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军人(1 / 2)

加入书签

大明建国99年

“为何不派兵入东?尔等大明高祖如此惜命?至江山危及而不顾?”

朝堂之上,一男子当着文武百官出言不逊。所言粗鄙,可无人能出声辩解。

百剑王,前祖赐姓,姓李名刚,功臣名将。即使不守朝法,明帝也对他无可奈何。

明帝坐下,李刚,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骨骼强健,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当今天下有一句话形容百剑王。

“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这不仅让外敌头疼,也让明帝头疼。

高坐之上

明祖李元厚只是冷眼相待,他静静望着朝堂中央的甲革将军。

有臣官想上言,却欲言又止。

“尔等有话,说就便是。”明帝瞧见许些端倪。

瞧见明帝许可,一人连忙上言。

“臣,认为百剑将军,英勇盖世,义薄云天。且护国心切,臣提议让百剑王带领15万精兵强将出兵东荒。一来可以对东荒战况加以掌握,二来也起到安抚民心的效果,一举两得。”上言者为新任太保陈懋。

陈懋心中难掩心中激动,他不知道为什么太师,太傅为何没有上谏,但现在他已经不在乎了,因为他抓住了机会。

大明百年之际,明帝太子论坐朝堂。只要他讨明帝欢心,接下来的太子上位,他也不怕,他的路必定青天平路。

“善!就依爱卿所说!”明帝只是微微思考片刻,便拍板决定,脸上露出笑容。

陈懋大喜过望。

“关于事后巨细,明日再意,诸位也回去好生考虑。”

明帝说罢便摆手散朝。

朝外

一花白老人,急匆匆的冲向陈懋。怒气冲天。陈懋一旁的文官也是齐齐摇头,向其他方向散去。

“陈懋!你真是糊涂啊!糊涂啊!”

陈懋闻声看去,是上任太保常遇春。百剑王之事传播之快,让陈懋感到诧异。

“师傅。”陈懋礼貌作礼。

“陈懋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

陈懋大惊,连忙下跪,

“此话怎讲?”

“为什么朝堂没人说话?你心里不觉得奇怪吗?明帝跟你挖的局,就你傻傻的往里面跳?李刚他身在局中不懂,你也不懂?陈懋啊,陈懋啊,我当年是怎么教你的?平心静气,顺势而为!你听进去了什么?”这位上了年纪的老者气的直哆嗦。

陈懋背后冒起冷汗,没有等他仔细思考。老师傅便说道。

“昔日,军中之剑啊,将士之勇啊,便要埋骨他乡啊!陈懋,你自己看着办吧。”

老者袖臂一挥,冷哼一声便驾车而去。

“以后别叫我师傅!”

许久,陈懋相通了。为何?朝堂之上无人上言,想必都知道不简单!东荒事发不是近几年开始的,明帝一直不闻不问,只有百剑王进朝上谏时才过问一二。我陈懋怎么如此愚钝?我能想到的,明帝为什么想不到?在位多年,真没有一点权术?明帝是想让百剑王死!关于明帝为什么没有直接决定,其原因是要找一个背负骂名的人,而这个人便是我陈懋!

想到这里陈懋脚下一软,心恋俱灰。

-------

大明128年

东荒以东,不周山内。原本为故思花而著名的不周山现在因为战乱变得满目疮痍。

霜风呼啸吹过战场的边缘只留下空气中那渐渐散去的再也找不回的清香。

昔日15万精锐只剩500余人。近30年了,朝廷没有派援军,消息也随着撤退再也传不出去了。没人知道他们还活着。

陈明抱着军剑背靠着桃木,呆呆望向山外密密麻麻的外敌。他麻木了,他以前可怕死了,但现在不知为何他不怕了。满目的血色在他眼中打起了漩涡。

“陈明过来,开会了。”一位百夫长,头顶绑着纱布。

“知道了,我马上便去。”

望了半响。陈明摸摸了腰间的玉佩,长叹一口气。

军营,因该不叫军营了。将士围火而坐,他们也不怕暴露位置了。外敌围困,不断游说投降,想用最少的代价,领最多的好处。围困多日,将士衣不保食。早志气平平,全军上下除了兵器便只有一座战鼓和半截插入土中的大明旗。

军士围坐中央的便是,昔日无限风光的太岁神百剑王李刚。

李刚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磨着刀。

“刺啦,刺啦....”没有人打断。

各有心思,都在想什么呢?

百剑王的话打断了众人的思绪。

“我生于战乱年份,因为战乱,百姓颠沛流离。家中贫困生有五子,我最小,养不起,便不认我。”

“那时候我还小,家族之事并不懂,也并不伤心。也不错,我被好心人送到了军营。”一声长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