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定京师(1)(2 / 2)

加入书签

“不,现在出击的时机还不成熟!新君还未登基,朝廷还未稳定下来,董某作为内阁大学士,此时怎么能够离开京师[笔趣屋 .booksav.]?”董宣武断然地否定了魏党、东林党诸大臣的要求。

现在的董宣武身份比之以前又有所区别。

以前,董宣武只是一方大员,朝中事务,他只能通过大明复兴会来干预。但大明复兴会毕竟刚组建不久,人数虽然众多,但在朝中的根基远没有经营了多年的魏党、东林党那么深厚,很多事情,在魏党、东林党的刻意阻拦和阻碍下,也是力不从心。

可是现在不同,第一,他作为内阁大学士,而且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大学士,可以直接插手朝廷大小事务。并且他不同意的内阁决议只能发回重议,可谓是大权在握。是大明真正的核心首脑人物。也就是说如果内阁强行要他率兵出击,只要他不同意,内阁也无可奈何。

他的命运,已经不再被他人所掌握和左右了。

这是天启皇帝留给他的最大的资本和权力。

第二,他与即将登基的信王,关系匪浅,信王可以说是在他一点点调教下才走到今天。信王对他十分敬仰,也十分信任。

为了防止在这特别时期内发生针对信王的刺杀事件,信王甚至要求董宣武从军中抽出一批精锐战士,和影卫一起保护他的安全。因为东厂和锦衣卫都是魏忠贤的人,

宫中禁卫也被魏忠贤控制,一旦魏忠贤对信王发难,那后果不堪想象。

由此也可见信王对董宣武的信任和对魏忠贤的不信任。

这几天,信王每天都会召见董宣武,商量朝中大事。对董宣武的宠信可谓是无以复加,有信王的宠信,董宣武的地位可谓是稳如泰山,任何人想要反对董宣武的决定,都要先在心底掂量掂量。

第三,董宣武也知道魏党、东林党都在积极筹备,磨刀霍霍,准备在支开董宣武后,火并一场,一举彻底干掉对方。这种争斗将不再局限于朝堂上,而是涉及到两党各自掌握的几支军队。

上次东林党被魏忠贤打了个措手不及,险些吃了个大亏,让他们明白,手中无实力,光靠嘴巴上打嘴仗,关键时刻是不管用的。所以,他们积极拉拢京偹手握实权的将领。

这意味着,魏党、东林党双方不动手则已,一动起手来,必定是全方位的一场血与火的政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