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燕王横跳,给寡人扯着嗓子大声念!(1 / 1)

加入书签

秦王政十二年二月十三日。


  战争继续,春耕将至。


  饶是大秦早已经历过多次边耕边战的局势,此番却也颇感艰难!


  御书房内总是飘荡着一股淡淡的海腥气。


  因为连同嬴政在内,大秦君臣都在每日食用珍珠粉遮盖自己的黑眼圈!


  但今日,御书房内的气氛却久违的愉悦了起来。


  “哈哈哈”熊启畅快大笑:“燕国,终于明辨局势了!”


  站在台下的鞠武尴尬极了。


  去年大战刚刚爆发时他和燕丹认为燕王不会遵从盟约,故而鞠武带着燕丹逃出大秦,回到了燕国。


  事实证明了鞠武的判断是正确的。


  燕王喜虽然没有明言背盟,但却也没有遵守盟约,更是暗中给赵国提供了粮草辎重,做好了随时加入赵楚联盟的准备。


  然而随着大洪山大捷、太行山大捷等一系列捷报的传出,燕王喜却又再次反悔,派遣鞠武前来履行盟约!


  这首鼠两端的行为不止进一步削弱了燕国的公信力,更是把燕丹给坑惨了!


  鞠武只能满心尴尬、一脸诚恳的说:“去岁寒冬,我王身体不适。”


  “我大燕上下自当停兵止戈,为我王祭祀祈福。”


  “而今天气转暖,我王身体已然康健,便于第一时间遵守盟约,与秦同战!”


  鞠武在尽可能将不能遵从盟约的原因推到了燕王喜的身体状况上,以此免于燕国遭受背盟的指责。


  但大秦早在吕不韦时期就于各国安排了大量候者,收买了诸多官吏。


  燕王喜病没病,大秦能不知道?


  熊启笑声中带着讥讽:“哦?竟如此之巧?”


  鞠武避开了这个话题,转而道:“为全盟约,我王愿派遣二十万大军进攻赵国东侧。”


  “若能与将军蒙武合兵,则我大燕将士尽数归属将军蒙武调遣。”


  “只求秦王能遵照盟约,与我大燕共享胜果!”


  大秦君臣心中生出了同样的念头。


  秦国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和伤亡才取得了当今局面,燕国坐视秦国受难而无动于衷。


  结果现在眼见秦国连战连捷了,你燕国想到来分好处了?


  燕王喜怕不是在想屁吃!


  高台之上,嬴政眸光低垂的看着鞠武:“太子丹何在?”


  嬴政并不高兴。


  你鞠武都来了,寡人的丹兄怎的还不回来!


  但嬴政的这番话却让鞠武心中警铃大作,迅速拱手:“启禀秦王,太子丹听闻我王病重,匆匆回燕。”


  “虽是不告而别,却皆因其心中纯孝!”


  “而今我王固然病愈,然太子丹却依旧于我王榻侧服侍,不敢有丝毫怠慢。”


  “我大燕绝无背盟之意,愿遣其他公子为质!”


  看着鞠武诚惶诚恐的样子,嬴政心头有些苦涩。


  人不来也就罢了,书信难道也没有一封吗!


  没有书信也就罢了,连托付使者带句话都不愿吗!


  而今燕王喜已经决定遵从盟约,丹兄你为何还是持恩断义绝之态!


  寡人何曾愧对于你!


  但嬴政的表情却只是平淡:“无碍。”


  “燕国反复,令得我大秦多遭战损。”


  “请燕使先去休息,待寡人与诸卿商议过后,再与燕使言说是否要继续盟约。”


  鞠武连声道:“我大燕绝无背盟之心!”


  “只是因我王……”


  不等鞠武话落,隗状便走到了鞠武面前,笑而拱手:“鞠上卿,请吧。”


  看着隗状眼中的不容置疑,鞠武只能无奈轻叹:“外臣,遵命!”


  待鞠武离开御书房,御书房内方才传来一阵畅快大笑。


  “去岁燕国拒不遵盟,视盟约如厕筹,今日燕国还想再续盟约?我大秦又岂是他区区燕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弱国!”


  “痛快!去岁燕王鄙我大秦,以为我大秦当败,可他燕王却不知,便是五国合纵伐秦我大秦亦怡然不惧,何况赵楚二国乎!”


  “全赖前线将士悍勇敢战、连战连捷,燕国方才前倨后恭矣!”


  燕国态度的转变不止昭示着此战格局的大转变,更让秦国君臣出了一口恶气!


  去年你对我爱答不理,今年我就让你高攀不起!


  李斯突然出列,昂然高呼:


  “若能得燕相助,则我大秦合齐、燕之力已成连横之势,必能战赵、楚而胜之!”


  “臣为大秦贺!为大王贺!”


  其他朝臣也反应过来,齐齐高呼:


  “臣为大秦贺!为大王贺!”


  嬴政也露出笑容:“燕国为盟,对此战大有裨益。”


  “然,燕国之所以与我大秦合盟,皆是因我大秦将士悍勇敢战、连战连捷,因诸位爱卿呕心沥血,令得大秦稳若泰山。”


  “寡人,亦谢过诸位爱卿!”


  君臣相得了好一会儿后,魏缭才主动切入正题:“启禀大王,臣以为燕国背盟之举不可佯做不知,更不可继续遵照盟约共享战果。”


  “否则实是对前线将士们的羞辱!”


  “臣以为不当与燕国共享战果,仅允许燕国自行攻打赵国以得疆土,同时要求燕国向我国交付大量粮草以为代价!”


  李斯皱眉道:“国尉所言甚是。”


  “然,虽然我大秦连战连捷,前线战况却着实算不上乐观。”


  “现下楚国诏安贼匪,得青壮三十万陈兵于鄂城东南,随时可与楚上柱国燕合兵,围攻长安君!”


  “若不能得燕国全力出兵,我大秦着实无法腾出兵力去增援长安君!”


  “臣谏,可阴与燕使提及此事,以此为由要求燕国增兵,而非是削减燕国分润。”






  听着李斯的话语,嬴政心中不由得生出浓浓担忧。


  他的王弟正在被三倍以上的敌军包围!且孤立无援!


  他如何能扛得住如此沉重的压力!


  王弟不曾求援,乃是因其不愿寡人为难。


  可寡人又怎能让王弟承受危险!


  嬴政沉声道:“虽然燕国背盟,然,胜利才是最为重要的。”


  “寡人以为……”


  嬴政已经做好了忍下这口恶气也要请燕国尽可能多出兵的决定。


  但话音未落,御书房外却突然传出一阵高呼:“启禀大王,军情急报!”


  嬴政果断喝令:“传!”


  房门打开,两名传令兵在侍郎的搀扶下进入御书房。


  看到其中一名传令兵,嬴政已不自觉目露期待:“蛋夫屯长,前线战况如何?”


  屯长蛋夫熟练的挣开搀扶,跪倒在地,双手奉上一枚竹筒,朗声高呼:“我部大捷!”


  不止是蛋夫动作熟练,蒙毅的动作也很熟练。


  无须嬴政吩咐,蒙毅已快步跑下高台,从蛋夫手中接过了竹筒。


  核验过封泥,嬴政拆开竹筒,倒出竹简,迫不及待的扫视着其上文字。


  【十二年一月二十三日,上将军翦以诈败之策诱楚左尹桓所部主力北上陈城。】


  【上将军翦所部趁势南下,强攻楚军粮仓所在的寿春城,并配合围点打援之策大败楚左尹桓。】


  【寿春城一战,上将军翦所部阵亡将士四万零七十二人,阵斩楚军八万三千零七十二级,俘获楚军十一万九千三百零三人。】


  【十二年一月二十八日,楚上柱国燕率精兵七万余、诏安军三十万围攻鄂城,长安君趁敌劳师远征而来、立足不稳,即刻出城攻杀。】


  【陈利、吴哲、葛平、邓明、黄匡……等义士早已阴投我大秦,于长安君攻杀之际反戈击楚,楚上柱国所部一战而溃,狼狈奔逃。】


  【鄂城一战,长安君所部阵亡将士两万七千八百零八人,阵斩楚军十三万四千六百零八级,斩楚将军熊寻、都尉屈挽、都尉罗向等都尉以上者共六人,俘都尉景颇,邓明等十三万义士自愿投入长安君所部。】


  【十二年二月五日,楚上柱国燕与楚左尹桓合兵,长安君与上将军翦合兵,并沿楚军溃逃方向追杀而去。】


  【长安君谏转战东南,直扑阖闾城,踏破阖闾城后再收膏腴之地。】


  【上将军翦谏转战向东,沿长江一路攻城拔寨,避开楚国核心,只收膏腴之地。】


  【我部剑当指何方?拜请大王示下!】


  【十二年二月六日,秦长安君公子成蟜、秦上将军翦于寿春城南遥拜王上!】


  看着写满一卷竹简的文字,嬴政的目光有些呆滞。


  啥?


  寡人方才还在为王弟该如何去应对楚国的三十万诏安军而烦忧。


  结果现在你却告诉寡人,王弟非但大破敌军,还反向吸纳了十三万兵力?


  嬴政甚至现在就想把皮管找过来,问问项燕是不是已经私下里投奔了秦国,否则怎么能让嬴成蟜打出如此离谱的战果!


  带着满满不解,嬴政熟稔的继续拉开竹简,结果却拉了个空!


  “没了?”嬴政有些错愕。


  蛋夫赶忙道:“长安君另有一封私信呈与大王。”


  “大王可要现在……”


  嬴政迫不及待的打断了蛋夫:“呈!”


  再次接来一卷竹简,映入嬴政眼帘的就是一组新的颜文字。


  【哇哈哈,弟赢啦ノ】


  【厉不厉害?这一次弟打的可是项燕诶!而且还是年富力壮的项燕!】


  【不过弟还是赢了!弟没给大兄丢脸,也没让咱大秦的战士们白白牺牲,更让弟确定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已经真正掌握了足以左右天下大局的力量!】


  【弟南下阖闾将不止再是大秦与楚国的战争,更是楚国僮仆、庶民和楚国权贵们的战争!】


  【所以弟不认为弟会输。】


  【但弟不知道咱大秦能不能管得过来如此之多的疆域,也不知道咱大秦的官吏数量够不够。】


  【如果咱大秦管不过来的话,那弟就先放楚国一马】


  【大兄赶紧想想,想明白了赶紧告诉弟】


  【另,长江鱼味极鲜,弟特令邮驿带上了几桶,大兄记得尝尝。】


  嬴政不自觉露出宠溺的笑容,且嘴角的弧度还在随着不断上扬。


  嬴政已经收藏了不少封嬴成蟜的私信,但这一封不止创下了长度之最,更格外欢快。


  即便未能当面,只是看着笔画间的跃动嬴政就能感受到嬴成蟜有多开心。


  虽然嬴政不知道为什么嬴成蟜打败项燕比打败庞煖还要开心。


  但那不重要。


  嬴成蟜开心,嬴政就也开心!


  看到最后,嬴政怀着几分意犹未尽的轻声笑骂:“这竖子!”


  “邮驿乃是为传递军情而设的公器,他怎敢公器私用且只为送来一些江鱼!”


  李斯瞄见嬴政的表情就知道,稳了!


  于是当即上前,肃然拱手:“楚国汇聚大军近四十万围攻鄂城,长安君却仅率十万兵马镇守鄂城,臣念之心忧!”


  “敢问大王,长安君战况如何?”


  嬴政收回视线,畅快大笑:“王弟大获全胜矣!”


  至于王翦也大获全胜了?


  那都不重要!


  嬴政将竹简递给蒙毅,满眼笑意的说:“将军报念与诸位爱卿。”


  蒙毅分明能从嬴政眼中读出一句话:


  念!


  给寡人扯着嗓子大声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