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续(1 / 1)

加入书签


  哲学思考,向来是来源于对现实的不合理的不满。老子也如此。

  哲学是偏重社会的,其他是第二位的,或帮助、验证,或联系联想,或推广崇尚上升。

  《老子》的哲学与当时的社会直接关联,其概念是取自生活实际的具体现象、词语。哲学是需要“泛化”抽象,最初是针对具体,而归于人心、本质,寻找对立的,制止之途径,形成方法体系。

  如:由争夺、战争而至“争”,不争。

  由占有而“有”,由“有”而“无”。

  问题的源、根,因为“欲”,反之,则“无欲望”,升华“无”,与“有”相对。

  解决之道,以静,以虚,以朴,由妄为而至无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