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是谁围魏救赵(1 / 2)

加入书签

司马韧道:“军士不足,可以募兵、征兵。但不抚慰伤亡者,会寒了边疆几十万军士的心,才真的会毁了大梁江山的基业。”

对方还想坚持:“臣以为——”

小皇帝生气地站起来:“闭嘴!你以为什么啊你!你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

那朝臣吓得跪在地上:“圣人明鉴,臣绝无冒犯之意。”

小皇帝拂袖:“你们一个个的,总说没有冒犯之意,其实呢?无论朕做什么决定,你们都会反对。朕意已定,诏书已发,休得再议。”

那朝臣也是个刚的:“臣只怕这不是圣人的意思,是别人的意思。”

小皇帝气得走下玉阶:“是钱氏的建议,朕应允了就是朕的意思。”

“朝臣的谏疏朕也应允了许多,难道都是朝臣的意思吗?难道朕要所有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吗?如此,前人又为什么设立文武臣工!”

“辅佐君王是臣工的职责,但钱氏——”

小皇帝往他头上摞了一堆罪名:“钱氏佐政是皇考定下的,你想让朕不尊皇考遗命,做不忠不孝之人?你不敢劝谏皇考,却对朕百般指责,看来是不认朕这个君王啊。”

小皇帝轻飘飘地说:“如此,你便回乡吧。”

就这样,小皇帝自己做主罢免了即位以来第一位官员,五品通政司右参议黄明超。

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做起来也不太难啊!河流滥觞处,谁能想到他日后的磅礴呢。

有了这第一次,很多事情就不一样了。

没有一个人替他说话,黄明超跪在地上,绝望地看着站在前排的徐平成。

礼部左侍郎崔兆斌执牙牌出列:“臣礼部左侍郎崔兆斌有本奏。”

小皇帝返回宝座:“讲。”

“礼部为朝廷主持会试,选拔德能兼备之才,今黄明超欺君罔上,不忠不义,仁德尽失。臣请革除其进士功名,以儆效尤。”

不是说教自己的,小皇帝龙颜大悦:“大梁子民不替此等人分摊赋税,还是革除全部功名吧,且不许再考。”

就这样,黄明超从全家全县的骄傲,堂堂五品朝臣跌回白身。

肩负家族的荣耀与希望,苦读寒窗十余年,官场摸爬滚打又十余年,此刻,一切化为乌有。

黄明超瘫在地上。

主意是上面的上面定的,去干的是他,背黑锅的是他,丢官万劫不复的也是他——这就是官场。

杀鸡能不能儆猴不知道,儆鸡还是没问题的。

今日事让满朝文武意识到,天子便是年幼也是真龙,不是寻常禽兽可欺辱的。

兵部左侍郎韩龙执牙牌出列,道:“臣有本奏。”

“说。”

“近来天下不太平,圣人为江山社稷殚精竭虑,实在太过辛劳。臣以为既然武皇帝令钱氏佐政,她亦有佐政之才德,不如就让她继续协助圣人处理琐碎政务,也免得您太过辛劳。”

小皇帝说:“琐碎的政务朕会处理,不用她。”

“朕惩处黄明超,是因为他忤逆于朕,并不意味着朕就会让钱氏‘佐政’,明白吗?朕不知道你是想顺着朕的意思阿谀奉承,还是想替钱氏说话,总之,朕就是不准。”

不能继续入宫处理政务,钱明月自然是失望的,不过也没闲着,出门去了西城。

西城的新平坊里,有谢文通的府邸,因为京城已经有了通政使的谢府,他家正门挂的牌匾是篆字“水漫月盈”,对外声称是谢府的别院。

客厅都是男客,谢文通与钱明月在书房说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