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这不是欺软怕硬!这是帝门的骁将!(1 / 2)

加入书签

第213章 这不是欺软怕硬!这是帝门的骁将!

晋王对于这一场战事,她是充满了信心。

这一切都建立在出色的各项优势上,毋庸置疑,这五位藩王的作乱,声势极为浩荡,似乎是远超魏王之乱。

但实际情况是,这五位藩王的封地都比较偏远,而且相对贫瘠,更重要的是,魏王之乱,明显是早有图谋,准备精良,这五位藩王的作乱,就稍显仓促。

从这五位藩王的行军路线和情况就能观察出她们的威胁性,不,危害性的程度。

魏王所发起的进攻点,是以消化地区为己方根据地为主的,她一边打,一边通过攻占的地区,逐渐建立自己的行政区域,将这些地区改造,接纳当地的乡绅和各个阶级的人。

这五位藩王,她们所集结的兵力,压根就没有详细考虑过战略方针,只想着一路打到京城,单纯就是借助现有的兵力给朝廷一定的施压,迫使‘削藩政策’不能继续下去。

魏王是试图想要形成自己的独立政权,所以危害性显著,这五位藩王都没有考虑到这一层。

所以晋王能想到,五王之乱这完全就是一场临时起意的叛乱,这就导致各项准备包括起兵对抗朝廷都是临阵乱来的,这些藩王集结的战力并不高。

其次,这场叛乱不合乎法理,也不合乎于名义。

汉王想要削藩,所以就反了,看似是为了自己以理据争,其实就是一场实打实的谋反,性质极其恶劣。

在名义上,这五位藩王的作乱,也没有一个非常站得住脚的理由。

这和她晋王之前的起兵抗击朝廷是不同的。

当时晋王造反的朝廷,已经是把几个藩王给削藩削死了,其次晋地,她晋王又有民意作为基础,凭借着兵权和自主性,建立了自己的地方政权,有实质性的地方朝廷,其实就是一个小朝廷的雏形,潜力远超那些没有目的性的叛军。

有了名义、有了潜能,她的成功看似偶然,其实在这里头是隐藏了很多大智慧,后面晋王分析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陆成安的能力有多么的恐怖。

现在,汉王对这些藩王的削藩,仅仅只是削除了藩王在领土上的权力,并没有将藩王置于死地的说法。

跟她的那次削藩是不同的。

这就导致这五个藩王的作乱,既名不正也言不顺,更重要的是大晟王朝刚和蒙古帝国打完一场防守反击,汉王,在这之前刚刚下放了减轻赋税,休养生息的政策。

百姓们好不容易依此过上了几天好日子,此时再贸然发生战乱,既会惹怒朝廷,也会惹怒百姓。

加上临时起兵所组建的乡勇,战斗力和边疆久经沙场的士卒不能相提并论,太多太多的优势,让晋王都想不到能输的点。

她心里早就想要过一把将军瘾。

打草原人没打成,欺负你这几个老妪,我还不能随便打?

最重要的是,这场战乱,是汉王的削藩政策引起,晋王勤王,带着这些强兵勇将到处乱打,一切的粮草和军饷,都由汉王承担。

这凭什么不打啊?

这必须要给她们看看大晟第一猛将的实力!

事实上,陆成安也没有把这些作乱的藩王放在眼里,比起这些藩王,蒙古突骑比之如何?

而宁王看到晋王的主动请缨,心中更是暗道欺软怕硬的东西。

以宁王的眼光,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晋王手上的优势有多大?

最基础的一点,这五王作乱,她们造反的地盘也就那么几块,怎么比得上拥有一个大晟王朝作为基本盘的汉王?

光是拿经济打持久战,就能打死这些藩王了。

何况晋王拿着的还是可以和蒙古突骑正面厮杀的鬼嵬军,你拿去欺负最基础的兵种,打那些刚刚召集的地方乡勇,你这不是纯欺负人么?

唯独初临战事的成王有些惶惶不可终日。

【清平十年九月,晋王与靖江王的联军正面对峙,两军交阵。】

【吕琯在两军对峙之际,选择阵前挑将,在枪挑敌将后,向着联军大喊,“我们同为大晟子弟兵,为何兵戎相见?”】

【“传晋王殿下的将令,若临阵投降者,赦免其罪,重回故里,若一意孤行者,杀无赦!”】

【只见鬼嵬骑士,军姿潇洒地穿梭在阵地之上,他们跟着将令大声附声道:“临阵投降者!无罪!一意孤行者!杀无赦!”】

【看到鬼嵬军装备之精良,久闻威震漠北之名的靖江王部将姚德双劝降靖江王,并希望靖江王能就地受缚。】

【靖江王勃然大怒,“我堂堂大丈夫,如何能向这些小女子下跪受降?”】

【“此战,生擒敌将者,加官进爵!”】

【刹那间,先是白马过隙般的光影,一人一骑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冲入靖江王的营阵之中,虽然靖江王的亲卫队竭力防护,却无能为力,下一秒,一道寒光穿梭而来。】

【晋王张弓冷笑。】

【靖江王应声而倒。】

【清平十年九月八日,晋王率部大破靖江王两万乡勇联军,初阵,吕琯数破其将,晋王箭毙靖江王,使其毙命,靖江王其部遂降之。】

【清平十年九月十二日,天子怒斥不臣,下旨靖江国除,自此再无靖江王,靖江王传代近八代之久,终废其国。】

靖江王不是最尊贵的一字亲王,而是二字郡王,乃是后晟开国皇帝的侄儿封地,故此赐郡王。

传代八世,亦有悠久传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