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六卿交攻成四卿(2 / 2)

加入书签

韩不信对晋定公说:“范氏与中行氏的确是作乱的祸首,如今已被驱逐。赵氏世代有大功于晋国,应该召复赵鞅之位。”

晋定公是言听计从,马上从晋阳召回赵鞅,恢复了他的爵禄地位。

梁婴父想领兵讨伐中行寅,以此为功来取代中行氏为卿,智跞来探赵鞅的口风。赵鞅问董安于这件事行否,董安于说:“晋国就是因为政出多门,所以来祸乱不息。如果立了梁婴父为卿,必是又一个中行寅!”

赵鞅拒绝了梁婴父的请求。梁婴父知道是董安于断了他的官路,勃然大怒,对智跞说:“韩魏一向是赵氏一党,智氏如今反倒势单力孤。赵氏最依重的便是谋臣董安于,何不把他除掉?”

“怎么除呢?”

“这次范氏与中行氏作乱,究其原因,还不是董安于私具甲兵引起的,说起来,董安于才是真正的祸首。”

智跞用这个理由去责问赵鞅,义正辞严的,不由赵鞅不怕。董安于说:“臣一向无惧生死,如果臣的死能使赵氏安宁,虽死犹生。”

董安于回室自缢身死。赵鞅将他的尸体陈列于市,命人去告诉智跞:“董安于已伏罪。”

智跞放心了,便与赵鞅结盟,两家相安无事。赵鞅在赵氏家庙中暗地为董安于设灵祭祀,以答谢他的恩情。

朝歌城一直被中行寅与范吉射占据着,四方诸侯想背叛晋国的,都借助朝歌来为害晋国。赵鞅屡次发兵来攻,无奈齐,鲁,郑,卫四国要么赞助粮草,要么赞助兵器,搞得赵鞅每次都无功而返。

一直拖到周敬王三十年,赵鞅纠合韩,魏,智三家之兵,一举攻下朝歌。中行寅与范吉射兵败,先逃奔邯郸,后来又逃到柏人。

没多久,柏人城又被晋兵攻破,范皋夷与张柳朔都战死。门人豫让被智跞的儿子智甲俘获,智甲的儿子智瑶求情,这才留下豫让一条命,从此成为智氏家臣。豫让其人,今后也是名载史书的哦!

中行寅和范吉射逃往齐国。可怜荀林父传了五代才到了中行寅这里,士蒍传了七代才到了范吉射这里,他们都是晋国的股肱之臣。没想到子孙贪婪骄横,以至于被灭宗,岂不哀哉!

自此,晋国六卿只剩下赵,韩,魏,智四家而已。三家分晋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春秋将近尾声。

周敬王二十六年春二月,吴王夫差终于守丧期满,祭告太庙,准备兴倾国之师,伐越以报祖父之仇。他拜伍子胥为大将,伯嚭为副,从太湖走水路直攻越国。

越王勾践召集群臣商议御敌之策,大夫范蠡奏道:“吴国这回来是为报三年前阖闾之仇,士气高昂,心合力齐,我国怕是难以匹敌。不如敛兵自守。”

大夫文种说:“不如卑词谢罪,以乞其和,等吴师退了再作打算。”

这两个人一个要退守,一个要求和,那么勾践会听他们的吗?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