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勤政殿议事(2 / 2)

加入书签

但是刘协在朝中所积累的威望确实已到顶峰,不过多时,便有大臣站出来,高声道:“臣赞同陛下出兵之策,扫清逆贼,乃长安朝廷先行要务,重振大汉声威的重任,刻不容缓!”

“臣附议,请陛下下令,臣愿为扫平叛军之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臣也附议,天时地利人和齐在陛下之身,此战陛下定能旗开得胜,百战百胜!”

“陛下请下令吧,我们工部已经准备好了。”

“我们礼部也已经准备好了,随时愿为陛下奉献一切。”

“我们刑部……”

一时之间,勤政殿内群臣赞同声无数。

这自然是得益于此前刘协数度御驾亲征,战而胜之所积累下来的深厚威望。

在长安朝廷群臣心目中,陛下兵锋所指之处,无有不胜之战,支持起来自然是一个比一个卖力。

“陛下,请您下令吧,我们兵部也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随时听候陛下差遣。”

这时兵部尚书徐荣也踏步上前,表态支持。

如此一来,六部中绝大多数官员都已经表态赞同。

这还是在刘协并未事情表态吹风,和六部官员事先沟通的情况下所达成的。

足可见刘协这个天子在长安朝堂上的强大影响力。

见到此景,刘协也颇为满意,开口道:“既然诸位爱卿皆无异议,那此事便通过,再进行下一项议题的讨论。”

“等等!臣有话说!”

就在刘协准备通过此事,再和群臣商议长安军出兵相关细节的时候,殿下忽传一人高喊之声。

刘协定睛视之,发现那人乃是御史中丞荀彧。

话说这老兄也是好久未曾出现在刘协面前了,一直忙活着践行刘协分田之策的推行事务。

没想到此刻再度上朝,竟然又和六部之中大部分官员意见不一致。

这倒是让刘协起了兴趣,抬手说道:“荀御史有何高见,朕愿闻其详。”

“高见不敢当,臣只有一言,望陛下能听之用之。”

荀彧出班,向刘协躬身后,说道:“陛下,臣斗胆请问,大汉之天下,可是要以民为本,与民修养?”

“当然。”

荀彧之言,正是刘协想要推行的政策。

无论是抑制土地兼并,打压士族、豪强,乃至于分田之策,广招流民的政策,都是为了这大汉天下的百姓。

所以说荀彧此番所言,乃是刘协新政中绝对的政治正确。

“既然陛下如此说了,那为何如今雍州各郡百废待兴,百姓急需休养生息,陛下却急于动兵用武,置雍州百姓于不顾呢?”

荀彧踏步向前,振声发问,振聋发聩。

“荀御史此言差矣!”

荀彧此言一出后,未等刘协回应,便有大臣挺身而出,出言反驳。

那人正是兵部尚书徐荣。

只见徐荣面向荀彧,振声说道:“以民为本,自然是陛下定下的国策,但荀御史可知道,天下若不定,百姓又岂能有休养生息之机会可言?”

“那妄动刀兵,岂非更不利于百姓修养?”

面对徐荣质疑,荀彧寸步不让,目光直视徐荣,反声呛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