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故事(1 / 1)

加入书签


  第一百五十六章故事

  这些神山的大家族在神山外部和那些人间诸国的国君们现在表面上的关系十分紧张,可他们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只要双方有一方别做得太过分,这样相互引以为共同敌人的方式并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家族子弟的目的只需要把他们的钱财搞到就是了,除此之外也不奢求这些人间诸国的国君们能够有多忠心于神山的大家族。

  而神山内部的宗门设置,才是这些神山大家族的那些长老们和子弟们思考的重点。

  当时,皇帝陛下来到神山的时候,这些地方是被作为原初人类的栖息之所使用的。

  拥有仙来者血脉的神山大家族的子弟们在神山也曾经免贵教导过那些广大壤生者的子弟,不过那时神山大家族的子一味追求光明和正义,对广大壤生者的子弟们也几乎是毫无保留地教授。

  皇帝陛下在和他们谈话的时候也提议,他们可以把神山专门打造成一所专供修士们修行的理想修行之所,在这里修士们可以学到一些抵御龙尸和邪神的基础法术,学会运用真气在龙尸和邪神的侵袭之中保护自己。

  而有所不同的是,神山大家族的子弟们需要在以后退居幕后,在背后掌握和决定影响神山发展和未来的一些重大事项罢了。

  其他的事,他们都交给神山的一些大小宗门去做就行了。

  这些宗门们从此以后就代替了神山的大家族们在神山教习这些广大的修士。

  而除此之外,这些神山大家族也基本上不再参与神山的管理事务了,修行的事情基本上就交给了这些神山的宗门。

  神山大家族的长老们再通过在这些大小宗门里安排和扶持一些宗门的代理人,保证这些宗门在背后不会搞一些小动作,对神山这些大家族背地里阳奉阴违。

  这些宗门们在收取这些修士们的课业费之后,还需要上缴很大一部分资金和他们发现的一些奇珍异宝给神山的大家族们。

  神山的大家族们就安心在背后坐享其成,安心数钱就是了。

  这样的想法,在皇帝陛下的设想之下,看起来是一个十分赚钱的办法。

  只是,想法要实操起来,还是需要一定的难度。

  尤其是那个时候的神山,仙来者们给壤生者们教习修行之术的时候,这些壤生者们已经把免费得到教导的事情当成了一种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壤生者们在得到了一些基础的法术教导之后,再继续选择离开神山游历,去在这个世界广袤的土地上去开疆拓土,拓宽人类的生存范围,这被认为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

  神山那时承载的人口毕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这些壤生者一直呆在神山里蹭吃蹭喝,无端消耗神山的广大资源,早晚神山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在神山的大家族白一些长老们找皇帝陛下谈话前,他们还天真地以为这些壤生者在神山学到了他们免费教导的一些东西之后,他们就能够给迅速离开神山,这样就能腾空神山多余的人口。

  只是当时神山大家族的长老们严重低估了壤生者的繁衍速度。

  神山这样一个安逸的环境里,有仙来者无条件的庇护,除了偶尔钻出来的龙尸和邪神以外,这些壤生者的生存环境也基本上算是十分安全,不会有大的生命安全威胁。

  仙来者所在的家族里面,又有一些丰厚的修行资源时不时拿出来分享给这些壤生者,壤生者在神山学习修行的时候生活可以说是十分舒适,完全不必为自己的吃喝问题发愁。

  时间一久,这些仙来者们消耗修行资源的速度十分迅速,仙来者们贮存的修行资源也基本上被这些人消耗殆尽。

  而长老们预想着的神山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并没有出现,反而神山的人口也越来越多。

  壤生者在神山生活的条件在初期十分优渥,给繁衍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仙来者的血脉特殊,在修行的悟性和资质方面比壤生者们要高出不少,只是诞生后代的难度远比这些广大壤生者大。

  起初,一些神山大家族的先祖们也发现了如果同姓相婚,诞下的后代往往是一些愚笨之人。

  他们便选择在几个神山大家族之间相互通婚,这样诞下来的后代也是良好的修行道胎。

  可为了保持自身的血脉的纯洁性,这些神山的大家族们也从来没有考虑过与广大的壤生者之间相互通婚。

  神山的大家族的长老们在事关家族生育的事情面前格外重视,他们始终坚持优生优育的原则。

  所以过了相同的时间后,仙来者和壤生者的数量差异反而变得更大了。

  虽然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得到了这些神山大家族有关修行之术的指导之后,仍然选择离开神山游历,去外面为人类开疆拓土。

  但神山的人口毕竟繁衍太快,神山承载的人口也在一步一步逼近极限。

  随着人口的膨胀,一些关于原初人类的上古历史记忆正被塑造成了广大壤生者记忆中的模样。

  这这样的历史记忆之中,有关仙来者当初帮助壤生者的故事正在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广大的壤生者们依靠自身的力量,在皇帝陛下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在神山建立人类定居之所的故事。

  现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情况,对这些仙来者来说可以说是十分不利。

  他们要想顺利施行皇帝陛下的那一个计划,看样子还是困难重重。

  并且,要是这些仙来者们陡然告诉他们以后要付费在神山修行学习,这在短时间内十分难以扭转这些人的想法。

  如果这些仙来者这还想保留他们之前好不容易倾心相授树立起来的良好声誉和名声,仙来者在短时间内做出的一些事情就不能让这些人不满意。

  事情似乎又遇到了一个瓶颈。

  虽然这些大家族在表面上还是赢得了这些广大壤生者们的尊重,神山一切事务的运转也基本上是照旧如常。

  可他们神山的大家族们积攒下来的各种修行资源再这么继续被壤生者们消耗下去,也迟早有一天他们也将面临山穷水尽的境地。

  这些大家族们又再一次向这些皇帝陛下们求助。

  在她们看来,皇帝陛下为他们现在遇到的窘境提出了一个十分不错的解决办法。

  那么,同理,在他们实现这个计划第一步就遇到困难的时候,皇帝陛下一定有他们的解决办法。

  可皇帝陛下这次的反应冷淡,只是留了一张纸条给他们,上面只写着“故事”两个字。

  皇帝陛下还告诉他们,若是他们能够明白这个词语的真正含义,愿意放下以前的包袱和架子,再来找这位皇帝陛下确定合作的具体事项。

  否则,这些神山的大家族在和皇帝陛下的合作时显得畏首畏尾,仍然还有一些思想包袱,那这样的和合作取得的效果显而易见不会太好。

  这些神山的大家族的长老们看到皇帝陛下留下的这样一个纸条留下的“故事”两个词语之后,也是十分疑惑。

  皇帝陛下还说他们要明白这个词语真正的含义以后,他们的合作才能够长久地持续下去。

  皇帝陛下总不会叫这些长老们给她讲故事吧。

  在这样一个神山大家族面临危机的紧要关头,皇帝陛下却鼓弄玄机起来,这显然是他们哪一点没有悟透。

  后来有人说道皇帝陛下在纸条上留下的东西是不是以前原初人类留下的雅言。

  当时都原初人类记载事情十分不容易,便选择用言简意赅的文字记录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

  只是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纸张和印刷术也逐渐被一些人发明出来。

  大家随口交流的内容,也能通过纸张及时的记录下来,没必要为了节约纸张而增加非常大的理解难度。

  这样的雅言也只有在一些极其庄重和重要的场合加以使用。

  他们的好多词语也和大家现在通常交流的语言有一些不同。

  而皇帝陛下说的这个“故事”可能不是现在这些人讲述的“故事”。

  后来,这些神山大家族的长老们翻阅了一些介绍原初人类雅言的书籍之后,才明白皇帝陛下说的这个“故事”是“按照旧例”的意思。

  皇帝陛下要想要他们按照以前的方法来对待神山居住着的这些广大壤生者们。

  可他们以前依照的旧例又是什么呢?

  神山大家族的长老们忽然想起来,他们以前处理这些事情都与龙尸与邪神的肆虐有一定的关系。

  那些在外面已经建立国家的人间诸国的国君们,一旦遇到了他们的疆域上面有一些龙尸和邪神肆虐,迫于无奈之下也只会像神山这些大家族的人求救。

  这样长此以往,他们也渐渐形成了给神山这些大家族定时上贡一批财物的作法。

  他们抱着“破财免灾”的想法让自己的国土内不在有一些邪崇的肆虐。

  至少神山大家族初期以这种方式做,算是尝到了一点甜头。

  再在这之前,皇帝陛下种下的禁制之中偶尔有几头龙尸和邪神找到了几处漏洞,从中蹿了出去。

  尽管后来神山的这些大家族们及时平息了这次危机,可那些壤生者还是一直心有余悸,十分感谢他们为平息这次危机做出的贡献。

  可后来皇帝陛下和他们商议的情况是以后放出龙尸和邪神的位置要尽量放在神山的外面去祸患那些人间诸国的国君们。

  在神山的内部,皇帝陛下建议神山这些大家族们把三座神山打造成一座理想的修行之所,以后不要将龙尸和邪神放在里面。

  他们也是按照皇帝陛下的想法行事,成功尝试着和皇帝陛下配合,把几头龙尸和邪神放在了神山外面,试一下这个计划的效果。

  只是现在他们看到现在神山人口如此众多的情况,要在神山内部放出龙尸和邪神,势必又会造成很大的伤亡,还会违背那位皇帝陛下当初的设定和想法。

  关键时候,皇帝陛下要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的话一下子点醒了这些神山大家族的长老们。

  他们才发现他们就是想得太多,还顾惜着当初在立族之战中和邪神与龙尸坚守的初心。想着全体人类要团结起来,才能最终消灭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龙尸和邪神。

  可现在,这些壤生者表面上还是对神山的仙来者们毕恭毕敬,可实力上他们似乎已经把这一切的恩赐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似乎认为这些神山大家族帮助弱小的壤生者们似乎是一件天天经地义的事情。

  而他们在得到了仙来者们的精心指导之后,这些壤生者们也从来没有觉察到神山这几个大家族们为了教导他们已经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壤生者们为此表现出的一点感激之情和歉意之情都没有。

  这还没有提及这些壤生者们偷偷在篡改上古历史的记忆,抹杀自己的功绩,把仙来者当初的功劳抹除得一干二净,仿佛他们从在这个世界上也根本不存在一样。

  由此,这些仙来者们也可以现在得出结论,这些壤生者们只是在自己遭遇了危机的时候才会想着要团结人类的力量抵挡各种邪崇入侵的誓言。

  而在平时他们获得利益的时候,这些壤生者们也从赖没有主动提出过要向这些神山的大家族上贡财物的办法。

  说道底,仙来者以真心对待广大的壤生者,结果换来的却是这些广大壤生者们对自己的冷冷态度了。

  这些壤生者其实就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人罢了,仙来者没有任何理充足的理由保护他没们。

  至于皇帝陛下当初对仙来者的教导,现在看起来可能那位皇帝陛下自己也没有完全做到。

  这些壤生者们完全不如皇帝陛下们所想,和仙来者们一起共同合作,抵御人类的遇到各种危机。

  现在倒像是,仙来者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单方向地帮助这些壤生者们,他们在这些大家族的的眼中也从来没有哪一次主动帮助过自己。、

  皇帝陛下要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的意思可能就是,想让他们忘记当初在立族之战的时候和广大的壤生者们一起立下的一些和谐相处的誓言。

  而“故事”的意思就是想让神山这些大家族借助皇帝陛下禁制里关押着带几头魔物,把他们暂时放在神山之中,驱逐一下过剩的人口。

  只有壤生者的数量在神山里面急剧减少,神山才有多余的空间空出来为宗门的建立提供便利。

  现在广大壤生者的数量还是十分庞大,如果不及时想一个办法把他们赶出神山,神山想建立宗门招纳修士修行的做法也无异于空中楼阁。

  等到那个时候,神山的宗门持续性地招纳了一部分修士为他们收取各种课费,改变目前神山大家族不断为壤生者们倒贴东西的情况时,神山才不会有邪神和龙尸的肆虐。

  因为到了那个时候,神山的大小宗门估计都能够持续性地为神山这些大家族们上贡各种财宝和增长境界的珍贵修行资源。

  若是真的能够达到那一步,神山的大家族在幕后什么事情都不做,他们都可以坐享其成,得到大量的财富和修行资源。

  此时,他们再怎么愚笨,也不会想着自己放出一些邪神和龙尸,毁掉自己发财的宝地。

  不过现在,三座神山就盘踞了数量如此众多的壤生者,大家族们为了及时清空这些壤生者,也必须要尽快地按照他们以前的做法,在神山内部放出数量足够的龙尸和邪神。

  广大的壤生者要是突然得知神山这个看上去有着神墙阻挡,固若金汤的安全之所也遭遇了如此浩劫,

  神山这些大家族再在故意消灭这些龙尸和邪神的过程之中,迟缓一下事情的进度。

  这些壤生者们也只会想到暂时离开神山,前往人间诸国那里在那里栖息定居。

  虽然这样的做法,可能会造成很多人的死伤,有些不太符合修士们当初修行的宗旨。

  但仙来者们看到这些壤生者们对仙来者们给他们的帮助几乎是坦然接受的冷漠态度,采取这样的一个符合“故事”的做法,仙来者也没有任何思想包袱。

  这些大家族的长老们也几乎没有任何的内疚之情了。

  况且,皇帝陛下已经对他们明确表示要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这也是在暗示他们将当时原初人类坚持的所谓正义和道德抛到一边,选择当前对他们最有利的一种方式开始行事。

  想通了这一点后,这些神山大家族的长老们再一次面见了皇帝陛下,告诉皇帝陛下这个“故事”的真正意义,并希望得到皇帝陛下的鼎力支持,希望皇帝陛下直接把监牢里的所有龙尸和邪神全部释放到神山内部,说是要重新净化一下神山的人口结构、

  若是真的皇帝陛下提出的这个想法能让神山的各大家族们赚得盆满钵满,他们也会报答皇帝陛下的恩德,重新寻找一处合适的土地,为皇帝陛下打造一座盛大的宫殿。

  皇帝陛下看到这些神山大家族的长老们提出一个如此聪慧的做法,还主动为皇帝陛下开出了一个比较诱人的条件以后,也是爽快地接受了他们的这个提议。

  皇帝陛下还说这是他们合作的开始,希望以后这样的“故事”能够多多使用,以后皇帝陛下就要和这些神山的大家族们共患难同富贵了。

  合作的第一步就在神山大家族的长老们放下一些“思想包袱”后,按照“故事”的做法下顺利进行了。

  这对广大的壤生者们是一场无法忘记的伤痛,只是时间过了这么久现在的修士们还不知道这些到底是制造了这一起灾难。

  比之前那次偶然出现的龙尸和邪神多得多的邪崇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出现在了神山之中。

  这些邪崇基本上也是见人就咬,戾气十分严重。

  人类在他们眼中成为了破坏他们栖息之所的罪魁祸首。

  一旦它们有机会选择报复人类,这些邪崇根本就不会想者手下留情。

  于是,短时间内,壤生者们好不容易才搭建的房屋和住所被瞬间毁坏,一时间这些人也死伤惨重。

  可壤生者们大概太平的日子过得太久了,就算有时偶尔有几头龙尸和邪神出没,他们所仰仗的那些仙来者也能及时快速地处置这次危机。

  所以,他们根本没想过靠着自己的力量抵抗这些龙尸和邪神。

  尤其是这个时候都龙尸和邪神的数量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范围,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恐怖的架势。

  而他们一直仰仗着的那些仙来者,似乎现在也陷入了与龙尸和邪神作战的深渊之中。

  他们一方面好像要派人保护这些壤生者,一方面又要抽出手来与龙尸和邪神作战。

  而仙来者的数量毕竟有限,一时间他们也难以应付得过来这么数量庞大的龙尸和邪神。

  在这些壤生者的眼中,仙来者为他们浴血奋战,似乎为他们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可龙尸和邪神的数量实在是太过庞大,时不时还是有大量的壤生者被龙尸和邪神们消灭。

  他们此时看到仙来者们为他们辛苦付出的样子,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这其中就是他们自导自演的好戏。

  壤生者们看到自己的家人纷纷死在了这场浩劫之中,一时间也是不知所措。

  关键时刻,那位皇帝陛下及时站了出来,她告诉广大的壤生者们,现在的危机是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又一次重大危机。

  人类们只有像当初那次立族之战一样大家一起团结合作,齐心协力,为了人类共同的利益考量,才能共同消灭数量如此庞大的龙尸和邪神。

  而这些仙来者在与龙尸和邪神作战的过程之中,还要抽出身来保护广大的壤生者们,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他们的很大一部分精力。

  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壤生者也需要及时离开神山,到神山外面已经建立国家的土地去生活。

  只有壤生者们及时离去,仙来者才能腾出全部精力与这些龙尸和邪神作战。

  现在这些壤生者的实力还不足以与龙尸和邪神抗衡。

  等这些人到了人间诸国定居以后,学会了一些抵抗邪崇的基本法术以后,才勉强算有了和龙尸和邪神作战的能力。

  为了让人类顺利度过这次危机,壤生者们也要被迫离开他们生存已久的家园,为仙来者和龙尸和邪神的战斗腾出多余的空间和精力来。

  壤生者看到她们所信仰的那位皇帝陛下说了如此一番大道理之后,也是十分感动,纷纷按照皇帝陛下的意思离开了神山,到人间诸国定居下来。

  果然,随者壤生者们的离去,这些龙尸和邪神也被迅速消灭,神山的人口结构终于按照“故事”得到了重新净化。

  接下来,就是商量怎么建立宗门,吸引修士们前来这里修行学习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