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成为刘胜后,我和邓绥母慈子孝了(三十四)(2 / 2)

加入书签

睡前哭!

噩梦惊醒也哭!

哭着哭着,等清河王的噩耗传入京城后,刘祜硬是挤不出一滴泪了。

这是年底,诸事操劳。

哪怕一年天灾不断,但百姓们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过一个好年,期许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所以,清河王的死就好似一颗石子坠入大海,甚至一丝涟漪都不曾激起。

唯有清河王刘庆的子嗣在翘首以盼等待着册封。

但邓绥并没有着急下旨,而是安安稳稳的过了个年,才不疾不徐的册封刘庆长子刘祜继任清河王,继续久居京城。

次子,刘虎威代行清河王职权,管理封国事务。

另分割清河国部分封土,将第三子刘常保封为广川王。

如此一来,邓绥便丝毫不惧刘庆这一脉会在清河国搞幺蛾子。

人心不齐,万事不成。

哪怕刘祜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依旧还是捧着圣旨哭哭笑笑。

他不知是该感谢父亲用十余年给他织就了一场美梦,还是该怨恨父亲把他送上了这条进退维谷的路。

罢了,罢了,这一生最起码还有清河王的虚名,还能做一个富贵闲散人。

他所有的不甘都源自于落差。

接受了这份落差,倒也能安稳度日。

对于刘庆子嗣接到圣旨的反应,并不在邓绥的考量之中。

这一年,邓绥依旧兢兢业业的当权主政。

哪怕依旧十八个郡和封国发生地震,四十一个郡和封国大水成灾,二十八个郡和封国发生风灾和雹灾,邓绥都率领着文武百官和大汉的百姓挺了过来,将流离失所降到最低,没有发生规模性的流民作乱。

这一切,都有赖于邓绥的决策。

文人的那些指桑骂槐的话,再也无法动摇邓绥的决心。

又一年,闰七月,广川王刘常保去世。因无子嗣,封国撤除。

此时,刘祜依旧是滞留在京城有名无实的清河王。

但,他已经想通了。

他本以为他自己会释放本性,吃吃喝喝,左拥右抱,却不曾想他在几次三番被召入宫后,迷上了天文历法,加入了荪歌和太史令的组合,变成了神棍三人组。

又一年,替刘祜代行清河王职权的刘虎威也去世了,但刘祜在洛阳依旧活的风生水起。

直到此刻,他才真正理解了听话的重要性。

嗯,他天生就是个听话的人。

他听话,陛下和太后也善待他。

没想到,他才是兄弟之中,活的最久的人。到如今,清河王一脉,也唯有他一个男丁了。

他本以为,他是质子,死的早。

“听聪明人的话才是苟活的真谛!”

刘祜再一次感叹道。

荪歌和太史令面面相觑。

突然其来的人生感慨,还是蛮吓人的。

“你这叫苟活”

荪歌随手用竹简砸向了刘祜。

太熟了!

她和刘祜在装模作样的兄友弟恭相处里变成了狐朋狗友。

“吃寡人的,住寡人的,穿寡人的,这叫苟活”

刘祜接住竹简,嘿嘿一笑。

“这叫跟着陛下,三天吃九顿。”

刘祜也不恼。

主要是他不想回王府。

他和嫡母数年相依为命,多多少少都培养出几分母子情分。

嫡母说他既然没建功立业的大本事,那就老老实实开枝散叶。

那怎么行!

他还要一心修道呢!

太史令说了,清心寡欲,玄术才能一日千里。

喜欢快穿:千古风流人物请大家收藏:快穿:千古风流人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