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五小企业(1 / 1)

加入书签




“不会伤害到她吗?”梁进仓说道,“那请您告诉我,您具体是怎么安排的?”
早经过深思熟虑的程青雯毫不隐瞒地说道:
“当然是骨肉相认,让她回到亲人身边了。”
虽然对方的企图早在梁进仓的预料之中,但是当程青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里还是刺痛了一下子。
自从渐渐长大,考虑到有一天英子会不会被她的亲人找到,带走,梁进仓心底就压上了一块不愿面对的大石头。
他也知道英子作为一个女孩,只要自己不跟她结婚,她有一天也会结婚,嫁为人妇。
但无论她嫁到哪里,自己家永远是她的娘家啊!
是她的根儿!
可她要是回到亲人身边呢?
英子就有了她真正的娘家,那么自己家就不再是她真正的娘家,也不再是她的根儿。
都说爱情是自私的,此时此刻的梁进仓发现,亲情居然也是自私的。
他居然自私到不希望又另外的人介入,冲淡英子对自己一家的亲情。
更不愿面对英子回到亲人身边以后,跟梁家河这一家人的关系会渐渐平淡,会越来越疏远。
到了最后,就演变成一家普通亲戚……
梁进仓不敢往下想了。
即使因为种种原因,要求他不能跟英子结婚,但是,英子永远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不能结婚成为夫妻,但依然是超越亲生的异性兄妹。
如果在以后关系变淡,让英子单纯因为感恩而继续跟梁家河的人来往,梁进仓会感觉自己失去了世界上一大半的亲情。
他不能接受,感觉很难面对。
可又感觉很无力。
因为亲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
亲情这东西发乎于心,任何外力强求不来。
现在的情况是,程青雯要跟英子相认。
自己帮不帮她,她都会跟英子相认。
相认以后英子跟自己家,跟她的小姨,然后还有英子真正的家——姜家——错综复杂的关系之间,到底如何相处,都无法预料。
更不是自己掌控的。
现在唯一正确的处理方式,就是顺其自然,尽量做到坦然面对。
至于帮助程青雯去做英子的工作,让她回到亲人身边,这不是自己应该做的。
所以说,程青雯的那一句话,终结了他们的谈话。
梁进仓站了起来:“不好意思程院长,我还有点事,就不陪您了,我先走了。”
“哎——”程青雯急了:“你把我扔这儿算怎么回事,咱们还没谈完呢!
我要跟小如相认,让她回到亲人身边,你到底怎么想的?”
“那是你们的事,我无权发表意见,更无权干涉,您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需要问我。”
“既然无权发表意见,刚刚你为什么要说这会伤害到她?”
“难道不是这样吗?”梁进仓的声音变得更加冷冽起来:
“您跟英子相认,让她回到亲人身边,注意重点,是您‘让’英子怎么做。
而不是英子自己‘要’怎么做。
当您向她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您觉得她会怎么做?
您其实就是让她二选一。
要么继续留在我们家,要么离开我们家,回归亲人。
如果换位思考,现在您是英子,您会不会纠结?
还是因为找到了身居高位的亲人,英子立马兴奋异常,马上投入亲人的怀抱?”
呃!
程青雯一时语塞。
没错,这么多天以来,她一直沉浸在姐姐、姐夫惨死的悲痛之中,还有找到英子的欣慰当中。
她在规划如何把姐姐、姐夫的遗骸迁回来。
还在考虑如何跟英子相认,从此让英子生活在她的身边。
另一方面她还在考虑如果被姜家那边知道了英子的身份,如何应对姜家。
她不打算让英子回到姜家认祖归宗。
当初姐姐、姐夫被揪斗,因为不堪折磨才带着女儿冒险出逃。
这都是因为被姜家的政-治身份而被连累的原因。
她把这些怨气都归结到姜家身上。
所以她把姐姐唯一的骨肉找到,并留在身边,这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总不能把孩子再送回姜家,有朝一日再让你们连累一次?
林林总总这些想法,都是围绕如何让英子从此生活在自己身边。
并认为最大的阻力来自姜家,以后极大可能会面对姜家的争夺和诘难。
唯独没有考虑北方农村姓梁的那一家人的感受。
也没想过如果让英子回到亲人身边,会是让她面临二选一的难题。
她只是拿着自心比人心,认为我的外甥女,会跟我一样渴望跟亲人相认,并且永不分离。
可是梁进仓的这一句话,就像当头一棒,让她的思想一下子放到了英子的感受上,以及梁家河那一户老农民的感受。
想到英子如果高高兴兴回到小姨的身边,会不会显得有点忘恩负义?
梁进仓扔下那一句话,拉开门扬长而去。
他无法做到高姿态,无法做到轻松面对。
说他自私也好,狭隘也好,没有格局也好,他都不在乎。
此时此刻的他,一点都不想掩饰自己的情绪。
程青雯被这个年轻的农民毫不客气地扔在办公室,居然没有生气。
她终于把思想的重点从如何应对姜家的争夺和诘难,拉回到小如本身的思想感受上面来。
设身处地替小如想想,生身不如养身,她毕竟被梁家养了十七年。
即使梁家目的不纯,但是程青雯依然不能否认,梁家对自己的外甥女不错。
从外甥女吃穿用度各个方面,能看得出来。
而且俩调查人员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有一定水分。
就说梁家在小如上完小学就让她辍学了,然后各种让她干家务,这应该不是真的。
因为明明小如现在已经是研究生了。
农村人供应一个学生不容易,能供到研究生,这是很不错的。
所以说,贸然让小如跟自己相认,并提出让她回到自己身边,有点唐突。
小如思想感情方面一下子拐不过弯来,而且从道义上讲,她似乎不能那么做。
思前想后,程青雯暂时放弃了跟小如相认的念头。
她只是跟学校里打了招呼,密切关注着自己的外甥女。
有时候实在太想念外甥女了,就躲在暗处,偷偷看看她。
一边看一边泪流满面。
她在等,她想等放暑假,小如回家的时候,她准备跟外甥女一块儿去北方农村。
程青雯终于想到,北方农村那一户人家把自己外甥女收养,自己要跟外甥女相认,第一个要接触的人,应该是外甥女的养父母。
一开始的各种想法,是因为她太激动,太一厢情愿,也有点——面对农村人的时候,油然而生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强势感。
也就是说,经过跟梁进仓的那一次接触以后,程青雯消停了。
这让梁进仓很是紧张了一阵子,他还以为对方在憋什么大招呢。
只不过现在的他只能以静制动,看看对方要干什么,到时候见招拆招,别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本来心底就有一块大石头压着,程青雯的出现,让他更是多了一块心病。
只不过心里就是再有事,生活还得继续。
在沪海的化工贸易公司安排好以后,他就要赶紧建设他的化工厂了。
因为这事在几年前就开始规划,现在实在是不能再拖了。
其实在吴光荣一家承包木器厂,把孙延成挤出去那时候,他就已经去谈,准备要建化工厂。
当时孙延成因为被挤出去,气得腰里鼓了一个大包,还以为得了什么怪病,觉得命不久矣。
梁进仓去看他,给他开了一个药方。
就是让他开玻璃店,药方当中,还给他列了几道方程式。
看得老孙一阵阵发晕。
在给老孙讲解方程式的时候,梁进仓就透露过,他想去弄个化工厂。
所谓的他要建化工厂,其实跟他的矸石砖和矸石水泥是一样的性质,都是在给某些企业消化垃圾。
就在距离东昌一百多公里的济东市,是一个地级市,那地方盛产石油。
改开之后,好多行业都放开了限制,于是小炼油厂就像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
但是这些小炼油厂,虽能把原油炼成汽油、柴油和重油,但决无本事做进一步的深加工,生产像乙烯等更为重要的产品。
这些企业不仅产出率低,而且产品质量也难有保证。
很多值钱的东西,往往被当作废气和废液给白白地排放掉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
像这样的小炼油厂,就是所谓的“五小企业”之一。
“五小企业”是指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等。
据某些数据统计,我国一些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甚至更少。
像这样大手大脚地耗费资源,必将后患无穷。
因此,上边的领导讲,要注意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其实,那时候的重点,还是放在对于资源的极大浪费上面。
对于污染环境这一块儿,投入的关注度较低。
但是,污染环境最严重的,浪费资源最严重的,是小炼油厂,对于小炼油厂附近生活的村民来说,最大的感受可是这类企业对他们生活环境的影响。
梁进仓捡到的记忆当中,作为工科出身的学霸级人物,在工作过程中,曾经有过去道达尔交流工作两年的经历。
回国以后,也参与了以生产乙烯为主的化工厂的设计和建设。
所以他掌握着最先进的乙烯生产技术。
当他看到小炼油厂巨大浪费,最重要的是对周围环境造成巨大污染的时候,就决心要收集小炼油的排放物,生产乙烯产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