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跟老子斗灵石,你够资格吗?(1 / 2)

加入书签

“要开始了……”

沈炼目光一动,视线飘向下方。

单晴两女也不再说话,跟着他向下看去。

一楼拍会展台。

对面已经密密麻麻地坐满了身影。

放眼望去起码有千人左右,都是清一色的修行中人。

而且实力最低的都是练气级别。

这场拍卖会可谓是修行界的一项盛举,会有许多平时难以碰到的天材地宝售卖。

因此也吸引了大量修行者,几乎在燕国稍微有点能力的人都聚齐了。

当然,一些地位太高的人,反而对这拍卖会没什么兴趣。

比如青云宗的内门长老,还有掌门等等……

他们需要的宝物太过难得,连拍卖会都没有。

哪怕偶尔出现一些稀奇物品,灵宝坊也会以另外的形式出售。

比如单独邀请这些大人物,举行一次内部展会等等,不必赘述。

此时再看展台。

主持人已经开始进行准备工作了。

会场外围,各处角落和出入通道都站满了手持灵器的护卫。

防御极其森严。

加上大阵的拦截防护,可以确保没有人能从会场抢走宝物。

“大家好,我是本次拍卖会的主拍人,常玉兰。”

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通过扩音阵法,清晰传入所有人耳朵。

众人向台上看去,只见主持拍卖会的是一名美貌少女,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

“相信大家对于本次大会都已经期待已久,那小女便不多说废话了。”

“下面先请出第一件拍品。”

常玉兰举止优雅的招手,立刻便有两名修士上台,其中一人手里捧着被红绸盖住的托盘。

到台中站定后,常玉兰伸手扯开了红布,露出其中物品。

是一根散发着幽幽光泽的紫色软鞭。

“攻击型灵器,看起来品相还不错。”

沈炼目光如电,在软鞭上扫了一眼就收回视线,点头评价道。

而在他身旁,单晴看到这件宝物后,眼中却是露出了明亮的光芒。

“师姐喜欢这鞭子吗?”

注意到她的表情,沈炼开口问道。

“啊?”

单晴回过神,连忙掩饰了一下神色,摇头道,“没有,就是随便看看……”

“呵呵……”

沈炼一瞧她的表现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笑着道,“师姐,我记得你就擅长一套鞭法。”

“正好你现在踏入筑基期,原来用的软鞭威力有些跟不上了。”

“干脆将这鞭子买下来换上。”

“这……可是那软鞭价格应该不低……”

单晴显得有些犹豫。

“怕什么,咱们坐拥一个中型灵石矿,还能差灵石不成。”

沈炼大气摆手,说道,“师姐你别管了,我帮你买,就当是送给你的礼物。”

“大不了这个月矿场经营的损耗多写点就成了……”

“呃……”

单晴满脸无语。

本来对沈炼愿意花费灵石送给她礼物,单晴心里还满是感动。

可最后这小子又蹦出如此一句话,让单晴感动的心思都没来得及体会,就直接散掉了。

“巽龙紫金鞭,上品灵器,还有一套相应的玄级中品鞭法搭配,乃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下方,等宝物展示得差不多了,常玉兰便开口介绍起来。

“其中具体内容为将来宝物所有人考虑,不便透露。”

“这里只说一点,运用相应鞭法施展巽龙紫金鞭,威力至少提升三成以上。”

……

“嗡~~~~”

听到这句话,下方众人顿时低声议论起来。

“能将威力提升三成,确实不错,这样的功法极为稀少……”

“可惜我不是使用软鞭的,否则还真有兴趣争上一二……”

“谁说不是呢,宝物虽好,但属于奇门兵器,会用的人不多,估计最终成交价也不会太高。”

……

众人各自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听着大家议论,常玉兰表面平静,实际心里却也有些无奈。

大家说得不错,奇门兵器,就算效果再好,最终成交价也不会太高。

她对此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当即,停顿片刻后,常玉兰脆声道,“首件拍品算是给大家赠送的福利,顺便热热场子。”

“起拍价一百下品灵石,现在开始。”

“哗——”

听到这,全场顿时一阵哗然。

虽说奇门兵器卖不出高价,可就单说那个上品灵器级别,也不至于这么低啊,最起码也得两千下品灵石往上。

于是一瞬间,所有人的热情都被挑动了起来。

“两百!”

“我出三百!”

“三百五十!”

……

报价声不断响起。

常玉兰目光平静地看着下方,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场面。

想捡漏?

怎么可能?

灵宝坊举办了这么多次拍卖会,早就把规则玩透了。

好东西出来,就算报价再低,可想捡漏的人多啊。

大家都抢一遍,那价格自然就提上去了,顺便还能把众人的热情调动起来。

再说了,就算竞拍的修士都十分团结,不出面抢夺,灵宝坊自己也安排了几个拖。

关键时刻会喊高价把东西再买回去。

总之拍卖会这种事情,你可能小赚,但举办方是永远不会亏的。

这不,没过多久,巽龙紫金鞭的价格就被喊到了两千。

现场激烈的报价声开始慢慢减少。

到现在,剩下报价的人才是真正想要购买的修士。

“两千一百……”

“两千两百……”

陆陆续续的,报价人越来越少。

当价格被喊到两千五百时,已经只剩两人争夺。

“两千六百……”

这时其中一人再次报价。

另一人犹豫了良久,终于摇了摇头,没有继续喊出新的价格。

剩下那人露出欣喜之色,目光瞧向常玉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