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到手风云助(1 / 1)

加入书签

不久前。

  军营帅帐中。

  平南王满头热汗,似乎刚刚做了什么剧烈运动,走入帐中。

  随意接过老赵递来的汗巾,擦了两把,就随口问道:

  “怎么样,那小子这两天还一直龟缩在营帐中?”

  老赵道:“是的,王爷。”

  “这小子,这么坐得住?”

  平南王皱眉,旋即怀疑地看向老赵:“该不会是你把世子放了出来,偷偷跑去见了那小子,把谢家来人告诉他了?”

  “这小子胆也太小了吧。”

  老赵无奈道:“王爷,老奴怎么敢瞒着王爷自作主张?”

  “世子这两日乖乖地在府中禁足,并不曾外出。”

  “不是就好。”

  平南王摆手道:“大演就要开始了,你去把那小子拎出来,男儿丈夫,再如何也不能丢了颜面。”

  “是,王爷。”

  老赵应了一声,倒退出帐,便转身离去。

  ……

  “赵管家?”

  “这行色匆匆,是上哪儿去啊?”

  老赵正快步朝谢简所在营帐走去,迎面却撞上一个俊秀贵气的公子。

  正是自诩为谢氏未来嫡公子的谢承伯。

  老赵眉头微不察地皱了皱:“谢公子?此地是军营重地,谢公子虽受邀前来,但无王爷帅令,还是安心在帐中等候为好,”

  “好此在军中擅走,若是被军中士卒当成外敌,冲撞了公子,怕是不好了。”

  “啊,是吗?”

  “本公子知道了,日后定会注意。”

  谢承伯轻笑道。

  神色却是浑不在意。

  “那这样吧,我就与赵管家一道走走,有赵管家看着,总不至于还能把本公子当成外敌了吧?”

  老赵纵然百般不愿、千般不满,却也不想太过得罪他。

  与其让他在军中乱走,还不如带在身边。

  于是点头应下。

  老赵心知,这谢承伯此举定是有所为而来。

  十有八九知道自己可能去干什么,特地来堵他的。

  不过以谢简给他留下的印象,还不足以令他为其考虑太多。

  不多时,老赵便带着谢承伯来到谢简所在营帐外。

  却被刚刚来到帐外把守的燕东方拦了下来。

  “你是谁?”

  “竟敢阻拦本公子?”

  谢承伯面现不悦。

  老赵道:“这位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侠燕东方。”

  “东方未明,剑出赤霞?”

  谢承伯显然也知道燕东方的名声,而且这名声还不小。

  纵使自矜骄傲如他,也不禁露出一副惊容。

  不过也是转瞬即敛。

  “原来是个江湖武夫。”

  谢承伯皱眉道:“你可知你拦的是谁?”

  老赵又道:“燕大侠,这位是谢氏公子。”

  燕东方心中一惊。

  谢氏公子?那岂不是……

  他念头一转,就知道谢承伯是来找谢简的。

  仅凭刚刚那短暂的两句话,他就笃定这个人绝不会是来寻亲认亲的。

  老赵说道:“看燕大侠气色,应是恢复得很好了?”

  燕东方正色道:“多亏王爷赏赐解药,燕某感铭五内。”

  也不知是不是谢简的明嘲暗讽起了作用,平南王在日前就送来了千秋尘断的解药。

  一路上本就用自己强悍的内力生生逼住了毒性,此时解药一到,这天下奇毒竟是迎刃而解。

  老赵笑道:“那就好。”

  “大演即将开始,王爷命我前来叫上燕大侠,还有燕大侠那位朋友,一道前去演武场。”

  燕东方道:“赵管家,恕燕某无礼,你们现在还不能进去,也不能去打扰谢兄弟。”

  “呵。”

  “这倒奇了?”

  谢承伯笑道:“这位谢……兄弟,难道还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

  “咱们要进去,还得三拜三请不成?”

  “还是说……他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他说话声音奇高,明显是故意要说给里面的人听。

  燕东方目透不悦:“阁下嘴巴最好放干净些。”


try{ggauto} catchex{}


  “你是个什么东西?竟也敢对本公子吆五喝六?”

  谢承伯面色一冷:“本公子今日还必须进去了,有胆子你便拦一个试试!”

  燕东方一言不发,只是将手搭上了腰间长剑。

  其意不言自明。

  谢承伯不怒反笑。

  这般大胆的江湖武夫,他倒是很少见了。

  “好,今日本公子便先领教领教你这名震江湖的赤霞剑,究竟有何高明之处?”

  正当两人一触即发之际。

  帐内的谢简正好处于关键之处。

  因他坚定心念,作出抉择之后,剑气充盈体内,自毛孔溢泻喷涌而出。

  谢简恍恍惚惚之间,心神却是前所未有的清明透彻。

  天高地阔,乾坤方圆,似尽都尽入眼底。

  帐外之事,自然也看得一清二楚、听得真真切切。

  只是他并无暇顾及。

  因为他同时也听到了丝丝剑啸之中,有吕大仙儿的大笑之声传来!

  “哈哈哈哈!”

  “孺子可教。”

  “修行之道,取舍之间,得失之中,存乎一心。”

  “不贪不躁,心随意守,红尘濯玉质,果是我辈中人。”

  “小子,你既悟得尘中玉质,贫道这剑,便当真归你了。”

  “且听仔细!”

  一段玄奥晦涩的口诀如清溪一般流入他心间。

  便又听吕大仙儿声音道:

  “有朝一日,擒得龙虎,烧得大丹,登得天宫,便去终南山,寻这袖里青蛇剑,”

  “当能助你斩破尘锁,平步齐天!”

  “小子,记住了!”

  “终南山上,白云深处,朝阳洞中,剑在天齐!”

  “哈哈哈哈……!”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偶因博戏飞神剑,摧却终南第一峰!”

  “吾家本住在天齐,零落白云锁石梯。”

  “匣中宝剑时时吼,不遇同人誓不传!”

  “小子,且观吾剑!”

  大笑之声尽透洒脱疏狂。

  与此同时,谢简体内的剑气再次迎来一次暴发。

  完全脱离他的控制,尽数活了过来一般。

  宛如狂潮一般,冲四面八方汹涌而去,飞舞倒卷。

  霎时间,便出现了那一幕弥漫军营上空的奇景。

  此时,在那宽阔演武场上。

  平南王早已召集三军,列阵排兵。

  旌旗烈烈,兵锋森森。

  井然肃杀之气,弥漫上空,几欲化作实质,如狼烟冲天。

  平南王站在高台上,俯览底一军容整肃,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目光落在中央一方军阵中,更是现出骄傲之色。

  在他麾下,有一只闻名天下的精锐之士,名为“七尺士”。

  乃是他仿照古越国三千带剑甲士而训。

  军中人人挟带七尺长剑,所以以“七尺”为名。

  军中人人所学,也尽是当年越处子为越国剑道教习时所授之剑。

  虽然只能其中剑法一二,但平南王却自信凭自己的练军之能,这支精锐之士,也未必不及当年的越甲。

  正当他自得之际。

  只听得阵阵“嗡嗡”颤鸣之声汇聚成潮,道道“呜呜”破空厉啸,宛如飓风过境。

  霎时之间,竟有“惊涛骇浪”拍空,汹涌而过,弥漫整个军营上空,遮蔽了天日。

  平南王环目圆瞪:“龙虎境?!”

  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辟乾坤之机!

  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风云感合,化生金液,往来无穷!

  谓之龙虎!

  只有龙虎境之上的高人,方可动静呼吸之间,引动天象奇景!

  “嗡嗡!”

  随着这剑气狂潮在军营上空呼啸而过,那阵阵颤鸣之声愈发震耳。

  这时,正抬头惊骇看着空中奇景的军中士卒,尤其是那数千七尺士,才猛然惊觉。

  这颤鸣之声不是出自其他地方,正是他们腰间七尺长剑!

  剑,在颤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