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晋国又立新君!(2 / 2)

加入书签

这使者恐怕是个嘴笨的,一时答不上来,惹得士匄生疑。马上派遣心腹去打探韩厥去了没,回来说韩厥推说有病也没去。士匄说:“智者所见略同。”

栾书见这两人都不来,便问荀偃:“这事该怎么办?”

“没法子,咱们已是骑在虎背上,你还下得来吗?”

当夜,栾书狠下心,让程滑给晋厉公进了鸩酒,生生毒死了他。便在军中殡殓,葬于翼城东门外。士匄与韩厥听说晋侯薨了,这才齐齐出城奔丧,没人问主公是怎么死的。

办完丧事,栾书召集诸大夫议立新君。荀偃说:“三郤之死,就是因为胥童诽谤说他们要扶立公孙周,这就是谶言。此乃天意,当往洛邑迎回姬周为君。”

群臣赞同,这便派遣荀罃前往洛阳迎公孙周为君。姬周时年十四岁,实是聪明睿智,才志出众。见到荀罃来迎,并不狂喜,细细问清内外缘由,这才辞别了单襄公,一同归晋。

刚走到清原,便有栾书,荀偃,士匄,韩厥一班卿大夫前来相迎。公孙周开口说:“寡人旅居外邦,本不指望还乡,更没想会成为晋国之君。但做君主最重要的便是令出必行。你们奉我这君,若不遵我之命,便如同无君一样。若你等肯听寡人之命,便在今日,若不肯听,便另侍他人。孤不能只拥有一个国君的空名,像那姬州蒲一般。”

栾书心里有鬼,只能战栗着带领群臣再拜表忠心:“群臣能得此贤君,敢不从命?”

退下来后,栾书说:“新君跟以前那位大不同,我等需小心做事。”

姬周入了新绛,朝于太庙,嗣位晋侯,是为晋悼公。即位第二天,便当面责问夷羊五,清沸魋等人的罪责,下令推出朝门斩首示众,全族都驱逐出晋国。又将厉公的死,归罪于程滑,命与闹市当众凌迟。这一下,把那栾书吓是夜不能寐。第二天便告老,举荐韩厥来代替自己为中军元帅。

举荐书送上去,悼公还没来得及看呢,栾书便惊忧而死了。晋悼公早听闻韩厥之名,便拜他为中军元帅,以取代栾书。

诏命下来,韩厥借谢恩之机,私下上奏于悼公说:“臣等仰仗先人的功劳,得以侍奉君前。但晋国的先臣,功莫大于赵氏。赵衰辅佐先文公,赵盾辅佐先襄公,都能定霸于诸侯间。不幸灵公昏聩,宠信奸臣屠岸贾,要谋害赵盾,弄得相国不得不出奔逃命。后来灵公遭变,被弑杀于桃园。等到景公嗣位,又宠信那屠岸贾。此人认为赵盾已死,便假称赵氏弑逆,要治罪灭其宗祀,举国皆怨,至今不平。幸好赵氏有遗孤赵武尚在,主公今日要赏功罚罪,何不追录赵氏之功?为其平反?”

晋悼公说:“这事我也听先人讲过,可如今那赵氏的人在哪呢?”

“当时屠岸贾四处搜检赵氏孤儿,赵家的门客公孙杵臼与程婴,用假孤换下真孤,使赵武得以脱身。程婴带着赵武藏于盂山,如今已十五年过去了。”

“爱卿可为寡人召他们来。”

看来晋悼公是决意为赵氏平反了,那么屠岸贾又该如何处理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