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袁绍死冀州平(1 / 2)

加入书签

一连三日,朝廷大军都是以这种攻城强度和力度进行攻城,蒋奇、吴兰和眭固等三人的部下虽然损失惨重,但袁军的损失也同样不小,问题是在遭受如此大的损失之后,袁军士气下降得极为厉害,绝大部分人的心里都开始绝望。

就在这三日,五万人的袁军损失超过了两万,而负责攻城的朝廷兵马虽然损失更大,但因为激励机制的问题,依然士气十足。

这天夜里,刘成召集众将议事,他对蒋奇等人说:“这几日将士们伤亡很大,本王心里很清楚,但尔等身为朝廷将士,就当义无反顾,只有铲除袁绍这等割据地方的军法,天下才能安定,暂时的牺牲是值得的!这样吧,如今你们三支人马的损失很大,就让你们集中在一面城墙之外轮流发动攻势,本王会派其他兵马接手另外两面城墙的攻城,你们以为如何”

如果让其他人参与进来,获得战功的机率岂不是只剩下九分之一

眭固立即抱拳道:“大王,既然已经攻了三日,又何妨多给我们一日的机会请大王让我等明日再攻打一日,若是还不能攻破饶阳城,我等绝无二话!”

刘成想了想,点头道:“也好,那就明日再让你们攻城一日,若不能攻破,本王就让其他人马接替你们!”

此时在饶阳城内,袁绍和谋士们都神色紧张。

文丑按剑快步走进来抱拳道:“主公,突围事宜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不知主公让谁留下来牵制朝廷兵马”

河北名将高览统兵在外,驻守武遂,名将颜良退守乐成,除了文丑在袁绍身边,袁绍唯一拿得出手的大将只有一个蒋义渠了。

袁绍看向武将们问道:“哪位将军愿意留下带兵牵制刘成大军”

武将们都低下了头,谁都知道这个时候留下的结局只有两个,要么被俘,要么战败身死,身为武将,谁都不想变成这么两种人。

只有蒋义渠站出来抱拳道:“主公,末将愿意留下牵制刘成大军!”

“好!”袁绍一拍桌子起身大声称赞,问道:“蒋将军,你需要多少人马”

蒋义渠抱拳道:“这几天我军每天的伤亡人数都在八九千人,若主公带队突围,刘成大军的攻势可能会放缓,末将需一万人马给主动多争取几日的突围时间!”

“好,我给你一万人!沮授,你留下来给蒋义渠出谋划策,尽一切可能拖延他们的时间!”

沮授暗中叹息一声,拱手答应:“属下必不负主公厚望!”

深夜,袁绍带着一万五千人马悄悄打开了东门,东门也有朝廷大军扎营驻守,只不过没有遭到过攻城战。

驻扎在东门城外的朝廷大军遭到了袁绍大军的突袭,被袁绍大军冲开一道缺口,这如同泄洪一般,袁绍的兵马就如同一道汹涌而至的洪水向着这缺口外冲过去,他们争先恐后,不顾一切。

在熟睡中被惊醒的刘成在第时间得到了张绣的报告,张绣请求率部追击。

刘成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没有同意:“不可,袁绍要逃,那就让他逃,他只能向南皮方向逃跑,深夜追击容易遭到伏击,咱们已经占据绝对优势,胜券在握了,无需冒着如此凶险,你让将士们继续休息,明日拂晓时分开饭,吃完饭之后你立即带着先锋三千骑兵去追击袁绍,追不追得上不要紧,只要紧紧缠住他即可,明白吗”

“末将领命!”张绣抱拳答应着,转身迅速离去。

狗急了还跳墙呢,更何况袁绍并非全无反击之力,刘成虽然不知道袁绍具体带走了多少人马,但绝对不会少于一万人,否则人数太少不可能冲破唯独大军的封堵打开一道缺口进行突围。

袁绍手下并非没有厉害的谋士,只是此人一向刚愎自用,对正确的建议听不进去,若此人能虚心听取谋士们的建议,刘成还真不敢小觑此人。

次日一早,张绣已经带队出发了一个时辰,刘成这边也正准备再让蒋奇、吴兰和眭固等人组织兵力进行攻城,争取一举拿下饶阳城。

没想到的是他还没有下令,南城门就打开了,一个小官举着节杖策马跑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兵丁捆着一个文官。

军阵前一个校尉带着几个兵卒迎上去很快问清楚了对方的来意,立即策马跑回来向刘成报告:“启禀大王,饶阳城守将蒋义渠下令把袁绍谋士沮授捆了起来,还派人送出城来,说是送给大王的礼物,蒋义渠派来的使者要见大王,请求投降!”

“哈哈哈这个蒋义渠却是一个妙人,来人,把他们带进来!”刘成下令吩咐道。

“是,大王!”

不一会儿工夫,使者和全身捆绑的沮授就被带了进来,使者向刘成行礼道:“卑职蒋义渠将军麾下主薄常耿见过大王!卑职身边这位就是袁绍身边谋士沮授,如今我家将军把此人绑来献给大王,只是一个见面礼而已!”

刘成打量着沮授,笑道:“本王很喜欢这个见面礼!”

“大王喜欢就好,卑职也算是完成了一半的使命!”

刘成看向沮授问道:“沮授,你可愿降”

沮授正色道:“忠臣不侍二主!”

刘成听了之后叹道:“这句话说得好啊,来人,把沮授押出去关起来!”

两个兵卒走进来把沮授押了出去。

刘成问常耿:“蒋义渠派你来做甚”

“我家将军早就听说大王的威名,也曾在当年荥阳之战时亲眼所见大王的绝世雄威,今袁氏大势已去,朝廷收复河北大势已成,再做顽抗也是徒劳,我将军愿意向大王投降,鞍前马后,任由大王驱策!”

刘成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蒋义渠还真是一个光棍的人,也是一个果断的人,一看形势不对就立马改弦更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