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别问,问就是世外高人!(2 / 2)

加入书签

自然不虞会出现城中暴乱。

所以刘协自然也没有长居于深宫的打算。

微服出巡,对他来说早已经是吃饭喝水般的常事了。

“陛下,城外所分出去的土地,其中种下陛下后发粮种之地,长势喜人啊!”

长安城外。

赵云照例前来奏事。

此时的赵云看上去着实有些搞笑。

一身戎装早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

白马也不骑了。

短褐穿结,晒的皮肤黝黑的赵云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手中还握着一把除草用的镰刀。

若外人不知晓其身份。

打死也不会想到。

堂堂长安城内唯一骑兵团统帅。

如今居然成了一个活脱脱的农夫模样。

甚至不光是赵云。

在赵云麾下的白龙骑士团中。

除却肩负巡逻、维稳任务的士卒之外。

其余人大多也换上了农时服装,手持镰刀或锄头。

散落在长安城外各处,替收到分田的长安百姓忙活着。

一方面是帮忙。

而另一方面,则是第一时间观察到有用信息,以便天子作出决断。

“喔?长势喜人?有多喜人?带朕去看看!”

赵云此言一出。

刘协也顿时来了兴趣。

按照推断。

此季杂交水稻的收获时日大约也就在这几天了。

“陛下这边请!”

天子欲前往一观。

赵云自然千肯万肯。

这些时日以来。

刘协负责大方向上的把控。

但具体的事务处理。

则大多数交由了军中将领。

而其中尤其以赵云所统率的白龙骑士团为主。

毕竟相当于在长安城内颇有根基的徐荣和高顺来说。

用外来的赵云。

对于刘协来说,毫无疑问是最稳妥的处理方案。

而且最主要的是。

赵云的能力。

配得上他的重用。

在田地里忙碌了近两个月。

赵云显然和以前有些了些微差别。

行路途中。

赵云叹道:“陛下,以前末将只知天下扰扰,民生艰难,却不知为何艰难。”

“到了此刻下田地与长安百姓同劳作,方才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啊。”

如数家珍般,赵云扳着指头说道:“粮食若要有好收成,要考虑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天气不能太热,太热会干旱,也不能太冷,太冷土地会冻住,甚至是冻伤作物。”

“雨水没有不行,雨水太多又会形成洪涝。”

“除此之外还有除草、除虫,防风、防病。”

“如此多番艰难度过,就这,还不一定能有个好收成,一切还得看天意!”

“很多时候,百姓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水摔八瓣,一年所得却也仅够果腹之用,更别提那些租赁土地,为人做佃户的百姓了!”

赵云打开话匣子。

一口气说了很多。

刘协在一旁静默听着。

听完后,微微一笑,说道:“现在你明白朕为何不顾朝中群臣反对,执意要推行这分田之策了吧?”

“末将明白!”

赵云动容道。

只是随后又补充道:“可惜末将明白,不代表朝中诸公能明白啊。”

“呵呵,他们迟早会明白的。”

刘协笑着说道。

这份自信他还是有的。

而在赵云的带领下,见到了长安城外田地中风吹麦浪,清香四溢的景象后。

刘协的心中的自信就更足了。

不做他想。

刘协当即下令:“子龙,传朕命令,传喻全城,丰收之日,长安城中未有领取土地者,皆可来城外观礼!”

成绩做出来了。

当然要广而告之。

不说天下皆知。

至少长安城内。

方方面面他是要宣传到位的。

酒香也怕巷子深。

想要快速完成粮食积累。

宣传工作必不可少!

“是!末将领命!”

赵云拱手领命,咧嘴问道:“陛下,末将推测,长安城外长势良好之地,亩产或可超过800斤!陛下此前所发粮种,当真是神种啊!”

“800斤就是神种了?子龙你太小看这种子了。”

想起杂交水稻后世的峰值产量。

刘协微微一笑,不以为意。

才800斤。

这才哪到哪?

如果现在告诉赵云。

这杂交水稻粮种的极限产量。

是800斤的四五倍,不知道他作何感想?

“800斤还少吗?”

天子的回答让赵云错愕不已。

一个在他心中盘亘了许久的问题,在此时问出:“陛下,末将斗胆求问,不知陛下这粮种从何处而来?”

“这个嘛……别问,问就是世外高人所传!”

刘协微微一笑,保持神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