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1章:知耻馆与驿站信箱,心态已崩夏枢相(1 / 1)

加入书签

六月十五日,清晨。


  宣德楼前搭建起一座木台。


  百姓们在两日前便得到信息:知开封府包拯将在此处公审东明县五等簿造假案。


  公审,即面向百姓公开审案。


  开封府往常也做过。


  但基本都会设在开封府衙,而今设在宣德楼前,意义显然不一样。


  与此同时,许多消息都流传了出来。


  其中,流传甚广的便是东明县县令吴南的那一句话。


  “解决了葛寨村有问题的百姓,就是解决了葛寨村百姓的问题。”


  此话,一下子将各个县镇官吏的丑态揭露了出来。


  百姓与底层官吏接触最多,深受其害者不计其数。


  有人听到开封府公审此案,夜奔近百里,专门来到了汴京城。


  不多时,木台周围便挤满了百姓。


  禁军士兵们站成两排,中间形成一条宽约七尺的小道。


  包拯带着众衙役齐齐朝着木台走去。


  后面的衙差,押着身穿官服但未戴官帽的东明县县令吴南、县丞许大有,还有葛寨村里正葛大牙,以及数名村民证人。


  当下,吴南和许大有仍是官身。


  二人看到这阵仗,一下子就慌了。


  他们本以为只是失职之错,最多罚俸或警告一番。


  哪曾想直接被拉到了宣德楼前公审。


  这还是当朝第一遭。


  二人顿时觉得甚是丢脸,皆低着脑袋,根本不敢朝其他地方观望。


  此番公审后,他们即使仍在官场,那仕途也注定是一片黑暗了。


  待众人都就位后。


  包拯手提惊堂木,朝着桌子上一拍,公审正式开始。


  此案人证、物证俱在。


  在百姓的指认下,吴南、许大有,还有葛大牙根本不敢有丝毫辩解,全都老实认罪。


  两刻钟后。


  “啪!”


  惊堂木再次响起。


  包拯站起身来高声道:“开封府东明县五等簿造假案,实乃县令吴南、县丞许大有主谋,此造假案严重破坏了我朝变法进程,故而将二人严惩问罪,皆除名勒停、削籍为民,另杖二十。”


  听到“除名勒停、削籍为民”这八个字后,吴南和许大有全都瘫坐在了地上。


  二人无了官职功名且臭名昭着,以后的日子定然不好过了。


  “此外,葛寨村葛大牙,鱼肉乡里,欺压百姓,亦杖二十。本官已知,开封府其他县镇也有此等情况,限期整改,不然也将严惩不贷!”


  “执杖刑!”


  当即,吴南、许大有和葛大牙被扒掉裤子,受起了杖刑。


  二十杖,足以要了三人半条命。


  周围的百姓们则是各个兴奋,有人嘴里不停地说着:“活该!活该!”


  片刻后,行刑完毕。


  包拯缓缓站起身来,环顾四周,然后高声道:“诸位乡亲父老,本官在此再通报两件事情。”


  “其一,自明日起,朝廷将在各个官道驿站设立驿站信箱,但凡官民纠纷,冤屈之案,皆可投入驿站信箱,此信件将直达中书。若有地方官员拦截或偷看者,一律严惩!”


  “其二,自明日起,朝廷将在汴京城内建知耻馆,用于存放不良之官的罪行、罪证、害民语录,他们令百姓们过不好,我们便让他们遗臭万年,而入驻知耻馆的头批官员便是当下这两位,他们的罪行不仅要让天下皆知,还要让后世人得知!”


  听到此话,本就丢了半条命的吴南和许大有直接昏厥了过去。


  此等侮辱,比杀了他们还令他们难受。


  日后,他们将会变成各个族内的耻辱、败类,甚至死后都难入祖坟。






  这时,不知是谁发现了站在宣德楼上的赵祯,不由得高喊了一声:万岁!


  一时间,百姓们山呼万岁,经久不息。


  赵祯挺起胸膛,看向远方,一时间豪气干云,对大宋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


  不到七日。


  宣德楼前发生的这一切,便传遍了全宋各个州府县镇。


  各个地方的底层官场俨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纷纷检查着下辖百姓的户等信息。


  有的官员为了仕途并不惧“除名勒停、削籍为民”。


  因为底层有底层的苦,终生为选人官,确实倍受折磨。


  但“知耻馆”一出,九成以上的官员都害怕了。


  一朝入知耻馆。


  意味着整个亲族都将丢人,并且能丢脸到百年,甚至更久。


  这一招,锁喉捏肋。


  可谓是一下子拿捏住了无数地方官的七寸,让他们不得不走正途。


  ……


  枢密院,书房内。


  夏竦已经将桌前那份《论建知耻馆与驿站信箱札子》的抄录版文书都翻烂了。


  “这……这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他苏良就这么聪明?”


  就在夏竦气愤之时,一名属官快步走了进来。


  其见夏竦脸色铁青,不由得面色紧张地说道:“枢相,有件事情我……我不知该不该向您汇报?”


  “你觉得该不该呢?若不该你就别进来!”夏竦无比气愤地说道。


  “那个……那个,我刚才在御史台听到台谏官们讲起资政殿学士、知扬州韩琦呈递来的奏疏,他恳请将……将叛贼张元那首诗也刻印在知耻馆的墙壁上,以耻为鉴。”


  那首诗正是: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举,犹自说兵机。


  “嘭!”


  夏竦拿起桌上的茶壶便摔在了地上,然后将那份《论建知耻馆与驿站信箱札子》撕了个粉碎。


  就在夏竦暴怒之时。


  又一名属官拿着一份文书走了进来。


  “枢相,中书传来文书,欲让枢密院负责建造知耻馆,御史台监工,您看此事应该由谁来负责?”


  听到此话,夏竦一拳头砸在桌子上,然后疼得倒吸一口凉气。


  “气煞老夫也!气煞老夫也!你们……伱们是不是专门来气我的,都给我滚!滚!”夏竦大声咆哮道。


  两名属官连忙退了出去。


  ……


  这日黄昏,苏宅。


  苏良一脸紧张,望着正在为唐宛眉切脉的大夫。


  见大夫收手,苏良连忙问道:“许大夫,如何了?”


  “恭喜苏御史,是喜脉,尊夫人已有两月身孕,当下脉象正常,每日多走动,莫操劳费脑即可。”


  “可是女孩?”苏良激动地问道。


  许大夫笑着道:“才两个月,还看不出男女。”


  唐宛眉白了苏良一眼,后者想要女孩已经想疯了。


  随即,苏良拿着赏钱,将许大夫送到了门外。


  其心情甚是激动,家中添丁,乃是天大的好事。


  ……


  翌日,午后。


  两辆满载各种宫廷御品的马车停在了苏宅前。


  赵祯得知苏良之妻有孕,当即就令张茂则送来了两马车的礼物。


  除了去年赵宗实和高滔滔生下一子,赵祯奖赏了三辆马车的礼物外,当朝再无人比得上苏良家的待遇。


  只要赵祯后妃怀孕、生子或两位皇子过生日,或苏子慕过生日,苏家皆会得到赏赐。


  此举,已成惯例,满朝官员,皆是羡慕不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