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风起云涌,敦州招兵(1 / 2)

加入书签

可怜庞天德的长子庞炫,本来在外地做官,这几天回家看望老父,没想到遭了这无妄之灾。连朝廷派人捉拿都省了,直接和父亲、弟弟一起丢了性命。苍坤帝喀兰挞在听说庞家一门父子三人脑袋被挂在大岳城东市,吓得魂不附体,就此卧病在床。

他一个七岁的孩子,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候,被他无良的母亲和母亲的姘夫推到前台,面对这血雨腥风,精神备受打击。

又有几名不怕死的耿直言官弹劾朗开明,但不过是以卵击石,在朗开明假借喀兰挞名义起草的圣旨宣判下通通掉了脑袋。

朗开明大权在握,又挟天子以令天下,整个朝堂彻底成了一言堂。

之前还有左相兰思芳能勉强与他对垒,现在先帝已逝,兰思芳失去后台,无力与朗开明抗争,只好暂避锋芒。

郗成则是开始动了心思,他后来收到吴启扬的来信,知道了大岳城的局势,对于朗开明的上位倍加紧张。他也怀疑建宝皇帝的死亡有些不明不白,其他两名皇子更是明显死于阴谋。

朗开明之前就对他和吴启扬不对付,从吴启扬的会试到两人在仪阳县为官时的栽赃陷害,明显把他们两人当成左相兰思芳党羽中的后起之秀在打压,从毁掉吴启扬的仕途到试图致他二人于死地,虽然之后平叛时好歹没下什么绊子。郗成并不知道那时朝堂上几乎白热化的争执,当初如果是朗开明派系的左将军魏登达来主持平叛,两人恐怕都要死于非命。

既然现在朗开明通过阴谋暂时掌控天下,那以他有仇必报,斤斤计较的小人心思,必定会对之前在朝堂上与他做对的左相兰思芳首先下手,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左相兰思芳完蛋了,那一直被朗开明当成兰党小弟的他和吴启扬想要独善其身都不可能。

是时候做些准备以求自保了。

这天,郗成趁着公务不算太忙,把一些事托付给县丞司从山,带上两个随从,叫上县尉冷福,前往敦州府看望他的老朋友,现在的敦州游击将军柳正旭。

当然,他不可能空着手去,带上了他自己和五大家族的一份厚礼。难得来一次余殿闻府,得趁这个机会好好收买人心。

敦州新任总督余殿闻是原来的副总督,在原敦州总督蔡卓炜弃城而逃,敦州外城立时告破,敦州游击将军和参军当场战死的危急时刻,挑起大梁,靠少量的城内守军和州府护卫守住了敦州内城,让州府内各郡刚上交的赋税没有成为叛军的战利品,立下汗马功劳。

这位余总督是一位沉稳的中年人,话不多,但都直击要害,郗成见到他就想起自己的县丞司从山,虽然两人地位悬殊,但却有相似之处。

拜见过敦州新任总督余殿闻,向他简要汇报了一下工作,郗成又拜会了几位州府官员,随后就去见自己的老相识柳正旭。

游击将军负责战时带领州府出击迎敌,并扫清来犯敦州的敌军,平时负责训练军队,因此并不在州府办公,一直待在城外的军营。

郗成见到柳正旭时,他正在负责招兵。敦州军队之前在籍阳叛军的攻击下几乎死伤殆尽,急需补充兵员。

灵骞王朝前期战争频繁,特别是平叛以及与周边属国时不时的边境冲突战争,对士兵的需求比较大,因此采取征兵制,所有青壮年男子只要到达规定的年纪,没有影响行动的残疾,都需要服兵役。

经过几十年的征战后,王朝的统治者发现天下逐渐太平,已经没有必要维持这么大的军队,而且老百姓也不堪其扰,甚至有因此起义造反的,于是逐步将征兵制废除,除了边境守边需要还是强行征兵,改为募兵制,愿意当兵的青壮年可以减免本人劳役,家中有两名以上青壮年参军的可以免除全家劳役。

但因为战乱刚过,老百姓也深受其苦,虽然当兵可以免劳役,但比起钱来人还是更惜命,要是再来个什么叛乱的,那很可能为了少交点赋税把命都交掉了。愿意出来当兵的老百姓一开始实在不多,只有一些没有家人独门户愿意站出来。后来柳正旭向上峰请示,稍稍提高军饷,这两天前来应征入伍的人才渐渐多起来。

“应征入伍的,按次序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他娘的不许嬉皮笑脸,不许乱动!愿意入后勤的去扛那根木头,愿意入骑军的去那边挑一匹马跑一圈,想当步军的拿上木刀、木盾,去和这边的老兵过几招,能撑三招的就算合格,过关的人再把你们的姓名、籍贯和其他的信息都报给记录的人员登记!”柳正旭手下的一名百夫长正在指挥从军报名。

天气已经稍稍有些炎热,柳正旭却也没让手下的士兵帮他打伞遮阳,就这么看着征兵的过程,眉头紧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