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糟糕,本将被齐王包围了!(1 / 1)

加入书签

秦王政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临淄城南城门,五万齐军列阵于此。


  每一名齐军都甲胄兵刃俱全,装备比之秦军更加精良,但眼中却没什么精气神,就连阵列也颇显散乱。


  城门楼上,嬴成蟜微微皱眉:“这支兵马……果真训练过?”


  这是嬴成蟜发自内心的疑问。


  眼前这支兵马不说和秦军相提并论,哪怕是与韩军、魏军比起来也相去甚远。


  真要拉到战场上,恐怕也就只能欺负欺负庄仇麾下的倒戈军而已。


  若非驻齐行人和候者都回报说这就是齐国正军,嬴成蟜真要以为齐王建是在糊弄他了!


  齐王建心中略有尴尬,面上却并不显,认真解释道:“此乃我大齐兰陵大营正军。”


  “聊城守将亦已接令,待长安君至聊城,聊城五万正军便会归入秦长安君麾下,听由秦长安君调遣。”


  “我大齐乃是秦国盟友,长安君又以城借兵,寡人岂会随意应付!”


  “只是我大齐少将,罕有知练兵之法者。”


  嬴成蟜沉默几息后,缓缓颔首:“齐王之诚,外臣已明。”


  “齐王借与外臣十万兵马,外臣自会还齐王一支精兵!”


  弱就弱吧。


  好歹也是自己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而来的将士,嬴成蟜着实不该心生厌弃。


  齐人的身体素质并不差,只是缺少营养和锻炼。


  嬴成蟜有信心将这支兵马锻炼成为强军!


  齐王建顺势拱手:“秦长安君之能,寡人敬之佩之!”


  “若秦长安君有暇,寡人拜请秦长安君教导我军将领一二。”


  齐国青壮过百万、经济发达、土地肥沃、轻重工业都曾冠绝天下,理应战力强悍。


  但可惜,齐国无大将,甚至没有能在当世排得上二流的将领。


  这不止让齐国在兵力数量和兵员质量相当的情况下无法取胜,甚至难以练出能达到国际标准水平的精兵。


  齐王建之所以一改态度,愿意拿出齐国最精锐的正军,而不是随便征募十万青壮滥竽充数,不只是担心嬴成蟜动怒,同时也存了几分讨好嬴成蟜,让齐国将领有机会跟着嬴成蟜学本事的心思。


  齐王建身后,田假、田安、田儋三人齐齐拱手:


  “公子假公孙安将军儋,拜见秦长安君。”


  “拜请秦长安君指教!”


  听着三人高呼,嬴成蟜眼皮子微微抽搐。


  现在站在嬴成蟜面前的,是齐王建、公子田假、公孙田安和齐国宗室将领田儋。


  但在未来,这四人却分别是齐王建、齐王假、齐王安和齐王儋。


  再往后看,嬴成蟜还能看到齐王荣、齐王横等诸多未来齐王的身影。


  本将只是来借个兵而已,怎么就被一群齐王包围了!


  嬴成蟜声音复杂的说:“外臣虽薄有战功,却多有巧合,战术亦不成体系。”


  “外臣自己也在边学边战,更无教习之能。”


  “几位将军可随于外臣身后,但学得什么,外臣无法保证。”


  身为大秦将领,去教一群齐王怎么打仗?


  这未免太离谱了点!


  田假等将领赶忙拱手:“拜谢秦长安君!”


  嬴成蟜略略颔首,不再多言,只是转身看向城外将士,沉声而喝:“令!”


  “后军转前军!”


  “出征!”


  万名亲兵齐齐高呼:


  “万胜!”


  大军转向,向西北而行。


  嬴成蟜也阔步下城,领着一众将领汇入军中。


  遥望将士们的背影,齐王建满心担忧的轻声呼唤:


  “拜请秦长安君怜惜我军!”


  ——


  秦王政十二年三月三十日。


  关中地作为当今第一霸主的核心基本盘,理应热闹繁华、各地人丁往来不息。


  但此刻的关中地却是千里无鸡鸣,春耕之际种下的粟苗迎着春风摇曳,发黄枯萎的身躯渴求着苍天的甘霖。


  唯咸阳城和长安乡内还能偶尔看到行人活动的踪迹。


  长安君府。


  汪博坐于正堂之内,肃声开口:“今日晨,王将军所部传令兵至。”


  “两日前,蒲坂沦陷。”


  “王将军已与副将辛梧于黄河合兵,开始借黄河水系和沿途诸城池阻截敌军。”


  “根据王将军的军报和朝中推演,最久不过月余,战场便会后撤至咸阳城,并最终在咸阳城进行决战!”


  坐于高台主位之侧的韩夫人焦声追问:“我儿今日可曾传回军报?”


  汪博摇了摇头:“长安君所部最近的一份军报就是三日前的那一份。”


  “根据朝中推断,长安君现下应正在渡黄河,预计于今明两日能与将军蒙武合兵。”


  “待长安君与将军蒙武合兵,传回的军报想来会更多些许。”






  嬴成蟜虽然从齐国借兵十万,但向咸阳城传信这种事没法交给齐国士卒去做,只能动用嬴成蟜麾下亲兵。


  可嬴成蟜麾下兵马仅有一万,每一员将士都弥足珍贵。


  自与王翦分兵之后,嬴成蟜就大幅减缓了传回军报的频率,每十天才会传回一封军报详叙情况。


  张让温声宽慰:“长安君现下正在急行军,并无战事。”


  “没有军报传回说明长安君不曾遇险,这就是最好的消息。”


  韩夫人扯出一丝笑容:“张天安所言甚是!”


  话虽如此说,但韩夫人心中还是藏着满满担忧。


  虽然远隔数千里,但韩夫人却能从嬴成蟜传回的一封封军报中感觉到嬴成蟜的精神状态并不乐观。


  韩夫人心忧嬴成蟜急中生乱,更心忧嬴成蟜押上自己的性命、孤注一掷!


  张让继续说道:“长安君乃是大将,虽然年岁尚小但却已久经沙场,更有一身勇武。”


  “今长安君又自齐借来十万大军,兵力亦高于赵国东侧守军。”


  “张某以为,六公主无须担忧长安君的安危,六公主理应更关注个人安危。”


  “唯有六公主平安,长安君才不会为六公主分心。”


  “可若是六公主临险,长安君定会内心焦躁不安,难免慌中出错啊!”


  向疆紧跟着说:“赵武安君虽在此战之前声名不显,但能斩上将军齮便证明此人绝非善类。”


  “依照战前朝议,王将军理应坚守蒲坂至四月一日。”


  “然,蒲坂城却提前四日沦陷。”


  “臣下对王将军是否能守住沿途城池月余时间深表怀疑。”


  “一旦蕞地沦陷,赵军必定会即刻派遣偏师来长安乡,将六公主并诸位小星掳去赵国,用以逼迫威胁长安君!”


  “为免此惨剧发生,大王定会派遣一支兵马来戍守长安乡,令得本就单薄的咸阳守军雪上加霜。”


  “无论是为了长安君还是为了大秦,臣以为六公主皆当即刻率长安宫、长安君府众人西进雍城避难!”


  汪博也赶忙附和:“大王今日亦令臣劝说韩夫人率长安君府并长安宫上下去往雍城!”


  余下臣属也尽数拱手:“请六公主韩夫人即刻西进!”


  换做旁人,面对令人信服的论证、数十人的劝说和嬴政的命令,无论是出于对儿子的担忧,还是出于对王令的尊重,亦或是出于从众的心理,都会赶忙收拢行囊,西进雍城。


  但韩夫人却收起了担忧之色,眸光冷然的环视众人:“诸位先生急于见孤往雍城?”


  张让沉默无言。


  汪博耿直的说:“这已是大王第四次劝说韩夫人启程了。”


  “若是再晚,可能就要来不及了!”


  向疆、韩熙沉声道:“六公主于我等有恩,我等当竭力护六公主无虞!”


  韩夫人嘴角勾勒出一丝讥讽:“诸位先生如此焦急,难道不是因为敌军渐近,大王身周防备日益森严。”


  “诸位先生麾下的死士和早已准备好的手段越来越难以施展了吗?”


  汪博:啊???


  汪博懵懵的看着韩夫人。


  什么死士?


  什么手段?


  我就只是一个弱小可怜又贫穷的侍郎而已,我哪来的死士和手段啊!


  突然,汪博脑海中涌出一个疯狂的念头,豁然转头看向向疆等人。


  果然看到了一张张低垂的面庞。


  他们没有反驳!!!


  韩夫人长身而起,踱步下阶,淡声道:“早在诸位先生拜入长安君府或长安宫之际,孤就对诸位先生说过。”


  “长安君性子惫懒。”


  “为了大秦并大王安危,长安君多次出征,灭国破都。”


  “为了诸位先生可以一展所学,长安君又数次主动向大王讨要官位。”


  “这一切可能令得诸位先生产生了一个错觉,更生出了不该有的贪求!”


  “然,孤与长安君皆是惫懒的性子。”


  “若诸位先生所求甚大,请转投他人。”


  “长安君府容不下那天大的野心!更容不下弑王杀君之人!”


  正堂之内陷入一阵沉默。


  十余息后,韩熙才强笑道:“六公主怎会有如此想法?”


  “我等都知道长安君是怎样的性子,我等于秦而言又皆是外客。”


  “我等不会,也无能去对大王不利!”


  “六公主多虑了。”


  韩夫人没有说话,只是对着身侧招了招手。


  韩柔领着十五名宫女、迈着款款的步伐自侧门走进正堂,每一名宫女的如玉素手上都捧着一方木匣。


  十六名宫女在正殿中间站定,轻柔的拉开匣盖,而后……


  将匣内那还滴着血的头颅扔落于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