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商鞅变法(2 / 2)

加入书签

这人便扛起那根木头,搬到北门去了,百姓们跟在后头看热闹的不计其数。守吏飞告卫鞅,他匆匆赶来,马上发下五十金为赏,说:“我不会失信于民的。”

人们相互传说,都说左庶长令出必行。次日,卫鞅这才将新法颁布出来,人们聚众围观,无不吐舌。此时正是周显王十年。

因为卫鞅之后受封为商君,所以这次改革被称为“商鞅变法”。这是战国时期最深刻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变法,直接赋予了秦国之后统一天下的实力。那么究竟有哪些措施呢?

一,定都:秦地最胜,无如咸阳,被山带河,金城千里。今当迁都咸阳,永定王业。

二,建县:凡境内村镇,悉并为县。每县设令丞一人,督行新法;不职者,轻重议罪。

三,辟土:凡郊外旷土,非车马必由之途及田间阡陌,责令附近居民开垦成田。俟成熟之后,计步为亩,照常输租。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步过六尺为欺,没田入官。

四,定赋:凡赋税悉照亩起科,不用井田什一之制。凡田皆属于官,百姓不得私尺寸。

五,本富:男耕女织,粟帛多者,谓之良民,免其一家之役;惰而贫者,没为官家奴仆。弃灰于道,以惰农论;工商则重征之。民有二男,即令分异,各出丁钱;不分异者,一人出两课。

六,劝战:官爵以军功为叙,能斩一知者,即赏爵一级;退一步者即斩。功多者受上爵,车服任其华美不禁;无功者虽富室,止许布褐乘犊。宗室以车功多寡为亲疏,战而无功,削其属籍,比于庶民。凡有私下争斗者,不论曲直,并皆处斩。

七,禁奸:五家为保,十家相连,互相觉察。一家有过,九家同举;不举者,十家连坐,俱腰斩。能首奸者,与克敌同赏。告一奸,得爵一级;私匿罪人者,与罪人同。客舍宿人,务取文凭辨验,无验者不许容留。凡民一人有罪,并其室家没官。

八,重令:政令既出,不问贵贱,一体遵行;有不遵者,戮以徇。

新法令一出,百姓们议论纷纷,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卫鞅把议论的人全都捉到自己府中,斥责道:“你们听到政令,只要奉行便是,说不好的是愚民,说好的是善媚之人。全都不是良民!”

于是把这些人全都发往边境当戍卒去了。人民议论,贵族们更是反对。大夫甘龙,杜挚妄议新法,被贬为庶人。于是秦国境内,人们道路以目,不敢再说一句。

卫鞅征调全国的民夫步卒,在咸阳城中修筑宫殿,准备择日迁都。太子嬴驷不想离开雍城,说了许多新法的坏话。卫鞅怒了:“法之所以不行,便是自上而犯的。太子是储君,不能加刑;若赦免他又有违法令。”

得到秦孝公的允准后,卫鞅坐罪于太子的两个师傅,太傅公子虔被施以劓鼻之刑,太师公孙贾被黥面(在脸上刺字)。百姓们都说:“太子违令,师傅都受刑,何况其他人呢?”

人心已定,卫鞅选了个吉日,正式将迁都,雍城的百姓跟着迁居咸阳的有数千家。整个秦国分为三十一个县,人民开垦荒地,增税百余万。卫鞅有一次要渭水边检阅军队,一天便诛杀了七百多人,渭河水都变红了。两岸哭声遍野,百姓们夜里做梦都在征战。于是道不拾遗,国无盗贼,仓库充盈,人民勇于出战,却无民间私斗。

整个秦国被卫鞅打造成了一个精准而无敌的战争机器。秦国的富强,天下无人能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