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5章:我,苏良,专职弹劾,一日两疏(1 / 1)

加入书签



四月二十二日,清晨。


  苏良在小女儿一道清脆的哭声中醒来。


  在许多官员看来,勒令停职,乃是一件甚为丢人的事情,但苏良却无所谓。


  不过就是俸禄少了一些。


  不过就是名声差了一些。


  不过就是想要看他笑话的人得意了一些。


  他不在乎这些。


  他在乎的是能否使得更多人意识到大宋禁军的慵懒、孱弱,毫无斗志。


  ……


  被停职后,苏良也没闲着。


  他决定一日上两疏,直到恢复原职为止。


  吃过早饭,苏良便坐在书房中写了起来,奏疏的名字为:《论靠身高模样吃饭的大宋禁军精锐们》。


  午后,他又写了一篇:《论禁军将士的生意经》。


  苏良写完后,便传至银台司。


  原版呈递禁中,抄录版呈递中书省。


  闲着也是闲着。


  他准备将当下开封府禁军士兵的日常丑事全都挖出来。


  以此让更多人知晓,当下的禁军士兵们到底有多烂。


  ……


  三日后。


  苏良挑了一圈三衙将士的毛病后,将矛头对准了枢密院。


  首当其冲的便是枢密院副都承旨徐阁臣和枢密院编修刘进。


  苏良细细一查,发现这二人非常不老实。


  徐阁臣有商铺六间,曾使得上百名士兵为其免费劳作,不下五十次。


  另一位刘进,就更加大胆,他直接雇佣禁军士兵们在其家农田内犁地耕种。


  将朝廷之兵私用,苏良怎会放过他们。


  这两名文官,根本不将武人当人看。


  这也是官场潜规则了。


  很多文官都喜欢使用禁军这些免费劳动力。


  苏凉写弹劾章疏,向来讲究实锤谏,将证据都会罗列得清清楚楚。


  苏良将弹劾二人的奏疏呈递上去没多久。


  大理寺便开始调查二人了。


  不出意外的话,二人大概率会被贬职外放。


  当下的苏良,心无变法琐事,一心奔在写弹劾奏疏上,且就是针对枢密院和三衙。


  一时间,使得很多将士都慌了。


  有的甚至盼着苏良赶紧官复原职,不然依照他写奏疏的效率。


  一个月后,枢密院的官员能折损三成。


  ……


  又一日,垂拱殿。


  枢密副使富弼、曾公亮,还有枢密直学士梁适出现在赵祯面前。


  “官家,暂且不论苏良欲变祖宗家法之事,他这几日所呈递的奏疏内容,皆为实情!”富弼拱手道。


  一旁,曾公亮补充道:“当下,上四军以身高模样选人,为实情;多名将士与家人买商铺做生意,为实情;士兵被长官派去当苦力,亦为实情;此外,士兵们的队列练习、战车射御之术皆存在偷奸耍滑的情况,亦为实情……”


  赵祯有些哭笑不得,三衙士兵的表现,一次又一次拉低了他想象中的下限。


  “那你们觉得应该如何处置?”


  富弼重重拱手,吐出八个字:“整治文官,提拔武将。”


  三衙士卒之所以不堪,皆是因文官的管理松散;而训练拉胯,则是因懂得训练的武将难以做主。






  富弼说出此话后,不由得心怀忐忑地看向赵祯。


  曾公亮和梁适也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这种处理方式,已经无限倾向苏良那一句:武功,应与文治并重。


  赵祯长呼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


  “苏景明所奏,并非有错,然却违逆了祖宗之法。无论何时,我大宋的武将都不可能与文官齐平。但是,如今武将地位实在太低,为了禁军士兵们的战斗力,可以适当提一提。若有人生出旁念,需要及时敲打!”


  “此外,在整治文官,提拔武将期间,一定要不断强调,崇文抑武的国策不会变,切记,此事你们与夏枢相商量后便可施行。”


  赵祯比任何人都清楚祖宗家法的作用与价值。


  当下他是不允许任何人推翻的,即使祖宗家法不适用于现状,他也会变着法子让祖宗家法变得不可亵渎。


  “臣遵命!”三人同时拱手。


  这时,枢密直学士梁适开口道:“官家,如今看来,苏御史所言非虚,只不过犯了大忌讳而已,恳请官家将他官复原职,当下变法,离不开苏景明啊!”


  “哼!再等等吧,朕观他近几日写的章疏,文采飞扬。心情应该是好得很,你们若告知他,朕欲整治文官、提拔武将,他的尾巴还不翘到天上去,这一次,朕必须使劲敲打敲打他!”


  三人顿时都笑了。


  他们从赵祯的语气里看到的不是赵祯对苏良的罚,而是对苏良的宠。


  ……


  片刻后。


  曹护快步来到大殿中。


  “官家,五百名重骑兵人选已挑选完毕,接下来应该去哪里训练?”


  赵祯想了想道:“苏景明一封章疏将枢密院和三衙的将士都得罪了,谁还愿意训练他挑出来的重骑兵。伱告知苏景明,这五百名兵,朕就交给他训练了,你寻好军营,一切费用朕来出。朕给他半年时间,若年底训练不出来一批精锐,朕拿他是问!”


  “末将遵命。”曹护重重拱手。


  黄昏时分,苏宅。


  苏良笔走龙蛇,正在撰写弹劾夏竦的章疏。


  他知晓将夏竦弹劾不下来,但实在无人可写,夏竦的黑料又多,便只好写夏竦了。


  就在这时,曹护来访。


  ……


  苏宅后厅,苏良的眼睛瞪的甚大。


  “什么?官家让我去训那五百名重骑兵?”苏良的脑袋摇的就像拨浪鼓一般。


  “不行,不行,我哪里会练兵?”


  曹护笑着道:“官家说了,这些重骑兵乃是依照你的标准选出来的,你将三衙的将士们得罪了一遍,估计不会有人愿意操练他们,故而便只能找你了!”


  苏良想了想,问道:“练兵的钱,谁来出?”


  “自然是官家来出。”


  “那还行,此事能做。”苏良点了点头。


  苏良也有志训练出一批不一样的精兵,让那些天子近卫都看一看,什么才是能够上战场且上了战场便能胜的士兵。


  ……


  曹家大宅,书房内。


  曹家家主曹琮得知官家欲整治文官,提拔武将后,不由得笑着道:“景明还真能折腾,硬是以自己的仕途为赌注,不断上谏,让朝廷不得不提升士卒战斗力与地位。”


  他看向前方的一大摞手抄佛经,喃喃道:“这些,都可以烧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