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你惹她干嘛啊?!(2 / 2)

加入书签

国除,顾名思义,就是废除封国。

也就是说,晋王不仅是要现在的魏王死,更是要剥夺魏王这个封号,让魏王这个一字王,彻底消失。

“你没事,去惹她干嘛啊。”陆成安可以肯定,激怒谁都可以,别想着去激怒晋王。

陆成安的死,直接是激怒了甚至是变相增幅了晋王对帝位的野心。

为什么晋王能那么迅速地打扫中枢朝政,因为她有一个最强有力的支持集团——河北吴姓。

最关键的是,晋王遇到让她愤怒的事情,几乎是不会留什么底牌的,有牌直接打,以最短的时间,拉起了大晟朝全国的军力。

十万步卒,这其中饱含了吕琯亲率的两万精锐步兵,川蜀吴明分出来的三万嫡系镇边军团,河北一万骏骑,还有从凉州调集过来的三万骑兵,这还没算上各地勤王的府卫兵。

没有对外宣称的水分,实打实十七万兵力,真要放史书上写,少说也得吹成五十万的大军亲征。

这下别说汉王和秦王都在暗暗心惊晋王暗中的能量,宁王都被晋王的隐藏战力给震住了。

难怪晋王可以成为造反的大户。

给谁这个底气,谁都敢造反啊。

比起长孙家那个外戚,这个河北吴家才是真正的隐藏大哥!

长孙家能带来的只不过政治资本,河北吴家,有事是真亮刀,不说驻扎边疆,镇边军团的吴明,这河北能整出来一万的骏骑,实在是太夸张了。

凉州能调集出三万的骑兵,是因为凉州的骑兵是特产兵种,而驻扎在凉州地方的军阀,骑兵军团是主体,听从朝廷的吩咐。

凉州地区不是晋王的嫡系,只能说是地方政权听从中央政权的命令,响应了朝廷的号令,出了三万骑兵。

河北的一万骑兵就不一样了。

固然河北这地方也产良马,但是能出一万可以随时调动的骑兵,讲道理,真挺过分的,毕竟吴姓在河北根深蒂固,说白了,就是晋王不称帝,她这边手上都有一个随时能动用的一万人数的嫡系骑兵军团。

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亲王继位,都不可能有晋王那么空前强悍的调集能力,能这样诏令各地的勋贵出工出力。

很有可能就是面子话,响应几句,差不多出点力,东拼西凑个七八万人就往魏王的地方打了。

而且这时候,新登基的女帝,不一定能镇得住其他亲王,这是有可能导致中央内部混乱,还没讨伐南边叛乱的魏王,在窝里面,先自己人打自己人打个头破血流出来。

汉王上位,秦王这边的长孙家是不可能服气的,哪怕藩王和土司,是中央朝廷最大的敌人。

可保不齐长孙明认为‘攘外而先安内’的优先级更高,先把汉王送走,扶秦王上去,再去猛锤藩王和土司。

那魏王和贵州的土司牵扯一下,趁着中央朝廷内乱的情况下,造反成功的概率是真不小。

可惜,他们遇到了一个亲王之中最具实力的爹。

一天生来就含着金钥匙出生,备受恩宠,堪称天生赢家的大爹。

南方藩王的卫队,本身就比北方藩王的卫队要少,因为北方藩王还要镇边,南方藩王是不需要镇边的,最多就是打压地方土司。

何况是魏王这种,在正英帝上位后,从北边的藩镇上被驱逐到南方就藩的藩王,哪怕事先做过规划,积累了力量,至多也就尽起两万之士。

晋王光是自己诏令和调动的兵力之巨,就能达到十七万之众,还别说各地巡抚为了勤王,临时招募的兵力。

所以说,惹谁都可以,是有回旋的余地。

惹晋王,不好意思,她啊,你还真惹不起。

这作乱的魏王完全是给自己挑选了一个最难打的对手。

【太初元年五月,太初帝攻占南昌,而后下令处死魏王苏颐菱,除魏王之藩,平定魏王之乱,调转兵力镇压土司祸乱。】

【太初元年六月,太初帝平定贵州土司曹东成的叛乱,在云贵地区开始了武力镇压,将不服从的世袭土司一一除族,施行《改土归流》的策令,安抚其余土人,沿路命令随行的士卒立碑以思亡夫。】

【太初元年七月,长孙明前往南宫,决意趁此良机,在太初帝苏瑾若还未归京城之际,复辟正英帝,还以国主之位。】

【正英帝拒绝复辟帝位,叹曰:“普天之下,岂有皇爷夺孙嫡之位的道理?”】

【“朕不屑于此。”】

【南宫复辟以失败告终,长孙明默然,上书告老还乡,乞求太初帝宽恕。】

陆成安这才注意到晋王选择的年号,名字叫太初。

太初这个年号,是比较特殊的。

这可是个哲学术语,代表无形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元始的宇宙状态。

大有打破一切,重开天地的寓意,所以在年号之中,太初相对而论,有些不吉利。

是非常霸道的一类年号。

“这次模拟的后续,晋王只要不胡闹,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可怜我筹谋的大航海计划,又是没能成功发动。”陆成安哀叹一声,他不打算熬夜了,准备早点休息。

这时,烛火闪烁,陆成安起身吹灭了烛灯。

而汉王府外,一道身影矫健地翻过了汉王府的围墙,她熟练地迈过了围墙后的假山,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周遭巡逻的卫队。

陆成安提出【改土归流】的策论后,正英帝是派遣了一支卫队前来汉王府护佑陆成安的安全。

“这些人,可难不倒我。”

4000字大章更新,为了写完这一段没有断章一口气更新了。

求几张月票。

月票第二怎么和月票第一差了那么多,有些头晕目眩了。

本章有图,刷新就能看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