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识往事(1 / 2)

加入书签

一开始,我和皱海是在网上的一个作家讨论专区认识的,大概就是一群人在一个论坛上聊一些写作家的风格啊,写法啊还有自己的看法。当时这个论坛可以说是非常多人,不管是不是写作家都会进这个论坛听故事,我也一样。

首先,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所以我一般都不会在这上面发表什么东西,都是看他们聊。当然,里面无聊的人也挺多,总是有人聊一些关于那些著名作家成名前的故事,我也是看的津津有味,这恐怕也是吸引其他人进入这个论坛的主要之一。

他们聊的东西总是天马行空,一旦扯出去就回不来了,比如,一开始我们只是在聊鲁迅的《淡淡的血痕中》,我记得初看这篇诗时,还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时候我妈总是叫我多读些名著,比如《三国演义》啊,《水浒传》啊,我都读完了。一开始是被逼迫读的,但是后来也许是因为兴趣,越读越起劲,然后我妈就给我买了一本鲁迅的写的全集。当时看《淡淡的血痕中》只是觉得过于深奥,很多东西都未能悟出来,甚至整篇内容所想要表达的我都不太能理解。到后来出来工作了再看也便明白了先生的意思,甚至感觉是先生在用文字重塑我们的灵魂,这种强烈的冲击,令我久久不能平静。

他们在论坛上聊这篇,我也在翻看着他们说的话,都是一些自己的感悟以及对先生的敬佩的话语。总之无一不为之震撼的,随便从里面抽出几句话出来都是令我感慨万分的,比如,《淡淡的血痕中》里写“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我性格内向,所以没说什么,但是内心也是非常的激动。一直觉得先生是一个不一样的人,是中国魂。

然后回归正题,他们总是天马行空,聊着聊着,又能聊到别的地方去。比如,一开始是聊关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到后来,他们又能聊到鲁迅先生思念夫人在草地上与猪搏斗……

看到这里又觉得先生很有趣,我不禁捧腹大笑。然后他们也会聊一些其他作家的故事,比如钱钟书在清华大学时看遍了整个图书馆的书。我觉得很厉害,他们突然聊到杨绛先生,前几年过世了,这个论坛也会悼念她。

到后来,我就认识了皱海。

一个文学论坛肯定有很多不同的区块,有的人是讨论关于写作家的那些事,有的人是在讨论怎么合理拖更……我都有点看不下去了,但作为一个比较慵懒的写作家我又忍不住点进去看了看。里面全是调侃的,我便没有多停留在那里。

这个论坛还算大,人也算多的了,所以我逛了将近一个多月对它的新鲜感依旧不减。有事没事都会进去看看,我总能在里面找到属于我的精神羁绊,这是很难得的。

我和皱海认识是在一个关于古代祭祀还有各个地方习俗的一个话题上认识的。

已经不记得是谁发出这个讨论话题了,只知道那个话题人很少,总共加起来也不到三十个人。其它的话题多多少少有一百多个人在里面,要是再热门一点的话题有将近三千多人,唯独这个论坛比较少。

可能是因为它确实没什么意思,又或者研究这方面的人真的少之又少,所以看起来就像一个很尴尬的僵尸话题。

我当时进去的时候一个个都写的长篇大论,各种各样的都有,连什么阴谋鬼神说都跳出来了,我觉得好笑。

但也确实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好像就是学历史的,有几个来着,一开始还是聊那些战国祭祀的内容,还有关于屈原的祭奠,到后面都是这几个人在聊的多。他们还懂很多那种古文字,看起来像是西夏文的一种文字,拍下来发到上面去给我们看,我当时没看懂,到现在也没看懂,只是觉得他们很高深。

然后就认识了皱海,我当时很无聊,大概是在晚上十点多,本来那个话题就冷淡的要死,更何况是在晚上,所以就我一个人在那里翻看着,然后就给皱海的一条评论点了个赞。当时他的评论是什么来着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觉得有趣,然后他就加了我,说没想到大晚上还能在这个僵尸话题里遇到活人,挺难得的。

我比较内向,就回了几句,但是他的聊天方式很能吸引我,我也不自觉的跟他一直聊了下去。

到后面我们竟然聊了将近两个小时,我自己都没想到竟然能和一个陌生人聊得这么投缘,我很是高兴,他也很高兴,我们就每天晚上都会一起聊天,聊的东西是有什么就聊什么。

平时我们聊的东西都是生活琐事,反正我有他也有,相互说出来多好。在与他的谈话中感觉他是非常洒脱的一个人,至少对于我而言与他聊天能让我很放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