  这么多的程序员市场已经消化不动了,内卷就会随之出现,程序员的工资自然而然就会降低。

  当然了,真正的技术大拿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受到影响的只会是刚毕业的学生和技术一般的程序员。

  但也正因如此,企业招聘和试错的成本也会随之降低,就这是洛明刚刚想的,再过个3,4年这方面的人才就没有这么紧缺了。

  “叮咚~”突然响起的快书提示音打断了洛明的思绪。

  洛明掏出手机点开快书,发现是林淑雯发来了一段音频。

  洛明点开听了一下。

  这段音频是《心墙》,林淑雯昨晚看了一晚上的视频和,再加上今天洛明不在身边,林淑雯狠狠代入了一下,最终完美的拿下了这首歌。

  “唱的很好听。”洛明回复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