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刘备的皇帝梦(2 / 2)

加入书签

从出身来看,他是襄阳庞氏出身,妥妥的大族子弟,本身能力出众,凤雏之名,最早也是在士人中传扬出来。

但从庞统的出仕经历来看,又比较的坎坷,先投周瑜任功曹,结果周瑜中箭身死,后投刘备,又因为长相和傲气不受重用,好不容易当上了副军师,在入蜀时又险些中伏被杀。

这些独特的经历,让庞统对士族官员夸夸其谈的作风又颇有意见。

——

刘备的谋士中,和庞统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四个重要的谋士中,持联孙抗曹的,只有诸葛亮和徐庶两人,法正和庞统的意见难得的一致,都是联曹攻孙。

这次东征之际,刘备本来想让法正跟随参划军事,但法正病重,无法成行,在病榻上,法正勉力写了一封亲趣÷阁信,交给儿子法邈送到刘备手里。

法正在信中提了一个重要的策略:联曹攻孙。

曹操不久于人世,曹丕继承魏王,急于处理废帝自己当皇帝的重大事件,这对刘备来说,就是联曹的好机会。

趁着孙权背刺、被人指责的舆论弱势,刘备准备东征一举收复荆州,更进一步的话,法正还提出会同曹军一起,合力兵发扬州,共同划分江东。

汉中一场恶战,曹刘两家打得昏天黑地,刘备在刘封的帮助下,稍占上风。

但从巴蜀消耗的人力、财力来看,这样的大仗实在消耗不起。

与其在关中、汉中和陇右和曹操互拼消耗,还不如换个思路,打更为容易的孙权,既有战功,又名正言顺。

法正为人激进,有这样的判断不足为奇。

有汉中之战的谋断加成,法正在军事参划上很有发言权,也得到了庞统、李严等人的支持和认可。

持反对态度的,主要是赤壁之战前后倡导促成孙刘联盟的人,其中最重要的人,就是刘封的老师诸葛亮。

刘封幸亏不在成都,要不然的话,也会卷入这一场大战略的争论中。

从刘封的理解来说,法正的提议过于偏激了。

联合曹魏攻灭孙吴,这想法够大胆,但结果可能会是,曹魏更加的强大,而蜀汉因缺少东吴的牵制,在抵抗曹魏进攻时,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孙权虽然经常被人戏称为孙十万,但就水军实力来说,东吴还是相当强大的,刘封不久前在夏口取胜那一仗,也是占了孙权指挥的便宜。

要是换成陆逊指挥吴军各部,刘封能够全身而退,就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刘备最后的选择,还是支持法正的提议。

当了汉中王后,刘备当皇帝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时不我待。

在刘备眼里,“北伐中原,迎立汉帝”真的只是口号,内心里甚至还有些反感。

刘协要是真的来了,那蜀汉皇帝谁来当?

有刘协在,刘备想当皇帝,可就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