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 曲阳侯回封地(1 / 1)

加入书签




外族,杀是杀不绝的。
与其不断地与匈奴、突厥、蒙古、女真……陷入千年不断地厮杀,还不如培养出能够控制在手心里的听话的鹰犬,让这鹰犬来代替大楚慑服草原。
既然要替大楚帝国镇守边关,那这鹰犬就不能太弱。
至少,要保持强悍的战斗力,保证能替熊午良控制得住广袤草原。
某些穿越小说里,主角要安定草原,于是收服草原上的部族,要磨掉他们的獠牙,让他们当帝国的顺民……这是错误的。
按下葫芦浮起瓢。
总会有新的蛮族出现。
所以,看家护院的鹰犬,不可以没有獠牙。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鹰犬如果太过强大,难免不会有噬主的心思——就算格速宜忠心耿耿,谁能保证一百年后,格速宜的子孙辈也能对大楚赤胆忠心?
但熊午良有办法!
答案就是——贸易!
或许有读者说了——后世的李唐,也曾大量收服边疆的蛮族为己用,为什么没能起到长治久安的效果?
原因很简单——李唐王朝没有用好‘贸易’这个强大的武器。诚然,彼时有很多蛮族甘愿为李唐效力,很多蛮族首领甚至在大唐做官。
但是!
等到大唐衰弱,原本效忠于唐帝国的蛮族得不到足够的恩赐,离心离德……边关的战火就重启了。
贸易!贸易!
唯有用好贸易的武器,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
在熊午良的计划里,未来的格速宜部族,将会在大楚的扶持下,成为草原上最强悍的部族,对其他部族都有碾压式的实力。
毕竟这支部族要给中原看家护院,就不能没有獠牙。
但是,怎么让他不噬主呢?
答案很简单——通过贸易的手段,剥夺他们的生产能力。
熊午良将会对外开放永久的贸易市场,草原人可以和平地放牧,用放牧得来的牲畜和皮毛,来贸易粮食、茶叶和铁器、瓷器……足以保障他们吃饱穿暖。
既然如此,草原人就没有自行生产粮食的必要了。
也就是被熊午良剥夺了生产能力。
好比鹰犬颇有战斗力,但是却要从人类手中的饭盆乞食。
但有人又要说了——草原人的生产能力没了,但他们有武力啊!还可以抢啊!
这就是外行话了。
熊午良既然给他们开通了永久贸易的集市,通过老老实实放牧就可以解决温饱,为什么还要冒险拿命去抢?话说回来,抢还不一定能抢得来。
在长久的和平贸易下,外族的上层贵族腐化富贵,而底层足以解决温饱。
全天下的人都是一样的——能安心过日子、活得下去,谁愿意打仗?
就算当真有部分豁出性命不要、就想在边关搞出点事情来的、脑子有问题的反社会分子,肯定也是极少数——用不着大楚出手,格速宜的部族就能粉碎他们!
……
当然,上述的手段,只是熊午良在脑海里的预想。
不过很快,他就会有实践的机会了!
在曲阳侯的计划里,下一步的‘开发岭南’——就将会是大楚对待异族政策的试点。
熊午良倒想看看,秦始皇用五十万大军和漫长岁月才初步征服的岭南,会不会在大楚的互惠互利贸易下,轻而易举地瓦解。
其实,他很有信心!
作为后世来人,熊午良坚定相信——贸易的武器如果用得好,效果更甚百万大军。
……
一年不见,封地看上去似乎更富庶了。
田野里的农田,倒还是熟悉的样子——但是对于第一次来到曲阳县的吕义来说,每一个硕大的稻穗,都能让他深感震惊!
“这……稻穗,竟然个个都如此之大!”吕义张大了嘴,里面几乎能赛一个鸡蛋。
周围的众兵卒投来一副见怪不怪的眼神……好像在笑话吕义大惊小怪。
吕义脸色一红。
熊午良倒算和善,耐心解释道:“自打本侯穿……承爵以来,封地里的所有庄稼,到如今都已经经历了近十年的育种……种子优中选优,故而稻种质量都很好。”
“此外,封地里的庄稼都要施农家肥。”
“故而产量极大——即便是歉收之年,也顶得上寻常农田的三倍产出。”
吕义迷茫地眨巴眨巴眼睛,半懂不懂。
他顺手摘下一捧稻穗,揪下稻子,慢慢咀嚼……
清甜的香气!
果然是上佳的稻穗。
话说熊午良口中所谓‘育种’,吕义倒还勉强能听明白。
可能就像武将的儿子多半体魄健壮、草原的汉子生来就会骑马一样——优秀的稻种,留下的下一代也会结更大的稻穗罢!
但是所谓‘农家肥’……
那是什么鬼?
熊午良言简意赅:“简而言之,就是往庄稼上浇粪汁。”
吕义动作一僵。
瞬间感觉嘴里的稻穗,沾染了奇怪的味道……
玉e……
一时间,吐也不是,不吐也不是。
熊午良嘴里说得简单,其实农家肥,是要经过很多堆肥发酵的步骤,最后处理之后,才能施肥在庄稼根部的。
但是无良君侯也懒得多解释。
权当是让吕义长个记性——路边的庄稼,不要随手摘!
……
“曲阳侯回来了!”
“小主君回来啦!”
“快看——青铜轺车!”
“缺角的曲阳侯旗!没错!”
“君侯万岁!”
“君侯万胜!大楚万胜!”
“大楚军神……万岁!”
“啊啊啊,我要给曲阳侯生猴子……”
不消多时,曲阳侯班师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封地。
四县封地激动万分。
也顾不上正是农忙的季节了——子民们扶老携幼,万人空巷。
高亢热烈的欢呼声,响彻大地——
“就是我们曲阳子弟兵,全歼了司马错的三十万大军!”
“我曲阳子弟兵,战无不胜!”
“快看——那是我长兄……站在排头的就是!”
此时此刻,曲阳新军和骁骑军的军士们,无不自发地挺起了胸膛,感受着父老乡亲热烈的欢呼,骄傲和自豪油然升腾。
就连身为外族人的格速宜,也得到了民众的欢呼。
格速宜亢奋不已,骑在马背上,左手握拳,连连锤击自己的胸口,而右手则高高举起手中的长槊,迎接群众的欢呼声。
这厮本就模样高大,再加上此刻动作威武不凡,倒是真引得阵阵喝彩声。
格速宜咧开大嘴,更是表演欲旺盛。
……
初来乍到的吕义震惊不已!
竟有封君,如此得民心哉?!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