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连灭三国(1 / 2)

加入书签

第117章一统半岛

随着刘仁轨占领泗沘,扶余泰投降,义慈王与太子扶余隆也失去了抵抗的勇气,献出白江口,投降了大唐。

至此,三韩之地,尽数归于大唐统辖。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在新罗境内,扶余福信与扶余文思依旧在坚持抵抗。

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消息传来,五万倭国军队带着百济王子扶余丰正气势汹汹向白江口而来,叫嚣与唐军决战,收复百济!

一场关系到华夏与倭国数千年国运的战争即将打响!

李贞在灭百济后,率领唐朝大军振旅而还,留下郎将刘仁轨率数千唐兵留守百济城,以刘仁轨为熊津都督。

见唐军大队返回,百济的扶余福信与扶余文思各自带领所部人马返回百济,围攻熊津。

双方大战十余天,不分胜负,也就在这时,扶余福信用和尚道琛之谋,突然袭杀扶余文思,吞并了扶余文思的军队。

随后,刘仁轨与扶余福信大战,和尚道琛在熊津江边建两座巨大的兵垒,刘仁轨率众猛攻,百济军不敌,退保任孝城。

刘仁轨先出奇兵,首发制人,率军先端掉扶余福信派人修建的真岘城唐军连夜奇袭,一举攻破。

而百济内部发生火并。百济王子扶余丰越来越不能忍受堂叔扶余福信的跋扈,扶余福信被杀。

扶余福信干掉了扶余文思,却又被扶余丰干掉,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利用百济内哄的机会,李贞亲自从辽东和新罗率陆军来援,刘仁轨以及先前降附的百济王子扶余隆率水军,从熊津江出发,水陆并进,直趋白江口,准备合军直捣周留城。

此时,天寒地冻,双方休战,至第二年开春,冰雪消融,战火再起。

刘仁轨水军率先行至白江口。很快,倭国水军四百余艘也绵延驶至。宽阔水面上,唐、倭两路水军对峙。

李贞知道,这是决定华夏与倭国数千年国运的大战,绝不能输,所以倾全力而战。

只是李贞不熟水战,所以,将水战统统交由刘仁轨来指挥。

四月下旬,双方大战。

唐军四战皆捷,水陆连胜。虽然唐军军船在数量上占绝对劣势,但隋唐时期华夏的造船技术还是非常高超,船壁高而坚,设计精良,倭国的兵船与之相较,相对落后。

四百多艘木船被唐军连发火箭,顺风投火,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

此役,倭军损失上千或溺死,或被斩杀,尽皆沉于白江口水底。

白江口一战,奠定了华夏未来数千年对倭国的优势,自大的倭国人在被唐军痛虐之后终于意识到,他们与华夏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的大,如果交战,绝没有取胜的道理。

于是,倭国自此不敢再正视唐朝,放下身段,以大唐为师,多次派遣唐史入大唐,学习大唐先进的文化与技术。

倭国的海军大败,在陆上,百济、倭国陆军也抗不住唐、新联军的进攻。

在李贞的全力猛攻之下,扶余丰脱身而逃,周留城内拒守的百济王室扶余忠胜、扶余忠志兄弟率城内守军、士女以及未被杀死的倭军兵将,“一时并降”。

至此,百济彻底灭亡,百济的百万余人口以及新罗的百余万人口尽归大唐。

至此,大唐一统三韩地区,整个朝鲜半岛,尽数归入大唐治下。

连灭三国,消灭百万异族军队,李贞的声望日隆,一时无二。

然而,李贞的雄心决不仅仅于此,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跨海远征,占领倭国。

他要免除千余年后,倭国人给华夏人造成的苦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