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朕的肱骨大臣在哪里(2 / 2)

加入书签

“大伴,去让人将这些纸上的东西给我准备好,明天我就要用。”

朱由检对王承恩吩咐道。

王承恩连忙上前恭敬的接过朱由检的杰作。

仔细看起来。

只是瞬间,王承恩就有些懵。

这些都是啥啊!

一些奇怪的器具装置,还有花,皇爷要把宫里所有的花摘了?

还有油脂,石灰,玻璃。

这些东西干嘛用的?和国事有啥关系?

王承恩感到很迷茫,这是老朱家的传统?每个皇帝都会有点让人难以理解的爱好?

但是,皇爷的吩咐照做就是了。

朱由检纸张上让王承恩准备的东西就是朱由检准备的接下来持续搞钱的宝贝。

前世彻夜阅读了这么多历史穿越小说可不是白读的。

一些搞钱的小物件,朱由检很熟悉。

只是,目前朱由检能想到的在这个时代能用的也就这些了。

至于其他还有一些门路,只是以朱由检眼下薄弱的根基,暂时也很难实现。

接下来,朱由检又陷入了思考中。

启动资金暂时有着落了,接下来等东厂和锦衣卫整顿一番后,就能去抄家取来。

粮食筹集也有大致的方向了,只是还要等朕将那几个小物件做出来。

粮食筹集是一个长期性的慢活,不需要一开始就准备很多。

初期的粮食还是要靠灾区当地的官仓以及拨放银子向当地地主们购买。

虽然不能奢望太多,但是应该能顶上一些日子。

后续的粮食需求还是要想办法从南方运以及从海外想办法搞点粮食。

一切都有了方向,剩下的就是还需要合适的人选去做具体的事了。

朱由检可不希望自己绞尽脑汁、费心费力搞来的粮食和银子被那帮贪婪的蛀虫们给吞了。

坐在宫里直接下旨,那些剿匪、赈灾的粮食和银子真正能落到实处的不知道还能不能有一两成。

所以,朱由检必须要选择信得过有能力的人去做这些事。

目前朱由检的身边是无人可用了。

在大明当前的制度下,也只能从现有的文官之中选择合适人选。

徐光启虽然可用,但是都六十多岁的人了。

而且朱由检记得徐光启也没几年好活了,这么辛苦又有一定危险性的事,朱由检不忍心折腾这位老人家。

而现在朝堂中的人,朱由检有印象的还真没几个,而且基本上都不是啥好东西。

不堪一用!

明末真正有能力又品德兼备的文官,朱由检有印象的也就那么几个。

首推的就是孙传庭与卢象升。

这两个人实在是在明末的历史上太有名了。

后世有句话评价孙传庭:传庭死,大明亡!

虽然这个评价是带有一些夸张色彩的赞誉,但是也能说明孙传庭本身的能力。

孙传庭军户出身,考中进士,开始只当过几任知县,然后入京担任过吏部主司和郎中,职位并不是很高。

后因不满魏忠贤专政而辞官回乡。

直到崇祯八年才重新入朝为官,后担任陕西巡抚,屯田练兵剿贼,并且擒获了流寇头子高迎祥,一度逼迫得李自成只剩下十八骑逃窜。

只是最终在崇祯十六年再次与卷土重来的李自成决战中阵亡殉国。

而后过了五个月,大明便亡了。

朱由检不确定孙传庭此人具体品性如何、理念又是什么样的。

但是孙传庭当初进入陕西实行屯田练兵却是有魄力的,当时屯田可是得罪了不少士绅权贵。

而且之后的战绩也可圈可点,说明孙传庭在兵事方面的造诣也不错。

一番思索后,朱由检将孙传庭圈为备选人员。

具体如何还需要召入京见过之后再决定。

至于卢象升,朱由检直接确定是可用之人。

卢象升是文臣,但是本身膀大腰圆,拥有一身不俗的武艺。

面临满清入关劫掠,卢象升散尽家财,编练军队,组建了天雄军。

卢象升组织编练的这只军队人数只有数千,但是是明末为数稀少的能够有胆气与建奴正面一战的军队。

建奴入关劫掠时,其他军队都是能避则避,能跑则跑,能拖就拖。

绝不敢主动去找建奴,等建奴劫掠充足离开后,大明的军队才敢远远的尾随在后面收复失地。

而卢象升却敢于率领缺兵少粮的天雄军主动找建奴作战。

最终在崇祯十一年建奴入关劫掠时,在监军太监高起潜以及宠臣杨嗣昌联手对卢象升抽兵断粮下,在巨鹿与清军决战。

最终弹尽粮绝,全军覆灭!

卢象升的兄弟子侄族人战死不知凡几,他本人也在这一战中阵亡殉国。

死的壮烈,但也死的太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