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池晚凌(1 / 2)

加入书签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超围 爱书阁(books520.xyz)”查找最新章节!

单青羽带着不安,度过了几周、几个月。他不仅淡忘了池晚凌的电话或短信,甚至也快忘了这个曾经引起他注意的女孩。人最怕单相思,那等于自孽,好比人类一心一意透过望远镜寻觅地外生命,而它们却暗搓搓笑着,并未把偷窥者放在心上。更有甚者,也许收到了人类的信号,却不屑与人类这一低等物种交流。只有人类才如此可怜地献着殷勤,谈着一场跨越宇宙恒河的旷世虚假爱情。

单青羽从射电望远镜的监控屏幕上低下头,微光闪烁着他的侧脸轮廓,池晚凌也许从未喜欢过自己,而她送礼物,只能算是一种诀别的仪式。

他继续观测屏幕,看到一些新宿的波峰与已经记载的数据吻合,便将其排除。他在工作中得到慰藉,天文学能让他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对于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也让他暂时远离生活的考量,像做着一场白日梦。

他回到屏幕前,找到那些更加微弱的、未被发现的星体,制定编号。

他标注了一颗恒星,非常遥远,距离地球2210光年,想来这也与他和池晚凌的距离一样,在这天地之间无法联络。然而比起更加遥远的“天”,太空城才是“地”,地外文明与他之间的距离才是天遥地别。

他观测并搜寻着星宿,那些是石子,而他是女娲,填补着全天图中的微小漏洞。他遥想宇宙,那又不能算是天空,更是大海,而他也并非上古神明,只是一只衔着石头的鸟儿,在西山和东海之间来回,精卫填海。

所以,这哪里是补天计划,分明是填海计划。单青羽当初发表那篇论文时只是从理论入手,找到了可以将背景辐射精细化,且让宇宙膨胀系数拥有最大近似解的方法。但他没想到实际操作起来,过程是那般艰辛。

他原以为在天文台有一支团队与他共事,即便人力有限,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孤身奋战。可见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提出一套理论和解法容易,只需灵光一现,但真正验证起来却是要废一辈子的功夫。终其一生忙碌于一项研究的实例很多,远的不说,屠呦呦和袁隆平都是其中的代表。他们研究的也并非高深莫测的理论,就是简单的重复性的科研实践。

单调的工作仿佛一种日常,一种循环,坚持不下去,便无法抵达科研殿堂,坚持下去也有可能一手落空,但是他们有着坚韧的毅力,如同西西弗斯一般的信念,才最终赢得了科研事业的鏖战。择一事终一生,并如同一日三餐般不离不弃,正如坚贞的爱情是一根扯不断的丝线,而这跟丝线的一头连接着他,一头则是那位远在西藏的姑娘。

这样想来,单青羽觉得自己也没那么孤独了,他也不再强求对方的回复,他要的就是那根藕断丝连的情愫,仿佛上了瘾,刺激他面对和品尝着当下的心境,继而一头扎入工作中,用那些单调的重复性工作来消磨思绪,仿佛一根根拔去头上的思念,直至秃顶。

单青羽内心平静下来,脸上似有微笑。所谓爱情的力量,原来还可以转化成工作的动力。

他排空剩余的杂念,像鞭挞的野马一般疯癫似地进入工作状态,一连数个月,直至冬季来临,太空城的白昼减少,夜晚值班观测的时长增加,能源部加大了单位时间内太阳能的开采量,还要应对供暖设备的用电负荷。

高成终于组建好了中方研究团队,单青羽虽对计划极为了解,但没有被推荐为组长,他只是个默默无闻的人。谁也不会知道这个计划的前身其实出自于他手中,也没有人问及他相关的事项。

在别人看来他是个卑微的观测助手,白天兼职科普讲解,仅此而已。而其他组员,他们的工作更加接近研究核心,他们对数据进行整合、梳理,做的也是重复性很强的工作,但至少没有单青羽那么琐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