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朱厚照开窍(1 / 2)

加入书签

御马监属下的勇士营和四卫营是朱厚照维系身家性命的军队。

但是这个只有两万人编制的军事机构,却在弘治皇帝的庇佑下,膨胀成为了一个人数达到络上那些穿越大咖们的思路,烧水泥架钢炉,直接把后世工业化的路子移植过来,然后发展工业经济爆兵,用血与火洗遍全世界。

但是真这样做了,顶多也就是复制一遍成吉思汗的成功之路而已。

假如朱厚照利用君主专制,在大明强行推广工业,确实可以迅速的富国强兵,当上球长。

这种玩工业的路子乍一看没问题,在战术思路上很成功,短时间内绝对能获得爆发式的发展。

但问题是等朱厚照这个强势的君主驾崩后,人亡政息,社会矛盾集中引爆,诱发经济崩溃,大明朝的触角又会缩回东亚,之前蚕食的领地全都会丢掉。

所以细究起来,这种急于求成的发展思路,就像暴饮暴食把一个瘦弱的孩子催成三百斤的大胖子。看起来孩子确实是长大了,其实血管和内脏已经不堪重负,尤其是心脏随时都会爆掉。

在战略层面,单纯的工业强国其实是错误的,苏联就是这样一败涂地的。

国家经济岂是一大堆钢铁水泥能撑起来的?没有雄厚的农业做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更何况正处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世界,对先进的科技求知若渴,充满了对世界探索的兴趣,大航海时代也由此而来。

一个发达的大明必然会成为西方世界学习的标杆,朱厚照搞出来的先进科技全部都会被原模原样的抄走。

在明朝中期,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启,钢铁水泥蒸汽机传到欧洲只是时间问题。

就算是西方人不过来,朱厚照也要主动过去!欧洲那么多的人口,那么庞大的销售市场,朱厚照不可能装作视而不见。

国家发展政策如果一开始就设计错误,那么将来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修正。

然而船大难调头,一步错,步步错,等到明朝政府解决了国内矛盾,重新对外扩张的时候,面对的可能是一大堆的西方工业强国。

然后世界又回到了帝国主义抢地盘的老路上去了,一战、二战将不可避免。

所以,朱厚照必须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抢占美澳非三大洲的资源,从一开始就掐断西方世界的发展之路,把他们困死在欧洲大陆上。

朱厚照盯着文官集团死磕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把家里的这一亩三分地当宝贝,这样的政治格局实在是太low了!

在某一天跑步的时候,朱厚照突然一个激灵,脑子里立马闪现出了当年政治课上,政治老师敲着黑板扯着嗓子强调的一句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