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三十八)(2 / 2)

加入书签

司马承祯广见洽闻,交友甚多。

宫廷王侯达官显贵,乡野小民才子墨客。

岑勋颔首,恭声应是。

“小友,请。”

司马承祯指着一旁的蒲团,仙风道骨的笑着。

李太白,终不似当年那般恣意潇洒了。

“小友不远千里,可是心有疑惑?”

茶香袅袅,氤氲缭绕,水雾升腾,面容看的不真切。

闻言,李白轻叹一声,也不遮掩,坦率自然“道长,自被圣人召入大明宫封翰林供奉,已有一年光阴。”

“诗词万人追捧,陛下也是盛赞不已。”

“锦衣华服,呼朋唤友,可我心头就好似被石头压着,片刻难得喘息。”

李白声音平淡,不是炫耀,只是简单的陈述。

司马承祯摸着自己的胡须,静静地聆听着“小友所求非高朋满座,美誉加身。”

“小友觉得压抑,无外乎是现实与所求的落差。”

“小友想要的是什么?”

透过氤氲的水汽,司马承祯想到了当年那位真正狂悖乖戾的人,李明月。

若论无牵无挂,无欲无求,这世间谁都不及李明月。

包括面前这个以谪仙人名动大唐的李太白。

谪仙人,谪居俗世,难免沾染世俗红尘。而李明月则真真是冷眼旁观,鲜少动容。

饶是置身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气,李明月都只是清醒的沐浴其中,而非沉沦。

目的明确,潇洒浪子,却又进退自如。

按理说,李白的困惑疑虑,李明月应该有办法开解。

可为何李太白还是千里迢迢,动身跋涉,来到了王屋山。

他想要的是什么?

李白沉默,而后朗声道“我欲经邦济世,匡扶明君,而非在翰林院填词作曲,风花雪月。”

“多年夙愿,未曾改变。”

司马承祯含笑,谁又能想到谪仙人李太白实则是个官迷呢?

只是,夙愿,未必合适。

“小友可曾听过先秦甘戊使齐的故事?”

司马承祯将茶蓄满,不疾不徐开口了。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

“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

“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

“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

“小友可知老道是何寓意?”

兢兢业业忠厚老实,可以辅佐君王,但却不能带兵打仗。

千里马,日行千里,可若捕捉老鼠,不如一只狸猫。

“小友大才,想象瑰丽,出口成章,大唐锦绣出自你口便更具浪漫仙气。”

“天生谪仙人李太白,到底为何?”

“庸庸碌碌为官,在洒脱不羁的性情和规规矩矩的官场左右为难,蹉跎岁月吗?”

司马承祯坦然直接道。

李太白今日能造访王屋山阳台观,既是缘分也是造化。

他行将就木,不知何时便会撒手人寰。

这番话,由他说出,最是合适。

他,好像懂了李明月的用意。

7017k

喜欢快穿:千古风流人物请大家收藏:快穿:千古风流人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