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对外扩张(1 / 2)

加入书签

这艘航空母舰的弹射系统很特别,它的跑道非常短,只有30米长。

没错,就是30米!

这个跑道在平常没用的时候,它是平行于甲板的。

当要出任务的时候,战机可以从旁边的起落舱,直接滑行到这个特殊的飞行甲板上面。

这个飞行甲板在液压升降器的作用下,形成一个45度倾斜仰角。

固定好的战机在启动发动机后,开始不断飙升推动力。

当达到一定阀值时,固定锁和战机后面的电磁弹射装置将会同时启动。

战机瞬间就会以220km/h~280km/h的初速度冲出去。

一般的轻型战机完全可以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就可以在30米距离的加速度下一飞冲天。

如果是重型战机,可以打开飞行甲板前面的高压排气装置,增加战机的迎风阻力。

这其实就相当于,战机脱离甲板起飞的最后一刻,人为制造了一个高强度的上升浮力。

像这样的起飞甲板,可以根据需要最多安装八个,也就是说可以在非常短时间内,同时把八架战机送入空中。

这艘航空母舰的外形,除了飞行甲板布局不同之外,高度和宽度都略超过“尼米兹”航母。

它外形尺寸长340米、宽42.8 米,吃水深12 米,船身全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和安装。

除了水下部位采用了流线型设计外,水上船身每个部位都采用了雷达隐身学设计。

它的飞行甲板长352米,宽76.8 米,甲板面积接近4个足球场面积。

动力装置用最先进的2 座核反应堆(到时候安装前苏联的核反应堆改良版)。

因为采用无轴增压泵喷推进动力系统,就没有安装传统的蒸汽轮机。

也正因为如此,没有蒸汽弹射器,没有蒸汽轮机,也就释放出了很大的空间装载更多的弹药和舰载机。

理论上,他最多可以装载飞机120 架,舰员6600 名。

至于装载武器、舰载机和雷达、通讯、导航系统等等这些,没有包括进来。

因为他们是独立于航母的武器系统,军工模式下不予承认。

也就是说,那些都是必须要独立研发的项目,人工智能只保证这艘航母能够启动运行。

……

纵使如此,这也给了姜余很大的发挥余地。

他准备把这航母制造的材料配方交给玄武研究院。

把航母船身的制造设计图纸交给哈工程大学。

电磁炮和电磁弹射器就交给哈工大。

舰船驾驶系统,无线电通讯系统,以及无轴增压泵喷推进动力系统就交给京都理工。

核动力装置就交给桦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舰载机研发的任务就全部交给另外四所国防七子。

毕竟他们大多都是航空方面的专才。

由于解决了基础材料的问题,姜余相信,三年以内必定出成果。

桦国海军不会等太久,他们的誓言必将兑现。

现在这个航母设计图纸,还算是初稿,只能等一个礼拜后老毛子把核动力图纸送过来再说。

……

大卫·别克来了一趟京都。

姜余在外面酒店接待了他。

他借口孙明老大在忙,没时间招待他,有啥话可以跟他说。

大卫·别克首先为上次姜余的通风报信给予了最热情的感激,然后又心有余悸的说道。

“尊敬的姜先生,安菲特的订单您看一下。”

说完,就拿出一张清单递过去。

姜余拿到手上,瞄了两眼,顿时就瞪大了眼睛。

“卧槽!这么有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