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人均不会打顺风局?晋王和宁王激情对喷!(1 / 2)

加入书签

第389章 人均不会打顺风局?晋王和宁王激情对喷!

成王肯定不承认这件事情是她能做出来的啊。

托管是托管,实际操作是实际操作。

托管下的我,这跟我小八本人有什么关系?

再说了,这些人紫色、金色互相掺杂,可能有些人坑是坑了点,但未必不能派上用场。

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不好用的臣子,只有用不对的主公。

上面根正,下面的还怕他们能翻江倒海不成?

【大晟二十二年十二月,陆成安任命齐泰、黄子澄调任至成都,管理农政,李景隆被派遣至后方为汉国练兵。】

齐泰、黄子澄确实是这一组人里面,少数不多可以用的人。

毕竟成王败寇,失败者就要做好被抹黑的准备,齐泰和黄子澄是一金一紫的配置,作为明太祖朱重八指定的辅政大臣,这两个人还是有一定业务能力的。

那可都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也就是明朝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后第一批高中的人,可以说是大明王朝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人才。

历朝历代,头几年出来的都是猛人,明太祖朱重八自然也很重视第一批出来的人才培养。

齐泰不光是在礼部待过,也在兵部都任过职,深受明太祖朱重八赏识。

而在削藩一事上,齐泰是力主擒贼先擒王,先砍强的,再打弱的,敲定了开局就怼燕王的路线,黄子澄则是想抓典型,把弱小的藩王里面几个做事出格的先处理了,再去收拾朱棣。

只不过他们两个人最终失败了。

而有意思的是,明早期的文臣主打一个硬,横的很,齐泰和黄子澄在建文帝失势以后,也没有投降朱棣,都是尽忠死节。

所以齐泰和黄子澄不要让他俩捣鼓什么军政方面的事情,帮老百姓种种地,思考修生养息的安民政策还是没啥问题的。

至于秦桧和严嵩,本质上也就是君主的玩具。

不是赵家皇帝的暗中授意,秦桧拿头去陷害忠良,他根本就没这个资格。

而严嵩更是嘉靖的敛财工具。

这俩人惨就惨在给皇帝背了黑锅,吸引了仇恨,但毕竟有些事情,做了就是做了。

都是成年人了,做过的事情,就要对此负责。

陆成安预测,按照他和汉王的性格,最多能用齐泰、黄子澄、李景隆这样的,但要用秦桧、严嵩这些人,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没把这些人宰了,陆成安就已经很克制了。

【大晟二十三年一月,严嵩、黄皓、许攸、秦桧、马谡等人不受汉国重用,离开了汉国。】

【严嵩加入了宁国,黄皓、许攸、秦桧加入了晟国、马谡加入了燕国。】

陆成安怔住。

还有这样的操作?

他怎么忘了人才的流通性,有些人在本国不受重用,但是他能跑路啊!

而且陆成安还巴不得这些人赶紧卷铺盖滚蛋呢。

有点可惜的就是马谡,至少他还是个数值怪,看着挺狠的,如果不是熟知历史,陆成安还真会重用马谡。

【大晟二十三年二月,诸葛亮对于马谡的到来,很是重视,在考校过马谡的学识以后,他决定培养马谡成为燕国重要的人才。】

【马谡对于诸葛亮的重视,感激涕零。】

【晋国开发了造纸术。】

【宁王使用严嵩来提高宁国的商业繁荣度。】

【成王招募到了新的门客——成济。】

小八她!还!在!召!唤!‘英’!灵!

陆成安之前是感觉差点什么,现在发现,差就差在大家只能抽到比较出色的臣卡,抽不到那种稀奇古怪的。

现在小八正在疯狂地证明了模拟器的爆率是真实的。

并不是说完全不爆出那种害人的臣卡。

【大晟二十三年三月,严世蕃、胡宗宪出仕宁国。】

【程和依附汉国以后,陆成安因而解锁词条技能——隐龙在渊。】

【隐龙在渊:有一定概率可以无视敌方使用的计谋,不受计策影响。(紫色品质)】

【进阶为金色品质,需要与宣平和李徽在同一个国家阵营中。】

之前结盟,成为一个队列中的阵营,解锁了桃源三杰的羁绊效果。

而现在盟约结束了,桃源三杰的羁绊效果依然存在,看来是解锁以后就成了固有词条,不会再被收回了。

【汉国在咸阳建立了新的都城。】

【汉国统一了秦国、汉国、楚国三个地方的货币。】

【这大大方便了原先三个国家百姓之间的交易。】

【汉王开始修筑官道,方便百姓互相之间的流动,并且通过商人交易获得晋国的新式造纸技术。】

【晋汉之间虽然屡屡都有边境上的小摩擦,但仍然没有爆发出太大的战役。】

【周瑜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认为国与国之间断然没有永恒的情义。】

【晋吞晟在先,晟裂晋在后,两国不可能同仇敌忾对抗汉国,加之晟国与汉晋边疆路途遥远,晟国出兵要借道,双方是难以互信的。】

【而以汉国的国力,吞掉晋国只是时间问题,我们要想的应该是如何降低损失的情况下灭掉晋国。】

【这样一来,灭掉晋国以后,一鼓作气之下,那么天下可图。】

【大晟二十三年五月,燕国就‘齐国国土’分配的问题,向宁国讨要说法,严嵩与诸葛亮激烈辩论过后最终失败。】

【宁国在道义上不占上风。】

【对于齐国领土的归属上,宁国人的立场下降了。】

【燕国要求宁国割让七座从齐燕战争中霸占的齐国城池。】

【宁王不允。】

【她当即调动李成梁、戚继光、胡宗宪三人来面对燕国的来势汹汹。】

【宁人多商,作为商人较多的国家,宁国人并不喜欢打仗,更喜欢和气生财。】

【这让宁国的舆论上并不主张对外战争。】

【燕王在攻取齐国的土地后,有了懈怠守成的意思,而面对堆积成山的政务她感到非常的疲倦。】

【于是,她将诸葛亮调遣至燕都,把政务交由诸葛亮来处置。】

【经过激烈的讨论,一个专门服务于燕王来处理政务的辅佐团成立了。】

燕王本身就不是一个喜欢做政治的人。

早期还能说是有雪耻的动力推进,可灭掉了齐国以后,燕王的动力就大幅度下降了。

能以这个性格坐在王位二十余年老老实实地去处理政务,燕王真的很不容易。

这个阶段,燕王就纯粹是想下班了,但遗憾的是燕国没有继承人,所以燕王是想要下班都没这个门路去下班。

【大晟二十三年六月,因为没有继承人的问题,诸葛亮想要说些什么又欲言而止。】

【在燕王和诸葛亮的商议下,燕王最终将宗室中一位亲近燕国的男孩立为储君培养。】

【大晟二十三年七月,燕王发现了新的追求,她与诸葛亮商议伐宁之事。】

【同月,晋国与汉国之间的爆发来到了界限。】

【汉国已经拥有八万士卒具备铁札甲的制式装备。】

【汉王以岳飞为一路主将,命邓艾运输粮草,魏延为另一路军,派遣陆成安督军作战,十七万大军攻打晋国。】

【开战之初,汉国上来便夺走了晋国的邺城之外等等十余城池,好在晋王冷静指挥,吴明守城据险,避免决战,战事逐渐呈相持局面。】

【晋国受到如此猛攻,晟国紧急出兵,狄青等人赶往前线。】

【然而魏延从另一路军攻下平阳,歼灭晋军十万,败晋将吕琯、朱咏。】

【岳飞在晋国诸将的据险防守下难以攻克,魏延的捷报对于汉国而言却是一场甘霖之雨。】

【晟国的援军将至,陆成安早有准备,以周瑜一路军袭扰,自己率主力企图将晟国的支援截断。】

【陆成安深谙围点打援的战法,他的围攻让狄青根本无法再度前进支援。】

【反倒是晟国的一路军被覆灭。】

【晋国在遭受战争的情况下,百姓受战乱的影响严重,使得晋国在粮食上入不敷出。】

【没有充分粮食的情况下,晋国士气大减,即便是韩世忠想要继续顽抗汉国的进攻,都没有充足的兵力硬抗。】

【宗泽面对败势,连叹三声,意图带着晋王向后撤退。】

【大晟二十五年,晋国大半国土已经落入汉王之手,汉王积极推广仁政,取消晋国之前对百姓施加的各类政策。】

【晋王不得当的政策早已让百姓怨声载道,心生不满,汉王到来后的仁政,这让晋国的老百姓对汉国政府的抵触降低了。】

【大晟二十六年,晋王彻底败退晋国,迎江而上,撤往晟国似乎已经成了最后一条道路。】

【在想了许久以后,晋王不愿前往晟国,投江而亡。】

【晋国灭亡。】

很好!很有骨气!

死都不要投降给汉王,看着汉王跟陆成安卿卿我我,那是比死了还要难受!

这次失败,晋王总结了一下她的失败主要原因。

第一是缺少一个合格处理内政的文臣,第二是没有一个非常能打的儿子,第三是没有在优势最大的时候扩大优势,反而是和其他亲王坐地而谈,在那里拼内政发育。

这就导致进入托管模式以后,底子还是那个底子,内政烂的根本毛病没有得到解决。

而且楚王送了一个楚地大补丸。

但凡楚王活得久一点,跟汉王再拉扯一段时间,别送土地,就不断卡汉王的土地扩张速度,都不能养一个那么肥的国家出来。

说句难听的,汉国的前期,就是楚国养出来的。

吞并楚国的汉国,相当于是用两个国家的人口资源、土地来发展的。

晋国吃亏在打仗经济跟不上,而不是打仗没法打,你看他们踞险而战,连岳飞都打不进来。

这就证明了晋国是能和汉国拼命的,但是打仗不是一块地方拼个你死我活就行了,国土的面积很大,正面有优秀的将领可以扛着,其他地方就不一定有。

汉国在正面耗住了,就想办法侧面找机会,后面再凭借国力生生磨死晋国的。

“开局就该截胡陆成安,这是战略思想出错了。”晋王越想越气,“我就不该去找父皇和小八。”

“这两个人被我抓了以后,没有一个人能帮得上我。”

“让小八去看守父皇,她直接一个人跨越四个国家跑路了,如果不是父皇自立,背刺了本王一半的土地,瓜分了国力,我还能和汉国再打几年。”

可惜!

太可惜了!

【大晟二十七年,燕国的大军攻打宁国。】

【双方僵持了三个多月,宁国军队出现了大量士气溃败的现象,不情愿打仗的宁国人冒出大股溃军。】

【固然戚继光掌兵上军纪严明,宁王也愿意给士兵开出较高的军饷,但是宁人视生命高于一切,不为钱财所动。】

【哪怕宁国的将领英勇抵抗,可面对强盛一时的燕国也无计可施。】

【“谁敢与我一战!!!!!!”】

【咆哮声出现在了燕宁交战的第一战场,张飞单枪匹马与李成梁马战。】

【李成梁不敌,败于马下。】

【大晟二十七年六月,宁国的防线全部溃败,大量的国土被燕国军队所掌控。】

【严嵩开城投降燕军。】

【李成梁被张飞生擒,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李成梁迷途知返,愿意为燕国效犬马之劳。】

【戚继光保护宁王逃亡,杀出燕军的重围,最终率领一千余人来到原先的楚地。】

【这一千人转化为金色特殊兵种——戚家军。】

【宁国被燕国覆灭,宁王投奔了汉国。】

【宁王加入了汉国阵营、戚继光加入了汉国阵营。】

【大晟二十七年七月,陆成安以帮助宁国复国的理由,介入宁燕之间的战争。】

【同时燕王另一路军,关羽张辽大破晟国,正英帝投降,加入了燕王的阵营,至此晟国并入了燕国的版图。】

【晟国、宁国灭亡。】

【天下二分的局势显露!!!】

一分为二的斩断声响起。

画面切割。

【与你争夺天下的最终对手是——燕王。】

【与你争夺天下的最终对手是——汉王。】

【一统天下的决战开始了!!!】

燕王这边先灭齐国,再灭宁国,后攻晟国,效率上肯定是不低的。

但是汉王这边同样强硬,楚国、秦国、晋国相继被她所覆灭。

不过早期发家史里,汉王的运气成分要高一些。

楚国在前期就被汉国给打下来,可以说是这次【群雄逐鹿】中最大的转折点。

因为真正难打的是中期互相运营的阶段。

那个时候都在拉扯,谁都不希望隔壁的缓冲带能崩的那么快,也不希望有任何一个国家成为超一线强国。

所以碰到灭顶之灾,其他国家的人都愿意协助。

春秋战国就有一个非常长期的僵持期。

燕王打齐王,宁王不管怎么样都要帮一把齐王。

燕吞并了齐,就会在宁国后方成为一个大国,宁王要直接接触到燕王的威胁。

而燕国打完了齐,她没地方扩张,宁国就会成为了燕国统一天下的拦路者。

燕国要统一,必须打宁国。

同理,宁国要统一,后方战场也必须是自己的才有机会。

宁国打下来齐国、燕国,她就会成为侧翼最大的国家。

宁王想要统一,也是要在这个小范围的三国之战中取利。

但齐王崩盘的太快,稷下学宫这样的奇观建立以后,按理说会变成齐王的上升期,可结果就是被燕国长驱直入了。

当宁国出兵援救的时候,齐国已经捞不起来了。

救了也构成不了缓冲的效果,基本上整个国家的行政、军事已经碎裂了。

宁王就只能从援助齐王让齐国成为战略缓冲带,转而想办法扩大宁国的竞争力,在齐燕的战争中,给宁国找到获利的机会。

燕王在能力上,的确不是大晟皇室中最优秀的。

但是燕王的运势一定是整个大晟王朝皇室里最好的。

能力就算是不强,可是聚拢在燕王旁边的人才足够出众,那么燕王就有群雄逐鹿的机会。

其实燕齐之战中,宁王的处理已经完美到不能再找出一个最优选了。

可问题还是那个问题,宁王所在的位置,不具备缓称皇的条件。

她不能隐着发育,等彻底做大了再跳出来收割局面。

宁王所在的位置是四战之地。

如果说燕王的运势是大晟王朝里的天花板,宁王的运势只能说是天煞孤星,倒霉中的倒霉。

宁国的上方有齐国、燕国,侧翼有晋国、晟国、下方有楚国、汉国,右边是未开化之地,想种地简直够呛。

这种四战之地,除非宁王把一路打穿,否则就没有统一天下的可能。

打晋国?前期谁打得过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