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成为王氏后,继女清照上天了(十六)(2 / 2)

加入书签

提笔写下“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这是李清照第一次直面盛世北宋下的滚滚暗流。

想当年,唐明皇也曾一手打造开元盛世,可最后诸般功业一扫而空。唐朝发生了安史之乱,且唐王朝军队一败涂地。

乱世的到来,当真毫无预兆吗?

不,有的。

从上位者耽于淫逸,亲奸佞远贤臣,竭民力以快己欲时,败亡的结局便已提前预定。

以古鉴今,可以知兴替。

如今的北宋何尝不是如此呢?

君王庸庸碌碌无作为,群臣党派勾结相互倾轧,又有外敌虎视眈眈,可偏偏面上又是一片花团锦簇。

这一幕,岂不是像极了安史之乱前,大唐的繁荣景象。

怪不得,阿娘会如此忧心天下大势。

李清照一气呵成,胸中澎湃的热血似是要抑制不住。

笔落,诗成。

在此之前,她从未写过这般诗词。

原来,她的诗词不仅仅可以记录少时风光,山川美景,亦可提醒世人。

如阿娘所言,文能在盛世教化万民传承经典,亦能在乱世以笔为兵戈唤醒世人。

这才是意义。

正在扎马步的李迒,悄咪咪移过来,看到了写于纸上的长诗。

一字一句,李迒心中震撼。

他的神色,渐渐变得严肃认真。

长姐这是在借古讽今吗?

他一直知晓长姐的才能,亦有来自于阿娘的胸襟眼界。

可以说,长姐是这个世界上最像阿娘,也最崇拜阿娘的人。

没错,就是崇拜。

在长姐心中,阿娘高山仰止,无人能与阿娘相比拟。

李迒回味着长诗,心中的不服气一点点消散。

练武,他也可以。

哪怕他的文字不能如刀兵唤醒世人,那如有乱世,他也可以救助弱小。

有阿娘和长姐的榜样在先,他知晓他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长姐,我知错了。”

李迒擦去额头上的汗珠,眼神坚毅。

就在此时,被官家派了公差的李格非终于返家。

来不及叙旧,便看到了李清照那首尚未收起来的长诗,心中震撼并不弱于李迒。

虽说他早有心理准备,她的继妻出身于书香门第,且腹有诗书气自华,由她教养的儿女定不会差,却没想到竟如此惊人。

小小年纪,便有这般深沉的忧国之思,是乃大才。

“甚好!”

“甚好!”

风尘仆仆的李格非,摸着下巴上的胡须,不住的赞赏道。

“若照姐儿为男子,此生必定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喜欢快穿:千古风流人物请大家收藏:快穿:千古风流人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