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寻觅名人踪迹(2 / 2)

加入书签

见丁桂秋急得团团转,冯茂林安慰她说:“没事,身正不怕影子斜,让他们说去,等过一阵子就消停了。”

“不行,可不能尽着他们胡说八道!越是这样,越得把事情搞清楚了,要不然会影响咱儿子的前程。”

“你想多了,不就屁大点的事嘛。”

“连警察都找上门了,还屁大点事儿?万一留下污点,不但影响升学,还会影响当兵,就连到城里当工人都没指望了。”

“小声点儿,别让老二听见了。”

“听见了又能怎么样?他比咱都清楚。”

冯茂林朝着屋里面瞅了瞅,稍加思索,说:“照这么一说,这事儿还真是有点儿麻烦。”

“是啊,要不然我就不打电话让你回来了,赶紧想个法子呀!”

“我能想啥法子,自作自受呗。”

“他又不是成心的。”

“可他粗心大意了吧?就该让他记住这个教训。”

听了爸爸妈妈的话,呆在屋里的冯十月身上一阵阵发凉,看来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可爸爸并没有发作,更平时一样,该吃饭吃饭、该喝水喝水,只是话少了一些。

吃晚饭后,他问冯十月:“小子,你想不想到镇上去上学?”

冯十月一愣,说:“村里的初中都不想要我了,镇上的学校能要我?”

“如果要呢?”

“那我就去!”

“好吧,我试试吧。这几天不能去学校,自己在家好好看书,千万不要落下课。”

冯十月信誓旦旦地说:“没事的,肯定落不下。”

爸爸点了点头,说:“那就好,去屋里看书吧。”

丁桂秋收拾好碗筷后走过来,冲着丈夫说:“你可不能随意夸海口,镇上的初中可不是那么好进的。”

冯茂林说问题不大。

“别吹牛了,那可不是件小事儿。”

冯茂林抽一口烟,说:“我有个战友转业回来了,前天给我打电话,说他分派到县教育局工作了,估计帮忙办个转学不在话下。”

丁桂秋嘘一口气,说:“真要是能办成就好了,老二从小聪明,真要是去了好一点的学校,说不定就能考上大学。”

冯十月听了他们的谈话,心情也跟着激动起来。

且不说镇上的初中各方面条件好,单是能摆脱眼前的“困境”,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他轻松起来,打开收音机躺到了床上。

收音机里正在播新闻,一条消息把他的听觉集中了过来,播音员说最近出版了一部小说叫《花环》,该书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称得上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冯十月由此而知,写书是件神圣的事情,它不但能给读者带来精神食粮,还能让作者出名。

当他得知那本书的作者是本地人,并且他上学的地方离得很近,顿时热血沸腾。

……

好不容易挨到了周末,一大早,冯十月就去找贾富贵。

贾富贵听了他的意思,一脸不情愿,说:“不就是一所破学校嘛,有啥好看的?还不如去抓鱼呢。”

“土老帽!不去拉倒,我自己去。”冯十月不想跟他多废话,转身就走。

贾富贵挠了挠头,大声问午饭怎么吃。

冯十月拍了拍衣兜,说:“带钱了,买油条吃!”

贾富贵二话不说,紧脚跟了上去。

五十多里地,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对于很少出门的半大小子来说,算得上是长途跋涉了。

再加上路也不熟,费了很大的劲才赶了过去。

因为是周末,校园大门紧锁,院子里空空荡荡的。

贾富贵埋怨起来:“冯十月,你真没劲,学校里连个人影都没有,你看个猫啊?”

“你懂个屁!我就是为了看看这个地方,感受一下大作家的成长环境,沾染一些灵气。”冯十月有模有样的说。

“你也想当作家?”

“是啊,要不然我来干嘛?”

“就你?我看够呛!”

“小看人是不是?”

“连学都没得上了,还当个屁!”

冯十月知道那小子的意思,也没太当回事儿,一边观察一边行走,来到了大门的北侧。

见墙很矮,他双手扒上去,轻松一跃就翻了进去。

贾富贵伶俐得像一只猴子,进得更轻松,不等冯十月反应过来,已经站到了他的身后。

正当他们贼头贼脑四处游逛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声断喝:“站住!”

抬头一看,一个魁梧的男人挡在了前面。

只见他吹胡子瞪眼,满脸凶蛮,手里还攥着一根木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