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李依汐(2 / 2)

加入书签

这个想法在一个常年生活在水上捕鱼的人的脑子里萌芽,拼命成型,在他的贪婪懒惰、投机取巧的脑子里,仿佛这里有最适合它生长的营养—欲望,然后拼命的汲取,生长。

在四天前,这个渔翁召集了他的同伴,几个他最信任且捕鱼功夫很好、技巧熟练的几个人一起开始了这个想法的实施,其中便有“打鱼林”。

几人编了一个几十米长的大网,为了避免大鱼冲破渔网,他们把渔网折成两层,从河水流来的方向去这条河有十几米宽,深也有几米,他们两个人一组,先用一根木棍打入河底,一个人潜下水去拴好渔网,一个人在岸上拴住,两组人都弄好后便开始等了,等这个想法的实践成果,他们已经开始期待着怎么花这个钱了。

但,这个充满了魅惑的想法居然实现了,似乎是人性对自然这一最神秘的事物独特的捕捉能力,又似乎是他多年捕鱼经验里潜意识的作用,促使这个想法一开始就是实际的,他们意料之中又出乎预料的捕获了平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收获。

直到下雨,下起了大雨使水面涨潮才匆忙下水解开渔网,拔走由湖面就插入的钉子,满船的鱼,由几个背篓都没完全装下的鱼,四个人两条船和满船的鱼就这样行驶在河面,但他们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到岸上分开装好,又一批批运到城里卖了。

其中两人在野外搭好了一个棚,几人就等雨小了就去捕鱼,雨大了就回,雨停了继续捕鱼,晚上去卖,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三天,这才回家,路上他们还感激这大自然的馈赠,仿佛这本来就属于他们的一样,又像是大自然仅仅赐予他们的,但这的确属于他们,他们也付出了劳动,每个人都收获了一笔—相对于他们地方而言—不小的财富。

从此以后林家的林虎便上了学堂,而且生活条件丝毫不差于一些有钱人家的孩子,那时一些人也都很怀疑这打鱼的怎么就那么有钱?可是看了他们家的破旧房屋时便觉得林虎把家里的钱拿出来乱花了,也就没什么人在意,这也是他们的聪明之处,假装自己很穷。

当林虎刚知道自己可以去上学时很高兴,但到了学堂后才发现,一共也没几个人,来一次还路途遥远,因为他们所在的地方压根就没有学堂,这一程有二里路,林虎却时常抱怨,为什么自己不是住在城靠中的地方,而是在几千米外的城边。

当然,等学堂放假时,虎儿也会找自个周围的朋友们吹牛,他的朋友都是些帮人种地的农民的后代,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他对这群穷酸人得意洋洋的说:“我能读书不是我爸有什么好途径,是你们老子自个不努力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谁让你们老子不努力的,害得你们不仅没学上,而且饭都吃不饱。”

这天底下的戚城老百姓,干活的人各个都知道鱼塘没鱼了,手里没田了,却还依旧有人抱着幻想觉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甚至教书先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只管自己肚子能填饱,只管告诉学生读书才有出路,因为他看到了,京城招收人才,但学生们看不到只管跟着先生念,只管回去家里吹牛,这是林虎跟着其他人学的,他当然不知道别人家里有几亩田,几两银子,多少家产,更不知道自个读书的钱全是靠“大自然的馈赠”来的。

林虎喜欢读书,因为他有种读书的优越感,每天去读书的路上,小女孩就追出来说“我也要和哥哥去上学。”但被他妈妈拽着手一把拉回去,“小女孩子读什么书啊!净耽误事,你学好了烧水煮饭、穿针搭线这些精巧活,还怕自己嫁不出去?我看你个小贱人嫁人迟早的事,你就不是养老子的东西。”

小女孩不懂其中的深浅,只知道看着妈妈那张口闭口的样子像极了唱戏的,只顾着一边忍不住的乐,又护着刚刚被拉疼了的手。

林母一看这小丫头被骂还在躲着笑,一个没忍住也咧开两张卷帘,一笑反倒还比骂人舒服些。

只有林虎看着这刚看头就转身走了,打趣说:“你怕不是要我帮你物色个情郎,想以后嫁户好人家,这小丫头精着哩。”

一路上他便无聊了,捡着石头丢着玩,时不时还砸个石头到人寡妇家门前,寡妇站门前也没躲,林虎硬是要把她戏弄戏弄。

寡妇:“哟,这不是打鱼林家的小娃嘛,今天又要来讨你婶婶的洗脚水啦?”

林虎:“我就说是谁大早上撅着个屁股,莫非你不穿裤叉?”

寡妇:“小兔崽子,你看我不撕烂你的嘴,你个不知所谓的东西。”

林虎便一溜烟跑了,走时还不忘留下句胡话,“那些个男人太老了,还是腻歪了,你看我合适不就来拉我。”

寡妇气的一盆水倒出去把门关了,这寡妇是他们地方有名的寡妇,丈夫在一场大水中没了,可寡妇年轻,门前整天有些无所事事的小混混来找乐子,耍嘴皮,林虎见了就学了两招,学的那是比教书先生说的要精多了,教书先生让他记得都记不得,他记那几句死性话可是融会贯通,还自个多造了几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