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柏林电影节(1 / 1)

加入书签

左立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应该有两三年都没有看过春晚了。

  倒不是说他不喜欢看春晚,只不过每次过年的时候,家里人都在打麻将,他一个人看春晚实在没什么意思。

  春晚这种合家欢的节目,就应该大家一起看才有意思。

  “碰,二条。”

  “胡了。”

  “哎呀,明知道对门要条子,你还敢打二条。”

  “我不打二条,听不了牌啊。”

  “不听牌,也比放炮给钱好啊。”

  “好了好了,来下一把。”

  麻将桌就在客厅,离左立不过一两米的距离。

  听到长辈们搓麻将的声音,左立翻了个白眼,早知道就去发小家看了,至少发小家的麻将桌不在客厅,不至于这么吵。

  左立母亲刚胡了一手牌,听到电视里面传来的音乐,一边洗着牌,一边转头往电视的方向看。

  “这音乐蛮熟悉的嘛。”

  “嗯,《故宫的记忆》,你之前不是挺喜欢听的。”左立回道。

  “哦,是那首曲子啊,听着不太一样了,不过还是蛮有味道的。呦,这个吹笛子的小伙子蛮俊俏的,是演员啊。”

  “什么演员,他就是《故宫的记忆》作者,周彦。”

  “他就是周彦啊,我还以为周彦是个老头子,没想到这么年轻。”

  “周彦才毕业没几年,怎么可能是老头子。”

  “那些音乐家不都是老头子嘛,长这么俊的还是第一次见。”他母亲说着又对牌友们说,“你们看看,这个周彦好俊。”

  “是嘛,长得跟黎明一样。”

  “什么黎明,像梁朝伟好伐。”

  “我看都不像,刘得华。”

  “跟刘得华一点都不一样。”

  “快点,快点,抓牌了。”

  ……

  左立听到她们的讨论,感觉脑袋都要炸了。

  不过她们的讨论,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在国内,很多人听过周彦的音乐,一部分知道周彦的名字,但大部份人都不知道周彦的长相。

  不过这次春晚之后,人们大概率就能记住周彦这张脸。

  毕竟周彦的长相,很容易让人记住,而且春晚可不是播一次这么简单,后面每天还会轮播,也就是说,周彦后面一段时间,每天都会出现在观众们面前。

  左立之前是周彦燕师大后援会的会长,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后援会规模还不错。

  不过要说后援会成员的数量,跟那些知名流行歌手或者演员的粉丝数量相比,还是差了很多。

  而且大家也没有那么疯狂,甚至她们后援会的一些成员,一开始都不知道周彦长什么样,就是因为喜欢周彦的音乐才加入后援会。

  但是左立感觉,这次春晚之后,情况会有所改变。而且他相信,周彦肯定会多很多女粉丝。

  周彦的长相老少通吃,太具有杀伤力了。

  ……

  左立的猜测并没有错,春晚之后,周彦的脸不仅仅每天都出现在春晚轮播里面,而且还频繁出现在各大新闻里面。

  每年春晚之后,晚会的节目都是各大媒体讨论的重中之重,每年都有那么几个节目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今年也是如此,除了几个语言类节目受欢迎之外,《故宫的记忆》也同样十分受欢迎。

  原因很简单,就因为《故宫的记忆》是少有的普通观众也比较熟悉的纯音乐。

  以往那些非语言类的节目,比如传统戏剧、民族音乐,受众群体都相对狭窄。

  虽然《故宫的记忆》受众也没有那些语言类节目广,但是要比从前的那些演奏类节目好多了。

  周彦自己也能明显感觉到,他的这张脸知名度更高了。

  初五他去机场,很快就被路人给认出来了,以至于他不得不戴上帽子跟墨镜。

  以前他一个人出行的时候,不做伪装,虽然也可能会被人给认出来,但是概率还是比较小的。

  但是这次他一露头,就被人认出来了。

  ……

  这次周彦到柏林,并没有让汤臣的人去接他,因为贾国屏知道他来柏林,主动请缨,要来接机。

  两人碰头之后,贾国屏上下看了看周彦,笑道,“现在真是大明星了,出行都是全副武装了。”

  周彦也上下看了看贾国屏,“看来德国这边伙食一般,瘦了不少。”

  “斯图加特那边经济水平挺好的,生活节奏也不错,就是饮食要差点。”

  “嫂子呢?”

  “她最近课务忙,没时间过来接你,让我跟你道个歉。”

  “道什么歉,见外了。斯图加特离这边不近吧,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我昨天上午就过来了,正好去凑凑电影节的热闹。柏林平时也没什么热闹,电影节的时候还算是热闹的。”

  周彦点点头,相较于戛纳电影节跟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确实算是非常热闹的。

  戛纳就不说了,本来就不对普通观众售票,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参加。

  威尼斯虽然也卖票,但是场次做得不好,服务也做得不行,毕竟威尼斯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城市,也容纳不了太多人。

  柏林就不一样了,他们会尽量满足普通观众的观影需求,而且柏林的城市规模毕竟要大很多,所以各方面的配套设施也非常好,食宿交通等对其他城市过来的观众都非常方便。

  据说本届有近万名专业人士来柏林参加电影节,光是记者就有两三千人,电影展的地点也有十好几个。

  过来凑热闹的观众更不用说了,听说这一个礼拜时间里面,柏林涌入了十几万人。

  对于柏林这样一座城市来说,这就算是难得的热闹了。

  出了到达大厅,两人打了辆出租车,前往酒店。

  路上周彦问贾国屏,“在这边的学习怎么样?”

  贾国屏抓了抓脑袋,“这边的课业不轻松,教授也都比较严格,别说是提前拿学位,能按时拿到文凭就算不错了。不过我的教授还是比较看好我的,现在正让我准备明年的勃拉姆斯年现代音乐作曲比赛。”

  周彦不禁唏嘘,幸好当年没有听老师的建议来欧洲进修,不然人就要被困住了。





  不过他如果留学的话,大概率会去巴黎。

  当时施万春想让他去留学,是准备叫刘林帮他写推荐信,而刘林曾经在巴黎音乐学院进修过,跟那边关系比较好,所以要写推荐信也是写给巴黎音乐学院。

  巴黎那边的学习氛围,或许要比德国这边轻松一些。

  听说贾国屏要参加勃拉姆斯年现代音乐作曲比赛,周彦也为他感到高兴,虽然这个比赛知名度不高,但是分量还是有的,如果贾国屏能够拿到名次,对他的前途很有帮助。

  音乐家讲究分帮派,国内外都是这样,甚至说,国外很多地方还要严重一点。

  既然贾国屏的教授让他参加这个比赛,应该还是有把握的。就算拿不到首奖,也不至于空手而归。

  “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是留在这边,还是回国?”周彦又问道。

  贾国屏笑道,“当然回国,我来之前就跟你说过,我不会在国外长留的。这边是不错,但毕竟不是我们的家。不仅仅是吃的不习惯,还有很多东西都不习惯,还是国内舒服一点。我其实挺想念在学校的日子,每天也不用想太多,把学生教好就行了,平时也能搞搞学术研究。”

  听到贾国屏的话,周彦暗自点头。

  现在这年头,还能有这样的想法,挺不容易的。

  国内现在经济水平跟欧美差距很大,很多人来了之后,就很难回去了。

  早前的那些音乐人,一个个去了国外不回去,说是因为国外的音乐水平高,想要追求艺术。

  事实上,还是国内国外的生活水平差距大,不愿意回去吃苦。

  当然,周彦也可以理解,人性如此,谁都想要过更好的生活。

  但正因如此,贾国屏能如此坚定地要回国,才更令人敬佩。

  “你的宿舍,我还给你留着,没事我还会回去打扫,你们随时都能回去住。”周彦笑道。

  贾国屏颇为感动,拍了拍周彦肩膀,“谢了,兄弟,期待我们回去团聚的日子。”

  “客气了。”

  “对了,我听说你现在是校长助理了?”

  “嗯,花瓶而已,平时也不干什么实事。”

  贾国屏笑了笑,“你这不就是来干实事了么?学校的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来了这边才深刻感受到,我们学校跟外面的接触太少了。不仅仅是因为距离,也因为别人对我们也不是很了解。咱们这些人出来,要时刻保持进取心,给我们学校争光,你干得就不错,前些天我们学校还有个同学,问到了你。”

  “你哄我的吧。”

  “我哄你干什么,他们也不是每天只关注传统音乐。你现在是校长助理,再往上升的话,应该是系部副主任了吧。等过两年,我回学校,到时候可能要在你手底下工作了。”

  周彦开玩笑道,“那你现在要讨好我点,不然等你回去我可要给你穿小鞋。”

  “那当然,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跑几百公里来接你?”

  “难为你,来了德国倒是学会拍马屁了。”

  “那必须。”

  两人正聊着,忽然前面的司机开口说了一句,贾国屏也回了一句。

  周彦问道,“他说啥?”

  “他问我们是不是来参加柏林电影节的,我跟他说是。”

  这时司机又说了一句。

  “他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贾国屏笑着给周彦翻译了一句,随后又用德语跟司机回道,“是的。”

  司机听到他们是中国人,还挺高兴,“你们是电影从业者么?”

  贾国屏笑道,“我不是,他是。”

  “那你们知道y-chou么?他就是你们中国人。”

  贾国屏露出惊讶的表情,“你还知道y-chou?”

  “嗯,知道啊,他不是《yello》词曲作者么?还是《飞翔的钢琴少年》导演,我儿子就学钢琴,特别喜欢这部电影。”

  贾国屏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周彦,随后对司机说道,“y-chou这次也来柏林参加电影节了。”

  “是么?他又拍新电影了么?”

  “拍了,而且新电影也跟音乐有关,你可以关注一下。这部电影是去年中国的票房冠军,特别好看。”

  贾国屏这也不算是说谎,只不过省略了定语。

  《放牛班的春天》是去年中国内地非引进电影的票房冠军,这样更严谨一点。

  其实贾国屏并没有看过《放牛班的春天》,这电影现在只在内地上映,他在这边还没得看,但是不妨碍他给周彦吹牛逼。

  听到贾国屏这么说,司机点头道,“那我确实应该关注一下,希望他的新电影能获奖,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很快看到这部电影了。”

  周彦在旁边,听他们俩说了这么一大段,而且看贾国屏这眼神,好像讨论的内容跟自己还有关,便好奇问道,“你么在聊什么?”

  “这司机师傅的儿子是你的乐迷,我让他多关注你的新电影,他说希望新电影能获奖,这样就能很快看到了。”

  “哦。”周彦点点头,“那你跟他说,不用获奖,他也很快就能看到,这部电影三月底就会在德国上映,其他城市不好说,但是柏林肯定是能看到的。”

  周彦的电影在内地上映之后,很快就有公司来联系海外发行的事情,现在已经确定下来要上映的有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德国以及法国,还有英国、意大利等国家也应该很快就能定下来。

  贾国屏听周彦说完,又把这话翻译给了司机。

  司机惊喜道,“多谢你们分享的消息,到时候我一定会带我儿子去电影院看的。”

  贾国屏转头对周彦说,“成功帮你推销出去两张电影票。”

  “晚上请你吃大餐。”

  ……

  到了酒店,两人稍微休整了一会儿,便又启程去了电影宫。

  今天电影宫正好在放《理智与情感》,所以周彦特意过去看看,如果是别的电影,周彦就在酒店休息了。

  他自己的《放牛班的春天》前两天已经放过,也是在电影宫放映的。

  电影宫有一千六百多坐席,周彦他们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快要坐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