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我叫大祚荣(1 / 2)

加入书签

第381章义务兵役制

军官培训班上的毕业典礼上,李贞与参加培训班的学员侃侃而谈,这时,一个叫娄师德的人引起了李贞的注意。

二十岁的进士,还是江都县尉,却不远万里弃官来到营州抽投奔自己,宁愿只做一个小军官,要不是这次军官培训班,这样的人才几乎被埋没。

李贞就想,这个娄师德不简单啊。

李贞很是好奇的问道:“你进士出身,又是江都这样要地的县尉,为何要来到这营州塞外苦寒之地?”

娄师德朗声说道:“殿下大唐太子,为我大唐出身入死,立下数不尽的战功,现在皇上驾崩,这大唐自然要由殿下来继承,而扬州的马周却不服从中央号令,反而承认伪帝李元景,我娄师德虽不是什么国士,但却也知太子才是大唐的希望所在,又岂能与马周等人为伍?

所以我才弃官渡海来到营州,为的就是追随太子扫平这在唐的内忧外患!”

听了娄师德的话,李贞连连点头,心说只凭这几句话和娄师德的所作所为,他绝对是一个人才,未来当可大用。

当然,在这之前,还是要将他放到一线军队中磨练一下,让他一点点成长,不能揠苗助长,名将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

李贞将这个娄师德已记在心里,当下又勉励众人好好练兵,报效国家。

军官培训班办的很是成功,这一百名军官随即分配到了军队中,将自己所学到的新观念在军队中传播,使得军队中的军官和士兵思想渐渐转变过来。

由过去的当兵吃粮,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变成了为国而战,为百姓而战,为自己和家人而战,从而极大的提升了军队的士气与战斗力。

这正是李贞所乐于看到的局面,看来,思想教育工作很重要啊,这次军官培训班的举办很成功,以后还要多搞几期,可惜没有合适的教员,否则办一个军校,从军校培养专业的军官,那样效果会更好。

另一个时空的北伐战争之所以成功,不就是因为有军校培养出来的大量军官为骨干,才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吗。

军校的模式还是非常成功的,不过自己现在实在没有足够有经验的专业军事人才来建立这个军校。

李贞为此很是苦恼,然而这时,一个人的出现却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李贞建立军校的想法得以实施。

这个人就是王方翼。

在李治之乱前,王方翼被外放到徐州做了刺史,吐蕃人攻破长安之后,河南道的贺兰师仁和贺兰越石父子自立,仗着兵强马壮进攻徐州。

王方翼苦撑了几个月,但手下只有几千军兵,哪能敌得住贺兰师仁的十万大军?

最终王方翼为避免全军覆没,只好撤出了徐州,带着两千残兵,经海路到达了营州,而贺兰师仁父子则由此占领了整个河南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