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故事背后的故事(1 / 2)

加入书签

刘益守听从宇文泰的建议,孤身入碻磝城。其间并未发生诸如“虎躯一震,纳头就拜”,或者“三百刀斧手前面不改颜色”之类的戏码。

管理碻磝城内诸多事务的主官叫韩子熙,见到刘益守来了,连忙松了口气。不止是他,碻磝城上下将近三千兵马,听到“朝廷”终于来人以后,全都是欢呼雀跃。

因为他们终于不用再背锅了,这口锅现在扣在了刘益守头上,对他们来说,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一件事啊。

刘益守察觉到城里的气氛似乎太欢快了些,于是把韩子熙邀约到州府衙门的书房里密谈。

没错,碻磝城很小,行政级别却大得吓人,它居然是济州州治!

这可是南北朝“州郡县”三级行政改“州县”两级行政之前的划分,一个州是很大的,嗯,理论上。

碻磝城只是因为经济的发展跟不上,只有军事用途,没有经济文化用途,而彻底被周边的历城所架空。

韩子熙温文尔雅,一副文人打扮,看上去有点浪荡不羁,对什么事情都是不太在意的模样。

“韩将军,你一介文人,何以节制数千兵马守碻磝城呢?”刘益守好奇问道,他算是没说“你想死可以换别的方法,没必要自虐”。

做人还是要留一点口德,尤其是对陌生人。

“刘都督你有所不知,唉,真正的一言难尽。”韩子熙长叹一声,他为官清廉,没什么不能对人说的,包括现在的处境到底是怎么来的。

韩子熙身上有一个“辅国将军”的名号,并且,这是实打实的将军职务。反而是刘益守身上的“征东将军”才是正儿八经的虚职。

也就是说,能带兵的刘益守,身上的职务是虚职;而一介文人,看起来就不会带兵打仗的韩子熙,身上的职务反而是实职。人世间最荒谬的事情莫过于此。

“刘都督,事情是这样的……”

韩子熙开始讲述他的遭遇。

原来,当初刘益守还在洛阳的时候,邢杲就开始闹事了。当然,那时候刘益守不可能知道这样的消息。于是朝廷派出李叔仁和韩子熙挂帅的大军前去镇压,至于为什么是这个组合,看看洛阳世家的做派,也大致上能猜出来。

韩子熙只是个添头,李叔仁才是大头。毕竟,世家也要注意吃相。

他们想掌握兵权,并且认为邢杲只是“疥癣之疾”。可是善于治病的扁鹊先生老早就是说过,疥癣之疾要是不好好对待,那也是会死人翻船的。

元诩意外死亡,洛阳内乱,元子攸上位,朝廷急需平息邢杲之乱,集中精力收拾羊侃。于是元子攸便下令,让当时已经打到潍水(今山东省潍坊周边地区)的魏军,对邢杲的流民军进行招安。

而“老实人”韩子熙,就被李叔仁派去跟邢杲联络劝降。当然,邢杲不是傻子,他假意投降,一边说继续保持联络谈判,一边带着兵马往东北后撤示好。

然后等魏军警惕心下降的时候,邢杲亲率大军,在潍水岸边反戈一击,魏军大败!

当然,邢杲麾下军队那时候也是受到重创,无力追击。李叔仁带着败军一路退到河南四镇之一的碻磝城才停下来布置防线,直接把济南郡给卖掉了,不管他们死活。

不过那时候邢杲并未乘胜追击,济南郡的各大世家逃过一劫。

李叔仁自知朝廷的责罚迟早会来,于是将战败的责任都推到韩子熙身上,谁让他是“联络官”呢。没有看出邢杲“居心不良”,自然也是罪责之一,甚至是罪魁祸首。

官字两个口,韩子熙无言以对,毕竟他没有后台。

不过李叔仁还算有点良心,在奏折中说韩子熙以“必死之心坚守碻磝城”,将功折罪。所以韩子熙和麾下的败军,根本动都不敢动。因为他们随便一个动作,都会引起“崩盘效应”,然后成为替罪羊。

要知道,青徐二州出了这么大的乱子,邢杲流民队伍肆虐胶东半岛,羊侃急攻兖州,与梁国勾连。

乱成这样,总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的。毕竟,魏国中枢现在还没倒!而尔朱荣所想的,也是将魏国中枢稳住,借魏国的“壳子”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类比东晋桓温。

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维护住中枢的信誉跟稳定,该杀和不该杀的替罪羊,需求量很大,上不封顶!

韩子熙虽然为官清廉,却并不是傻子,他又不像李叔仁那样有强大后台,难道急吼吼的跑回洛阳,然后被愤怒的元子攸砍头么?

不存在的!

于是他就在碻磝城提心吊胆的一呆就是小半年,可能是邢杲本身也缺乏些许胆魄和战略眼光,韩子熙居然这小半年来都有惊无险。倒是济南郡的地方势力,时不时的在碻磝城周边转悠,似有不轨企图。

不会打仗的韩子熙对那些人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听之任之。

“此事好办,你将碻磝城的防务交给我便是。陛下给我便宜处置之权,这些都是小意思。”

刘益守大包大揽的说道。

碻磝城是个坑,如果是忠于北魏朝廷的人接手这个烂摊子,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去哭。可谁让刘益守并不是个“老实人”呢。

占住碻磝城,保住退路,这本身就是生存的极端需要。至于元子攸怎么想,刘益守什么时候怕过元子攸?

那位都快被他刘都督pua到斯德哥尔摩了,怕个球。无情的鸽子无所畏惧,谁也不怕!

“呃,韩将军。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跟邢杲大军有过接触,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刘益守一直以来都只是道听途说邢杲麾下军队如何,基本上就是跟那些没文化没纲领的流民军一个模样,开仓放粮吃大户,走一路抢一路。

“邢杲麾下精兵,全部是河北流民出身,悍不畏死。”

韩子熙沉声说道,面色肃然。

显然,他对邢杲麾下能打的队伍,印象很深刻。

“然后呢?”

“邢杲很得河北流民拥护,但是,仅限于河北流民。”

青徐的情况,跟其他地方颇有些不同。

因为六镇之乱,导致河北大乱。而河北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没有之一,要不然袁绍得河北以后,怎么就敢气吞天下,南下想掀翻曹操?

河北战乱,葛荣一路横行。然而,葛荣是六镇的外来户,其实并不得河北人心。所以河北这边的世家土豪,很多都是一路过济水到山东。

并且,朝廷在山东也设置了侨置州县,理论上,应该是能够安置好河北流民的。

但是很多事情,不是坏在大略上,而是坏在下面的执行力。类似的事情,历朝历代可谓是屡见不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