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2 / 2)

加入书签

吕相想攻赵?嬴政皱着眉头又看了看吕不韦的奏疏,脑子里很快过了一遍他和将军们敲定的方案,现在攻赵不是好时机长平之战后,两方都有损耗,但那场几乎是赌上国运的战争只是让秦国修养了几年,而赵国已经彻底没有了曾经的辉煌。

“呵,不过是为一己之私就想让我大秦将士为其卖命,想的倒美。”嬴政将吕不韦的上书按在公文的一边,换了本公文看。吕不韦不过是想扩展他在河间的封地,根本不顾如今对赵作战是否合适。

翌日,常朝。

顾衍身着翠色官袍,头戴高山冠(1),无视所有视线站在朝臣对位的最前面。十七岁的三公,放在哪个国家都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但在秦国只能说顾衍被侧目而视的很大原因都是因为他目盲,又没有军功吧!

不过并没有人会上来讥讽这位暂时有衔无职的太保,所有人都清楚,顾衍在农政上的功绩早就超过了三公可以封赏的范围,他现在还不是相国只能说是身无军功而已。

顾衍身边站的要么是像蒙骜、王龁这样的四朝老臣,要么是昌平、昌文君这样的秦王外戚,剩下的就是吕不韦这样有从龙之功的,——当然,靠混资历上来的老太傅请假了,所以今天没有他。

在这个队伍里,只有顾衍一位年轻人,手里还拿着鸱鸮杖!

不过按理来说,顾太保也算是四朝老臣一堆官员里,李斯低头琢磨着。他是舍人,是身为相邦的吕不韦的属官,虽然官职不高,但离高官们的举例很近,所以他才有机会站在人群里偷偷打量秦国这位年少的太保。

他一边在心里感慨秦国唯才是举,一边想着要不借着吕相的名头去拜访一下这位顾太保。在他看来,吕相行事无度,秦王看着也不喜他,恐怕很快就会失势。若是自己能提早搭上身为秦王老师的顾太保,说不定未来会仕途通畅。

顾衍当然不知道自己身后,有位舍人在暗中琢磨的事情,正气定神闲的站在吕不韦和蒙骜的中间,心里想的是,听少府监的汇报,明日就能看到纯碱出产了。

这是顾衍没有预料到的顺利,看样子嬴政让少府匠人学习自己关于物理、化学的基础教程还是很有用的。

不过他的好心情只维持到嬴政到来,宣布上朝。

“昨日寡人批改公文,观太保奏章,今日拿来和众爱卿共商。”

我什么时候写奏章了?我刚到咸阳不到十天,别胡说,我没有。顾衍面无表情的在心里否认,同时也在想嬴政恐怕是打算将自己曾经给他的建议拿出来商讨了。

重点就是,究竟是哪一项?

嬴政身边的侍从捧着‘顾太保’的奏章,高声朗诵,越听朝臣的议论声越大,投注在顾衍身上的视线就越多。尤其是吕不韦,他的目光灼热到都能将顾衍身上的官服烧出一个洞。

“是为推恩,勋爵勤之勉之,庇荫子孙三代”当侍从读完时,朝堂上已经刷刷跪下一片,甚至有老臣‘感激涕零’,赞颂秦王大德。

不过,理应是最受益的蒙将军和王将军并没有任何表示,不仅现在没有表示,就连刚刚顾衍被朝臣们侧目的时候他们都没有看他一眼。

哦,这是受过嬴政提点的,顾衍面无表情的想。

“看样子,爱卿都赞同顾太保之言?”嬴政此时不咸不淡的开口,听不出喜怒。

李斯想说些什么,他自诩很会揣摩上司的心理。秦王虽然将太保的奏章提出来让朝臣讨论,但不代表他是赞同的,恰恰相反,如果秦王赞同,以他做储君时的雷霆手段早就直接下令命廷尉督办了。这种时候他希望听到应该是反对的声音。

但他隐晦的看了眼神色平静,甚至还带着微笑的顾太保,又有些拿不准注意。

“兹事重大,恐怕不能随意决断。”此时,刚刚还目光炙热的吕不韦在一片感恩声中站出来,说道。其他高级官员都没有任何表示。

“恩,相邦说的有理。”嬴政点头赞同,然后对队列里的博士官们说,“请诸博士商议出推恩令的章程,再做商议。”

算是一锤定音。

“太保如此建议,倒是让寡人想起曾经求教的时光。”嬴政笑着看向一脸无奈的顾衍,“太保曾建议寡人广开学路,效仿孔子,教天下士人,寡人觉得此言大善。”

等嬴政说完,蒙骜才出声赞同,“太保此言甚是,如今我大秦疆域日广,官员日渐不足。于当地任命亭长,里正等官吏都不识大秦法度,若能开学馆,教文法,当是善事。”

“蒙上卿,此言差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